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4837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010589452.X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变更前段叶轮、后段叶轮以及中段静止部的情况下就能够降低在目标动作点的噪音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在壳体(3)的内壁部(4)上,在比中段静止部(19)靠后段叶轮(27)的位置固定有环状肋(31),该肋(31)具备朝内壁部(4)的径向内侧并且在周向上连续延伸的紊流产生用突出面(29)。碰到紊流产生用突出面(29)的流体在浸入到后段叶轮(27)所存在的区域之前其一部分紊乱而成为紊流。该紊流针对沿后段叶轮(27)的后段翼(23)的表面流动并喷出的流体的流动而抑制流体从后段翼(23)的表面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836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010589437.5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663 , F04D19/007 , F04D19/024 , F04D29/38 , F04D29/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特性且降低噪音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当前段翼(28’)的片数为N、静止翼(61’)的个数为M、后段翼(51’)的片数为P、将前段翼的最大轴向线长设为Lf、将后段翼的最大轴向线长设为Lr、将前段翼的外径尺寸设为Rf、将后段翼的外径尺寸设为Rr时,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满足如下的关系。关系为N≥P>M。关系2为Lf/(Rf×π/N)≥1.25和/或Lr/(Rr×π/P)≥0.83。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838B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010589455.3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使中段静止部的静止翼的形状适当化从而降低噪音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当前段翼(11)的最大轴向线长为Lf、后段翼(23)的最大轴向线长为Lr、静止翼(17)的最大轴向线长为Lm时,满足Lm/(Lf+Lr)<0.14的关系。当对于静止翼(17)的下表面(17B)的翼弦C与下表面(17B)间的最大尺寸为K1时,静止翼(17)的最大轴向线长Lm满足Lm/K1>5.8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64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0880122373.9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IPC: F04D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9/007 , F04D19/024 , F04D27/004 , F04D27/02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控制方法,能够同时改善冷却效率与运转效率。在按照规定的起动模式起动第1电动机(11)以及第2电动机(19)之后,以冷却效率优先模式控制第1电动机(11)以及第2电动机(19)的转速(N1)以及(N2),该冷却效率优先模式是按照与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1)的运转效率相比优先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方式预先确定的模式。在冷却对象(29)的温度(T)为规定的基准温度(Tr)以下时,将冷却对象(29)的温度(T)维持在规定的基准温度(Tr)以下,以运转效率优先模式来控制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11)以及(19)的转速(N1)以及(N2),该运转效率优先模式是按照降低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1)的消耗功率的方式预先确定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280792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095613.2
申请日:2003-04-28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比传统送风机产生更大的空气量和更高的静压的带有双叶轮的轴流式送风机。所述带有双叶轮的轴流式送风机具有第一轴流式送风机单元1和第二轴流式送风机单元3。第一轴流式送风机单元1包括第一外壳5、第一叶轮7和将第一电机固定到第一外壳5的多个腹板。第二轴流式送风机单元3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叶轮和将第二电机固定到第二外壳的多个腹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联接在一起形成壳体59。第一轴流式送风机单元1的腹板和轴流式送风机单元1的腹板结合在一起形成设置在壳体59中的多个固定腹板。将设置在第一叶轮7处的前叶片28的数量设置为五,将静叶片的数量设置为三,和将设置在第二叶轮35处的后叶片51的数量设置为四。
-
公开(公告)号:CN10191064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80122373.9
申请日:2008-10-28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IPC: F04D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9/007 , F04D19/024 , F04D27/004 , F04D27/02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的控制方法,能够同时改善冷却效率与运转效率。在按照规定的起动模式起动第1电动机(11)以及第2电动机(19)之后,以冷却效率优先模式控制第1电动机(11)以及第2电动机(19)的转速(N1)以及(N2),该冷却效率优先模式是按照与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1)的运转效率相比优先对冷却对象进行冷却的方式预先确定的模式。在冷却对象(29)的温度(T)为规定的基准温度(Tr)以下时,将冷却对象(29)的温度(T)维持在规定的基准温度(Tr)以下,以运转效率优先模式来控制第1电动机以及第2电动机(11)以及(19)的转速(N1)以及(N2),该运转效率优先模式是按照降低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1)的消耗功率的方式预先确定的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837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9452.X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变更前段叶轮、后段叶轮以及中段静止部的情况下就能够降低在目标动作点的噪音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在壳体(3)的内壁部(4)上,在比中段静止部(19)靠后段叶轮(27)的位置固定有环状肋(31),该肋(31)具备朝内壁部(4)的径向内侧并且在周向上连续延伸的紊流产生用突出面(29)。碰到紊流产生用突出面(29)的流体在浸入到后段叶轮(27)所存在的区域之前其一部分紊乱而成为紊流。该紊流针对沿后段叶轮(27)的后段翼(23)的表面流动并喷出的流体的流动而抑制流体从后段翼(23)的表面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83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9437.5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663 , F04D19/007 , F04D19/024 , F04D29/38 , F04D29/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特性且降低噪音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当前段翼(28’)的片数为N、静止翼(61’)的个数为M、后段翼(51’)的片数为P、将前段翼的最大轴向线长设为Lf、将后段翼的最大轴向线长设为Lr、将前段翼的外径尺寸设为Rf、将后段翼的外径尺寸设为Rr时,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满足如下的关系。关系为N≥P>M。关系2为Lf/(Rf×π/N)≥1.25和/或Lr/(Rr×π/P)≥0.83。
-
公开(公告)号:CN100458173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03826118.9
申请日:2003-04-28
Applicant: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比传统送风机产生更大的空气量和更高的静压的带有双叶轮的轴流式送风机。所述带有双叶轮的轴流式送风机具有第一轴流式送风机单元(1)和第二轴流式送风机单元(3)。第一轴流式送风机单元(1)包括第一外壳(5)、第一叶轮(7)和将第一电机固定到第一外壳(5)的多个腹板。第二轴流式送风机单元(3)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叶轮和将第二电机固定到第二外壳的多个腹板。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联接在一起形成壳体(59)。第一轴流式送风机单元(1)的腹板和轴流式送风机单元(1)的腹板结合在一起形成设置在壳体(59)中的多个固定腹板。将设置在第一叶轮(7)处的前叶片(28)的数量设置为五,将静叶片的数量设置为三,和将设置在第二叶轮(35)处的后叶片(51)的数量设置为四。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838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89455.3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使中段静止部的静止翼的形状适当化从而降低噪音的双重反转式轴流鼓风机。当前段翼(11)的最大轴向线长为Lf、后段翼(23)的最大轴向线长为Lr、静止翼(17)的最大轴向线长为Lm时,满足Lm/(Lf+Lr)<0.14的关系。当对于静止翼(17)的下表面(17B)的翼弦C与下表面(17B)间的最大尺寸为K1时,静止翼(17)的最大轴向线长Lm满足Lm/K1>5.8的关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