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3999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663534.2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方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 E21B21/14 , E21B43/006 , E21B43/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低渗透储层煤层气井氮气泡沫压裂方法。该方法是由水力压裂车及液氮泵车把特定的胶液、发泡剂、破胶剂及氮气经高压管汇混合后泵入煤层,本方法具有破胶快且彻底、储层污染小、携砂能力强、滤失量小、返排效果好、压裂裂缝宽等优点,适合低压低渗透煤储层的压裂改造,同时氮气可降低甲烷分压及提高储层渗透率,利于煤层气井瓦斯快速解吸和产气量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389595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663331.3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方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煤层气盆地地层参数的获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下完测试管柱,开井24小时,使井底压力趋于新的平衡;注入前,做一次微破裂实验;采用进口稳压稳流的高压泵注入;数据采集使用计算机连续高密度采集数据;井下监测系统使用高精度存储式电子压力计监测井底压力和温度。本发明可以更准确全面的获取地层参数,是认识储层、进行储层评价和生产动态监测的关键。
-
公开(公告)号:CN104612645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410705002.0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方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 E21B43/006 , E21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压煤层气井的氮气压裂增产新技术。该技术由液氮泵车把氮气泵入煤层,本技术具有储层污染小、滤失量小、返排效果好、造缝复杂等优点,适合低压煤层气井的压裂改造,同时氮气可降低甲烷分压及提高储层渗透率,利于煤层气井瓦斯快速解吸和产气量的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4814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63189.2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 河南方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 E21B43/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层气衰竭井增产改造的方法。包括步骤:(a)按压裂设计规模,先准备好需要泵入煤层的液氮量;(b)煤层气井井口、液氮泵车及相关管线阀门连接好;(c)按照压裂设计要求进行试压,保证高压管汇没有刺漏;(d)液氮泵车以压裂设计要求进行泵注氮气,氮气排出温度不能低于15℃;(e)压裂结束后要立即放喷,利用氮气的压缩能量清扫被堵塞的裂缝、裂隙。本发明能快速改造煤层气衰竭井,对储层几乎无污染,增加储层的渗透能力。为煤层气衰竭井改造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3485773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310470084.0
申请日:2013-09-28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支水平井分支参数的确定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主支方位的确定,2.分支角度的确定,3.分支数目的确定和4.分支长度的确定;其中,所述步骤1中主支方位的确定的方法为当煤储层原始渗透性比较好时,孔裂隙较发育,具有较好的方向性,此时主支方向应与主裂隙方向平行或者近似平行,通过分支将主裂隙串联起来。本发明能够根据储层地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支参数的确定,该工艺方法有效避免了由于人为经验干预造成的设计主观性强和数值模拟软件设计的不能有效根据地质、储层情况较准确的设计的问题,有效避免了分支井抽采瓦斯的盲区或重叠区,开发风险降低,抽采效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485773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70084.0
申请日:2013-09-28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支水平井分支参数的确定方法,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主支方位的确定,2.分支角度的确定,3.分支数目的确定和4.分支长度的确定;其中,所述步骤1中主支方位的确定的方法为当煤储层原始渗透性比较好时,孔裂隙较发育,具有较好的方向性,此时主支方向应与主裂隙方向平行或者近似平行,通过分支将主裂隙串联起来。本发明能够根据储层地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分支参数的确定,该工艺方法有效避免了由于人为经验干预造成的设计主观性强和数值模拟软件设计的不能有效根据地质、储层情况较准确的设计的问题,有效避免了分支井抽采瓦斯的盲区或重叠区,开发风险降低,抽采效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91089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66914.4
申请日:2015-06-29
Applicant: 福建省宁德市俊杰瓷业有限公司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K8/80 , C04B33/22 , C04B33/13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69 , C09K8/805 , C04B33/132 , C04B33/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高岭土70-85份、稻壳类植物外壳8-20份和陶瓷添加剂5-15份,所述稻壳类植物外壳经过缺氧碳化处理。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具有成本低、体积密度与视密度低、导流能力高、抗破碎能力强的优点,本发明的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的制备方法具有烧成温度低、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易推广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552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214018.0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俊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的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高岭土60~80份、泥煤15~25份和陶瓷添加剂5~15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的制备方法,将高岭土、泥煤和陶瓷添加剂混合后依次进行粉碎、造粒、烧结、覆膜和固化,烧结温度为1100~1300℃,烧结时间为5~10h,覆膜中加入树脂,所述树脂的重量为高岭土、泥煤和陶瓷添加剂总重量的2%~10%,固化温度≤170℃,即得陶瓷压裂支撑剂成品。本发明的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的制备方法具有烧结温度低、生产成本低和易推广的优点,其制备出的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的体积密度低和视密度低、导流能力高且抗破碎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55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14018.0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宁德市俊杰瓷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8/805 , C04B33/00 , C04B38/068 , C04B2235/3463 , C04B2235/447 , C04B2235/77 , C04B38/00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的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高岭土60~80份、泥煤15~25份和陶瓷添加剂5~15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的制备方法,将高岭土、泥煤和陶瓷添加剂混合后依次进行粉碎、造粒、烧结、覆膜和固化,烧结温度为1100~1300℃,烧结时间为5~10h,覆膜中加入树脂,所述树脂的重量为高岭土、泥煤和陶瓷添加剂总重量的2%~10%,固化温度≤170℃,即得陶瓷压裂支撑剂成品。本发明的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的制备方法具有烧结温度低、生产成本低和易推广的优点,其制备出的低密度陶瓷压裂支撑剂的体积密度低和视密度低、导流能力高且抗破碎能力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100258A
公开(公告)日:2014-10-15
申请号:CN201410381514.6
申请日:2014-08-05
Applicant: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西安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力压裂微震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该监测装置包括多个微震监测传感器和微震监测系统;多个微震监测传感器分别布设在多个监测井内所安装的井筒上,井筒由地面外露段和地下埋入段组成;微震监测传感器布设在地面外露段外侧壁上,微震监测传感器内端安装有连接件,连接件外端紧贴在地面外露段的外侧壁上且其通过锚固剂固定在地面外露段上;该监测方法包括步骤:一、监测井选择;二、微震监测传感器安装;三、微震监测传感器接线;四、水力压裂及微震监测。本发明设计合理、实现方便且使用效果好、监测精度高,能有效解决微震监测传感器安装方式复杂、安装成本高、灵活性不强、信号传输衰减大、传感器易脱落、监测效果较差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