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850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28063.6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鼻气味检测辨识中药吴茱萸基原的方法,属于中药材及质量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将待检测粉末经顶空进样瓶进样用电子鼻进行检测,获取传感器响应值,以W1S为差异传感器、W6S为基准传感器,根据W1S与W6S响应值的比值确认中药吴茱萸的基原;当W1S与W6S响应值之比为2.4~3.1时为疏毛吴茱萸,响应值之比为3.5~5.2时为石虎,响应值之比为5.8~6.5时为吴茱萸。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电子鼻气味检测辨识中药吴茱萸基原的方法,快速、无损、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环保,检测成本低,结果直观,适合批量快速客观准确地判断中药吴茱萸基原。
-
公开(公告)号:CN11635942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37666.X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IMS特征性气味差异物质辨识大黄饮片基原的方法,属于中药饮片分析鉴定技术领域。将待测样品大黄饮片粉末经顶空进样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进行测试,通过对待测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分析确定标志性挥发性有机物,根据标志性挥发性有机物峰强度比值辨识药用大黄饮片、掌叶大黄饮片和唐古特大黄饮片。本发明基于GC‑IMS分析的特征性气味物质辨识大黄饮片基原的方法,能够快速、无损、无需真空且复杂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环保,鉴别过程中所用的耗材少,且鉴别检测成本低,结果直观,适合批量快速辨识不同基原的大黄饮片。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68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32222.8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草的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甘草的气味特征,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GC-IMS)建立了一种可快速对甘草做出鉴别的质量评价方法,同时还可通过图谱行为的不同达到区分生甘草和炙甘草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864595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453636.X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IPC: G01N30/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山楂药材和饮片的薄层鉴别方法:首先采用大孔树脂和聚酰胺树脂对样品提取液中牡荆素鼠李糖苷和金丝桃苷进行分离,得到供试品溶液;以牡荆素鼠李糖苷和金丝桃苷配制对照品溶液;在同一聚酰胺薄膜上样,以丙酮‑醋酸‑水为展开剂,展开,以三氯化铝‑乙醇试液显色,紫外灯下检视:同时在对照品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斑点的为真品。本发明的鉴别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可用于代替原标准中的薄层鉴别方法,提升质量控制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9695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32707.4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36/537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丹参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丹参药材蒸制后,切片,干燥,得饮片。本发明的丹参饮片的产地加工方法,加工工艺方法简单,节省时间,易操作,适宜产地推广,所得饮片的外观性状美观,且浸出物、丹参酮类含量和丹酚酸B含量均较高,可有效保障丹参饮片质量。
-
-
公开(公告)号:CN10200849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63758.8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IPC: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药物有效成份为:3β-氧-α-L阿拉伯呋喃糖基-28-去甲乌索-12,17-二烯和药用辅料制成的药剂,按重量百分比计药物有效成份、药用辅料,药物有效成份的结构式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取地榆炭粉碎后为药物原料,重复提取,过滤,滤液浓缩得到流浸膏;②将步骤①中流浸膏用水分散,氯仿萃取,将萃取液常压或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③将步骤②的浸膏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抽滤所得固体重结晶得到化合物药物有效成份;④按重量比取药物有效成份20-90%,其余为药用辅助料制成药剂。本发明用于治疗乳腺癌,使其治疗效果好,并可替代手术后化疗期内口服用的西药。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36758.5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C‑IMS挥发性气味物质差异判断瓜蒌子质量的方法,属于中药材分析鉴别技术领域。将待检测瓜蒌子样品粉末经顶空进样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质谱进行检测,获得特征指纹图谱,通过对待检测瓜蒌子样品的特征指纹图谱分析确定特征性和非特征性挥发性气味物质,根据特征性挥发性气味物质和非特征性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峰体积判断瓜蒌子质量:特征性挥发性气味物质中各个成分的峰体积高于非特征性挥发性气味物质各个成分的峰体积判断为质优瓜蒌子。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快速、无损、无需复杂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环保,检测成本低,结果直观,适合批量快速客观准确地判断瓜蒌子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29609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60838.0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PLC指纹图谱辨识大黄基原的方法和应用,属于中药分析技术领域。将待测大黄样品制备成供试品溶液,经超高液相色谱检测获得待测样品的指纹图谱,选择大黄差异性标志物,并根据两种大黄差异性标志物的比值辨识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差异性标志物为表儿茶素、虎杖苷、大黄酚中的任意两种;表儿茶素:虎杖苷:大黄酚的含量比值为1:0.3‑0.5:0.7‑0.9为唐古特大黄,比值为1:0.1‑0.2:15‑30为药用大黄,比值为1:2‑3:50‑80为掌叶大黄。本发明用于不同基原大黄的鉴别,结果直观准确,辨识不同基原,不同形状的大黄药材,对大黄临床精准用药提供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18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83832.9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
IPC: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眼色度辨识技术计算小蓟炭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及应用,属于中药分析技术领域。利用电子眼的色度辨识技术对小蓟炭外观颜色进行测试,记录色度值E*值、L*值和b*值,分析色度值和内在表征成分之间的相关性,计算蒙花苷和金合欢素的质量百分含量,继而可以根据蒙花苷和金合欢素的质量百分含量比值判断小蓟炭的炮制质量。本发明对不同炮制程度小蓟炭建立了基于外观色度的内在表征成分(蒙花苷和金合欢素质量含量比值)的数字化标准,将其运用于评价小蓟炭炮制质量,可“由外及内”的有效判断小蓟炭炮制程度,确保小蓟炭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