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1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93582.3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书签产线的机器人组装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包括:SCARA机器人、上料组件、放料台、插盒台以及插盒装配组件;上料组件包括:抓取机构和吸取机构,吸取机构的一端与抓取机构的一端相连接;插盒装配组件包括:底板、放置板、插盒引导机构以及插盒机构。本发明通过抓取机构和吸取机构能够将装有书签的底盒和外壳从放料台搬运到放置板上,通过插盒引导机构对装有书签的底盒进行导向,使得装有书签的底盒插入到外壳内,降低了装有书签的底盒与外壳尺寸的配合要求,即使装有书签的底盒与外壳为过盈配合,也能够将装有书签的底盒强行插入到外壳中,提高了书签套装的装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028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2114.4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机器人托运结构,包括:驱动机构;行走组件,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以能够经由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行走组件移动;顶升组件,设置在所述行走组件上,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升降杆、盖板以及与所述升降杆传动连接的升降驱动装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升降杆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且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杆上,以能够随所述升降杆升降以抬升物料。本发明通过在底部设置行走组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地面凹凸产生适应性变化,以保证运输过程的稳定性;另外,在行走组件上设置有顶升组件,通过顶升组件能够对设置在上的物料进行抬升,以此来实现对于物料的抬升搬运,且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取放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20826468U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321970576.1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双电机轮系,包括:固定框架;轮系,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上,且所述轮系适于在所述固定框架上绕轴转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与设置在所述轮系中心的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轮系自转,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框架顶部,以能够驱动所述固定框架带动设置在其上的轮系转动以实现转向。本实用新型通过双电机的驱动方式,使得能够对移动机器人底盘的控制更加精准,使其底盘的移动也更加灵活,极大地发挥功率;通过避震弹簧能够对移动机器人的移动产生缓冲作用,进而对移动机器人的移动进行优化,减少了能量的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220527360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237555.9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自动对接机构,包括支架组件、第一对接组件、第二对接组件以及用于连通第一对接组件与第二对接组件的导流管,支架组件分别与第一对接组件以及第二对接组件相连,以能够分别固定第一对接组件和第二对接组件,且第一对接组件为公插头,第二对接组件为母接头。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对接组件用于连接汽车端,第二对接组件用于连接移动充电机器人端,当移动充电机器人移动至设定位置时,移动充电机器人的输出端能够与第二对接组件对接,以此来实现通过第二对接组件将移动充电机器人中的电量传输至第一对接组件,并通过第一对接组件输送电量至车辆,从而完成了对于车辆的自动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219979943U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21714445.7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H01R13/6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校正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回充端矫正机构,包括固定支架(1)、第一调节组件(2)、第二调节组件(3)以及复位组件(4),第一调节组件(2)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第二调节组件(3)设置在第一调节组件(2)上,复位组件(4)设置在第二调节组件(3)上,且复位组件(4)经由弹性连接件(7)与第一调节组件(2)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的配合,使得设置在第二调节组件上的复位组件能够在横向以及竖向进行移动,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对接位置,同时,复位组件采用弹性连接件来对其进行辅助复位,以使得接插头对接完成后能够将其位置进行复位,以此来实现对于对接位置的纠偏。
-
公开(公告)号:CN220518027U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21217963.8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常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充电桩机身与充电机自动对接装置,包括第一伸缩组件、第二伸缩组件和对接插头,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层叠设置,且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活动连接,对接插头连接有充电线以能够为对接插头供电,且对接插头设置在第一伸缩组件上,以能够通过第一伸缩组件水平移动以带动对接插头靠近或远离能够与对接插头接入的对接口。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伸缩组件能够从第二伸缩组件上伸出,并且在第一伸缩组件上设有对接插头,以使得对接插头能够与充电对接口相连,以此来完成充电操作,通过第一伸缩组件与第二伸缩组件的设置,能够自动靠近以完成充电对接操作,从而实现了无人化的充电。
-
公开(公告)号:CN220363184U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21787695.3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B60G21/045 , B60G21/05 , B62D63/04 , B62D6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机器人悬挂结构,包括底盘结构,以及设置在底盘结构周侧的车轮,悬挂结构设置在底盘结构的底部,以能够经由悬挂结构连接同侧的多个车轮;悬挂结构包括多个连接柱和悬挂板,悬挂板的两侧设置有多个连接柱,多个连接柱的一端分别与悬挂板相连,另一端与同侧的各车轮相连,且悬挂板上设有车体连接件,车体连接件适于与底盘结构相连,且车体连接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悬挂板上,底盘结构适于经由车体连接件与车轮之间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根据路面的颠簸程度和不平度来调整悬挂的活动,进而能够提供更好的悬挂控制,减少车在颠簸路段的震动和颠簸感,增加操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591791U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20525170.6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常州大学
IPC: H01R24/00 , H01R13/629 , H01R13/502 , H01R13/63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接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充电机器人充电端自锁结构及充电接头,包括公接头(5)、用于与所述公接头(5)插接的母接头(4)以及能够与母接头(4)相连的机器人端接头(1),机器人端接头(1)包括弹性复位组件(2)和限位组件(3),弹性复位组件(2)的一端与机器人端接头(1)相连,另一端与限位组件(3)相连,限位组件(3)包括限位凸起(33),限位凸起(33)适于旋入母接头(4)内并带动弹性复位组件(2)旋转,且在所述限位凸起(33)旋至设定位置,所述弹性复位组件(2)适于自旋转以带动所述限位凸起(33)旋转复位。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拔出充电头时能够带动转接头同时拔出,从而有效避免转接头遗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