一种保持薄膜电晕强度的粘胶层及其涂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5254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10733271.3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保持薄膜电晕强度的粘胶层及其涂布方法,粘胶层由如下份数的原料组成:松香树脂1份;异丙醇152份。涂布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松香树脂和异丙醇按份数比1:8混合,加温至85℃,搅拌至松香树脂完全溶解;2)将第一步制备的胶水与异丙醇按份数比1:16混合搅拌,将粘度调整到11”-12”,制得异丙醇树脂胶水;3)利用涂布机将异丙醇树脂胶水涂布到胶带膜的涂胶面上,涂布时,采用200-300目网纹辊,烘箱温度为70-95℃,车速90-100米/分钟。本发明具有工艺步骤少、成本低,产品油墨附着力强的优点。

    自动刮胶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2302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1231046.X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印刷包装机械的自动刮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刀架的前端设有进刀气缸,进刀气缸的顶杆设有中刮刀,下丝杠上设有下滑块,下滑快的上端设有左右刀架平台,左右刀架平台的前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刀架和右刀架,左刀架的前端设有进刀气缸,进刀气缸的顶杆设有左刮刀,右刀架的前端设有进刀气缸,进刀气缸的顶杆设有右刮刀,中刀架的两根支臂穿过两个支臂槽,底部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两根直线轴承导轨上,左右刀架平台的4个边角底部分别设有1个平台支柱,平台支柱的底部通过直线轴承安装在两根直线轴承导轨上。本发明具有使用灵活方便、自动化程度高、除胶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涂布用的转移胶水的制法及其涂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59803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10563200.9

    申请日:2012-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涂布用的转移胶水的制法及其涂布方法。制法的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酒精、水按1∶1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作为稀释剂;2)将树脂乳液和有机热固化聚甲基脲树脂按照1∶0.005的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作为转移胶粘剂;3)将稀释剂与转移胶水按照1∶20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制得转移胶水。涂布方法的特征在于涂布时采用网纹辊上胶的方式,涂布压力0.2mpa,冷缸压力0.3mpa,烘道张力0.2mpa。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转移胶水的粘合力低,增强了转移产品的铝层剥离效果并保护了图案的完整,杜绝了在涂布过程中出现的拉丝现象。2)采用网纹辊上胶的方式,涂布均匀易控制。

    一种解决防伪胶带掉胶的粘胶层及其涂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4511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32349.X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解决防伪胶带掉胶的粘胶层及其涂布方法,粘胶层为两层,内层为异丙醇树脂胶水层,外层为水溶性丙烯酸树脂胶水层,所述异丙醇树脂胶水层由如下份数的原料组成:松香树脂1份;异丙醇35份。涂布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松香树脂和异丙醇按份数比1:3混合,加温至80℃,搅拌至松香树脂完全溶解;2)将第一步制备的胶水与异丙醇按分数比1:8混合搅拌,将粘度调整到11”-12”,制得异丙醇树脂胶水;3)利用涂布机将异丙醇树脂胶水涂布到胶带膜的涂胶面上;4)利用涂布机在异丙醇树脂胶水层上涂布水溶性丙烯酸树脂胶水;5)分切。本发明具有工艺步骤少、成本低,粘胶层粘合力强的优点。

    镭射转移纸印刷条形码后易识别的打磨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0028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180817.2

    申请日:2012-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镭射转移纸印刷条形码后易识别的打磨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透明胶片;2)铸侧规线、横切线;3)联版;4)打磨镭射母版;5)制作翻版;6)制作工作版;7)模压;8)镀铝;9)复合;10)分切;11)印刷白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将以前印刷白墨时重复印刷两遍提高到联机印刷一遍完成,无需工人多次校对,由于事先经过打磨,条形码印刷在白墨处也不会因镭射膜的影响而无法辨识,具有工人劳动量小、成品率高、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一种涂布机网纹辊除胶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91629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310730764.1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涂布机网纹辊除胶的方法及其装置,方法是在网纹辊和薄膜分离处吹冷风,使产生的拉丝快速风干,随着网纹辊的转动,风干的拉丝断裂并落入网纹辊下方的胶水槽中,在胶水槽中遇热熔化继续使用。装置包括涂布机的机体,机体上设有网纹辊,其特征在于网纹辊的外侧设有一根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上设有一排正对网纹辊的出风口,所述出风管与气泵连接。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本发明的出风管可以采用车间废弃的PVC管,成本低,加工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本发明后无需再使用价格昂贵、易损耗的刮刀,大大降低了成本。

    真空镀铝机除静电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6190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29462.4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24 C23C14/56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真空镀铝机除静电装置,包括放卷装置、收卷装置和蒸发舟,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设有多个导辊,其特征在于导辊的一端或两端均设有导静电导线,上述所有导静电导线均接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寿命长的优点。本发明不改变原有真空镀铝机的结构,只是在其导辊的端部接导静电导线,然后将导静电导线接地即可,结构简单,安装后长期有效,免维护,使用寿命长,除静电效果好。

    适用于烟包VOCs检测的色谱柱升温程序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34879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110382092.0

    申请日:2011-11-26

    Inventor: 李学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烟草包装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烟包VOCs检测的色谱柱升温程序及其应用范围,应用于安捷伦7890A型气相色谱仪,DB-624型毛细管色谱柱,其特征在于使用如下的升温程序:初始40℃,保持10min,然后以4℃/min的速率升温至50℃,保持9min,再以15℃/min的速率升温至210℃,保持15min,共需47min。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有效的分离丁酮、乙酸乙酯和苯等组分,美化了谱图,有效的改善了标准方法的谱图效果,并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效率。

    一种保持薄膜电晕强度的粘胶层及其涂布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25254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33271.3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保持薄膜电晕强度的粘胶层及其涂布方法,粘胶层由如下份数的原料组成:松香树脂1份;异丙醇152份。涂布方法的步骤如下:1)将松香树脂和异丙醇按份数比1:8混合,加温至85℃,搅拌至松香树脂完全溶解;2)将第一步制备的胶水与异丙醇按份数比1:16混合搅拌,将粘度调整到11”-12”,制得异丙醇树脂胶水;3)利用涂布机将异丙醇树脂胶水涂布到胶带膜的涂胶面上,涂布时,采用200-300目网纹辊,烘箱温度为70-95℃,车速90-100米/分钟。本发明具有工艺步骤少、成本低,产品油墨附着力强的优点。

    UV冷转印双面镭射工艺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268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31103.4

    申请日:2016-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M5/382 B41M3/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镭射膜制作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UV冷转印双面镭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PET薄膜涂布;2)模压;3)复卷;4)UV镭射转移:在PET薄膜的另一面进行UV镭射转移生产,采用BOPP镭射转移薄膜作为镭射图案模板,涂布镭射光油,然后PET薄膜上光油面与BOPP镭射转移膜镭射信息面复合在一起,经过UV干燥装置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后两层薄膜剥离开来,BOPP镭射转移膜表面的镭射信息转移到PET薄膜UV光油层上,形成PET正反双面镭射效果;5)镭射层保护:PET薄膜上的涂布模压层进行真空镀铝加工,形成镀铝层。本发明具有工艺稳定可靠的优点。使用本发明,在薄膜的正面两面均可以实现镭射效果,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外观效果和防伪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