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层压用定位胶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52803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1035906.3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层压用定位胶带,包括与光伏封装胶膜接触具有高粘接性的下层,对电池片具有高粘接力的上层,所述下层包括乙烯共聚物树脂。所述上层为常温下具有一定粘性的胶黏剂,所述上层是通过转印的方法转移至下层。所述下层为热熔型树脂,所述树脂同时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抗氧剂,光稳定剂。本发明结构简单,下层具有一定的强度,在高温下对电池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可有效防止组件层压过程中电池的偏移。同时层压后对封装胶膜及电池均具有较高的粘接性及可靠性,可避免层压后由于封装胶膜与胶带不粘导致的鼓包现象。

    一种双面电池单面封装用抗PID胶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7838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09987.X

    申请日:2021-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电池单面封装用抗PID胶膜,按重量份计,包括100份乙烯‑醋酸乙烯基体树脂、0.1~1份抗极化助剂二氧化硅及0.05~7.1份其他助剂;所述抗极化助剂二氧化硅和所述其他助剂分散在所述乙烯‑醋酸乙烯基体树脂中,另外还提供其制作方法。该抗PID胶膜针对PID机理中的极化机理,用于p型电池的背面或者n型电池的正面,通过添加抗极化助剂二氧化硅,提高组件在双85及‑1500V偏压下的抗极化能力,改善功率衰减的问题。在高湿高压环境下,二氧化硅表面水合,电离,使得表面带负电,中和p型双面电池在负偏压作用下背面钝化层SiNx表面积累的正电荷,降低对电池片钝化层的破坏,从而抑制PID效应中的极化效应的产生,改善组件的PID问题。

    评估EVA和POE共挤胶膜中各层交联度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23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31162.6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联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评估EVA和POE共挤胶膜中各层交联度的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使用层压机对EVA和POE共挤胶膜进行层压,获取EVA和POE共挤胶膜的萃取前密度ρA和萃取前质量mA;步骤S2,萃取,得到EVA和POE共挤胶膜萃取后的质量mB,并测得萃取后密度ρB;步骤S3:已知ρA=ρEVA*x+ρPOE*(1‑x),其中x为EVA和POE共挤胶膜中EVA萃取前的占比,(1‑x)为EVA和POE共挤胶膜中POE萃取前的占比;ρB=ρEVA*y+ρPOE*(1‑y)其中y为EVA和POE共挤胶膜中EVA萃取后的占比,(1‑y)为EVA和POE共挤胶膜中POE萃取后的占比;可知EVA和POE共挤胶膜中POE层交联度为:a=mB*(1‑y)/[mA*(1‑x)];EVA和POE共挤胶膜中POE层交联度为:b=mB*y/(mA*x);本发明可准确监控EVA和POE共挤胶膜中各层的交联度,有效解决客户端可靠性无法监控的问题。

    一种防析出POE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85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34652.8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封装胶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析出POE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析出POE胶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预聚层、高聚层和粘连层三层结构;本发明中的高聚层中载体填料多孔结构阻止交联助剂往两边扩散,且能保证交联度,确保胶膜的可靠性;预聚层通过紫外光固化作用形成交联网结构,阻止助剂往预聚层迁移;粘连层层状结构,即保证了胶膜的耐酸性能和粘接性能,又能有效阻止助剂的析出。相比于单层结构,此三层结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胶膜抗析出性能,且降低了单层胶膜助剂析出而产生气泡、水波纹和粘接力失效的风险,同时能优化组件制程出现的间距不良,爬电不良,电池挂串碎片等问题,提高组件良率。

    一种白色发泡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673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28400.2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封装胶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色发泡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白色发泡胶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阻隔层、白色发泡层和散热层三层结构;所述的阻隔层和散热层厚度为100~200μm,所述的白色发泡层厚度为350~500μm;本发明中的发泡层螺杆挤出时无活性自由基不会发生交联反应,挤出层压时利用助剂迁移特点与中间白色发泡层的交联剂反应,从而保证中间白色发泡层的加工性和可靠性,解决了挤出发泡死料问题;散热层中的导热填料与导热纤维协同作用,增加导热效率,增加组件功率,减少自燃风险;阻隔层和散热层在胶膜生产过程中能避免气泡破裂,且减少了离线预交联工序,优化了生产工艺。

    一种白色发泡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46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310028400.2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封装胶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白色发泡胶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白色发泡胶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阻隔层、白色发泡层和散热层三层结构;所述的阻隔层和散热层厚度为100~200μm,所述的白色发泡层厚度为350~500μm;本发明中的发泡层螺杆挤出时无活性自由基不会发生交联反应,挤出层压时利用助剂迁移特点与中间白色发泡层的交联剂反应,从而保证中间白色发泡层的加工性和可靠性,解决了挤出发泡死料问题;散热层中的导热填料与导热纤维协同作用,增加导热效率,增加组件功率,减少自燃风险;阻隔层和散热层在胶膜生产过程中能避免气泡破裂,且减少了离线预交联工序,优化了生产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