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51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0721759.3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Abstract: 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监测装置,涉及温度监测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将测量的GIS设备壳体温度作为GIS隔离开关触头温度是否异常的判断依据存在的误差大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套在GIS隔离开关静触头上,固定件为导热绝缘件,固定件侧壁内具有若干个沿周向均匀设置的热传导部,沿固定件所在圆周设置有若干个热电偶,热电偶的探针伸入热传导部内,热电偶的导线穿过固定件侧壁后伸入线管内,线管的一端与固定件侧壁接触,所述线管的另一端向远离GIS设备的一侧延伸。本发明热电偶位于静触头上,测量静触头温度较为方便;通过对静触头上多个点进行温度测量,并将测得的最高温度作为检测结果,可以避免出现漏检,以便于及时发现静触头温度异常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11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810954653.1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8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隔离开关分合闸检测装置,包括接近开关、感应板、继电器、电源模块、信号合并单元、信号处理终端以及监控终端,接近开关位于隔离开关底座,感应板位于隔离开关转动法兰盘,接近开关、感应板、继电器和电源模块依次连接组成检测电路,信号合并单元分别与继电器的刀闸端和隔离开关的刀闸端通信连接,信号处理终端与信号合并单元通信连接,监控终端与信号处理终端通信连接;以及一种基于新型隔离开关分合闸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容易观察分合闸情况、分合闸显示不准确、无法及时判断其操动机构的运行位置的问题以及需要人工巡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31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1471898.1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 山东泰开智能配电有限公司
IPC: H01H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式融冰隔离开关,低压侧壳体固定安装在全密封壳体一端,低压侧壳体连通于全密封壳体,低压侧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与低压侧导电杆电性连接的静侧导电装配,全密封壳体内部固定安装有动侧导电装配,动侧导电装配与高压侧导电杆电性连接,动侧导电装配与静侧导电装配之间具有间隔,电动机构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动触头向静侧导电装配位置往复移动进行开合闸动作。本发明封闭式融冰隔离开关的传动机构封闭内置,能够完全不受外界冰层的影响,可快速、高效、安全的实现覆冰线路除冰,能够解决传统融冰开关覆冰后无法自融冰问题,彻底消除线路除冰前操作的滞后性,提高除冰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65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09953.7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IPC: H01H3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自融冰功能的双工位融冰隔离开关,分闸静触头包括分闸静触杆,分闸静触杆通过绝缘子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支柱绝缘子上固定安装有静触头基座,静触头基座上设有合闸静触杆,上导电管一端安装有钳形触头,上导电管与下导电管铰接处安装有顶推机构,顶推机构用于控制钳形触头的张合,上导电管通过钳形触头将分闸静触杆或合闸静触杆夹紧实现导电回路。本发明分闸时,单臂导电闸刀的钳形触头能够稳定与分闸静触杆夹持形成导电通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离开关分闸时自身无法形成导电回路,不能够实现自融冰的问题,可有效保证融冰开关在自身覆冰的情况下,实现自融冰,从而正常合闸,保证了线路融冰工作的顺利实施。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11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54653.1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眉山供电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 G08C2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274 , G08C2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隔离开关分合闸检测装置,包括接近开关、感应板、继电器、电源模块、信号合并单元、信号处理终端以及监控终端,接近开关位于隔离开关底座,感应板位于隔离开关转动法兰盘,接近开关、感应板、继电器和电源模块依次连接组成检测电路,信号合并单元分别与继电器的刀闸端和隔离开关的刀闸端通信连接,信号处理终端与信号合并单元通信连接,监控终端与信号处理终端通信连接;以及一种基于新型隔离开关分合闸检测装置的工作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容易观察分合闸情况、分合闸显示不准确、无法及时判断其操动机构的运行位置的问题以及需要人工巡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07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4614.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Abstract: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子带电作业机器人及工作方法,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绝缘子串人工清洗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底座、夹持组件、升降组件和作业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杆、卡箍和夹持驱动机构,夹持杆的一端与底座转动连接,卡箍固定在夹持杆的另一端,夹持驱动机构位于底座上驱使夹持杆的摆动;作业组件包括主导轨、作业头、副导轨和气泵,主导轨的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一个副导轨,作业头与支撑轨滑动连接且作业头的初始位置位于主导轨内,作业头的圆弧形内壁上具有气孔和摄像头,气孔通过气管与位于底座上的气泵连接,摄像头用于拍摄绝缘子串表面图像;升降组件位于主导轨和底座之间。本发明可实现对绝缘子串的自动化清洁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252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46262.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Abstract: 隔离开关装配平台及使用方法,涉及隔离开关装配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装配方式中工人在弯腰或下蹲姿势下进行隔离开关装配,装配精度难以保证、装配效率低、长时间弯腰下蹲损伤身体的问题。包括支撑架、安装板、升降组件、旋转组件和支撑定位组件,所述支撑架和安装板均具有两个,升降组件位于支撑架与安装板之间用于驱使安装板的上下移动,两所述安装板之间具有方框结构的支撑台,支撑台的端部与对应侧的安装板之间于竖直面内转动连接,旋转组件位于安装板和支撑台之间用于驱使支撑台的旋转,所述支撑定位组件对支撑台和放置在支撑台上的隔离开关进行定位。本发明通过对支撑台的升降和翻转,使得工人以站立姿态进行隔离开关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18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0732562.X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Abstract: 户外高压隔离开关夹紧力可视化装置,涉及高压隔离开关技术领域,用于将隔离开关动、静触头之间的夹紧力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包括弹性片检测组件,弹性片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壳和触片,触片与安装壳之间设有支撑导向杆,安装壳内铰接安装有摆杆,触片移动带动摆杆一端摆动;安装壳内具有滑动变阻器,摆杆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之间具有连接件;螺栓检测组件包括安装块,安装块内具有感应块,所述感应块与螺栓同步动作,感应块上固定有软轴;电流表与滑动变阻器、组成电流回路,角度测量器具有指针,指针与从动齿轮共轴设置,角度测量器内具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软轴固定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隔离开关动静触头夹持力可视。
-
公开(公告)号:CN117854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25257.3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Abstract: 隔离开关触指、隔离开关单元及相序转换用隔离开关,涉及隔离开关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相序转换隔离开关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触指磨损严重、隔离开关布置不灵活的问题。隔离开关触指包括弹簧片、软连接件和触块,所述弹簧片的一端与软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触块固定在软连接件的另一端,且所述软连接件的另一端位于触块和弹簧片的另一端之间。隔离开关单元包括触指,相序转换用隔离开关包括五相隔离开关单元。本发明的触指在触块和弹簧片之间设置有软连接件,相比常规的纯铜板形式的触指结构,柔性更强,受温度影响相对较小,可提高通流能力和机械寿命;本发明的相序转换用隔离开关,可实现隔离开关单元的灵活组合和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77569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109291.9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山东泰开隔离开关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同步性多触点行程开关,包含滚轮、壳体、磁铁、静触座,壳体内封装有弹簧片、压簧、动触座和推杆,静触座由接线端子和静触头组成,动触座由导电片与动触头组成,静触头与动触头接触式连接。本发明与现有的触点数量相同的行程开关相比,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提高了切换时触点动作的同步性,消除了动作到位时部分触点切换、部分触点不切换的缺陷,杜绝了该类行程开关使用中产生的安全隐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