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生物质炭的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6211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910162739.5

    申请日:2019-03-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生物质炭的复混肥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生物炭复混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含生物质炭的复混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生物质炭60~100份、氮磷钾复合肥40~60份、解磷菌菌液30~50份、高岭土12~20份和禽畜粪便20~60份;所述生物质炭以玉米秸秆和果枝为原料制备而成;所述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质量比为18-15-10;所述解磷菌菌液的活菌数在1×108cfu/g以上。本发明所述复混肥可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养分有效性、提高作物抗性功能,综合提高作物产量,并减少作物种植过程中肥料和农药施用量,减缓土壤板结和农业面源污染。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延长复混肥的持效时间和保质期。

    含紫藤木屑的杏鲍菇的培养料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0680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510610120.8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菇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紫藤木屑的杏鲍菇的培养料和上述培养料的制作方法。杏鲍菇的培养料包括下述组分:玉米芯、麦麸、棉籽壳、紫藤木屑、菌糠、金针菇根蒂、紫藤皮、大豆粕、冷榨花生粕、石膏粉、石灰、糖、轻质碳酸钙、尿素、锰、铜。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采用本发明的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其菌丝发菌快,洁白浓密,生长旺盛,还不会出现污染菌袋等不良现象。杏鲍菇子实体洁白,菇型圆整,没有畸形菇,生物转化率达到110%。同时,本发明中的栽培料明显减少了普通木屑和棉籽壳的用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含紫藤木屑的杏鲍菇的培养料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30680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610120.8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菇类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紫藤木屑的杏鲍菇的培养料和上述培养料的制作方法。杏鲍菇的培养料包括下述组分:玉米芯、麦麸、棉籽壳、紫藤木屑、菌糠、金针菇根蒂、紫藤皮、大豆粕、冷榨花生粕、石膏粉、石灰、糖、轻质碳酸钙、尿素、锰、铜。本发明的特点在于:采用本发明的培养料栽培杏鲍菇,其菌丝发菌快,洁白浓密,生长旺盛,还不会出现污染菌袋等不良现象。杏鲍菇子实体洁白,菇型圆整,没有畸形菇,生物转化率达到110%。同时,本发明中的栽培料明显减少了普通木屑和棉籽壳的用量,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一种沼液滴灌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19596A

    公开(公告)日:2011-10-19

    申请号:CN201110083922.X

    申请日:2011-0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液滴灌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浓缩沼液100份,腐殖酸钾1-5份,尿素5-15份,磷酸二氢钾4-10份,氯化钾1-5份,乳化剂0.5-2.0份,消泡剂0.1-0.3份,微量元素0.5-2份。通过真空浓缩、加热溶解、乳化、过滤、砂磨机砂磨、罐装等步骤制得,生产的滴灌肥料含有作物、蔬菜、水果等生长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腐植酸、氮、磷、钾及铁、锌、锌、硼等微量元素,极大提高了沼液的商品性,可以解决沼气工程沼液因利用率低而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应用简便、经济效益高、易于普及,适于大中小型沼气工程、户用沼气池及日光温室蔬果、作物种植地区大面积推广。

    一种麦玉两熟粮田秸秆还田替钾的施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0043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233343.1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麦玉两熟粮田秸秆还田替钾的施肥方法,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目前农业生产中过分追求作物高产、作物生长缺素等,导致化肥过量施用的问题,提供一种麦玉两熟粮田秸秆替钾的钾肥减施方法,通过秸秆全量还田,利用秸秆中的钾,部分替代化肥投入的钾,从而减少施肥量,缓解钾肥资源紧张,进而实现秸秆更为高效利用、环境更为友好的农业生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施肥方法与不秸秆还田及常规秸秆还田的方法相比,不仅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还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