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断路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500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98844.X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包括一固定设置的U形轭铁;一衔铁组件,其相对U形轭铁转动设置,该衔铁组件的一端具有与U形轭铁吸合的衔铁部分,另一端为向外输出作用力的打击端,还具有连接所述一端和另一端的中间连接部;一导电板、动触头和软连接,导电板穿过U形轭铁,与U形轭铁底部平行,软连接连接在导电板和动触头之间;一衔铁组件铰接机构,作用于衔铁组件上使衔铁组件保持与U形轭铁吸合相反的趋势,在U形轭铁上延伸有用于防止软连接侧向膨胀或位移而与衔铁组件相接触的并且位于软连接与中间连接部中间的止挡部。优点:保障断路器得以及时分断,杜绝由分断不彻底乃至失效的安全隐患;结构紧凑并且体积小,能满足断路器向小型化发展的要求。

    一种旋转电磁致动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82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63817.2

    申请日:2015-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71/2472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磁致动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旋转磁轭、固定磁轭和反力弹簧,固定磁轭设在支架上,旋转磁轭支承在支架上,且与固定磁轭的第一、第二固定磁轭磁极面相对应,反力弹簧连接在支架与旋转磁轭间,固定磁轭上且对应第一固定磁轭磁极面的位置有第一扩展凸台,对应第二固定磁轭磁极面的位置有第二扩展凸台,第一、第二扩展凸台彼此对应且均朝向旋转磁轭,旋转磁轭上朝向第一扩展凸台的一侧有第一让位缺口,旋转磁轭上朝向第二扩展凸台的一侧有第二让位缺口。可不改变旋转电磁致动器整体结构,不影响电开关的其它部件的装配,增大旋转磁轭在第一及第一位置附近所受到的电磁力矩,确保对电开关的脱扣机构的脱扣发挥作用。

    一种低压断路器触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46525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817664.7

    申请日:2014-12-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73/04

    Abstract: 一种低压断路器触头系统,涉及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动触头系统和静触头,动触头系统包括动触片、动触头支持组件、动触头转轴、软联接及出线母排;静触头和出线母排固定在断路器内部,触头支持组件转动设置在出线母排的一端,动触片通过动触头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动触头支持组件上;当触头系统合闸后,静触头、动触片、软联接、出线母排依次电连接,并形成一“]”状电路;还包括动触头辅助件,该动触头辅助件受软联接驱动并作用到所述动触片上而藉以增强触头压力。由于增设了动触头辅助件,因而能将软联接所承受的电动力的大部分转移为动触片的触头压力,显著提高电动力的利用率,使低压电路器的短时耐受性能显著提高。

    一种开关的灭弧室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9489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08976.3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一种开关的灭弧室,灭弧室包括一对侧壁、栅片组、动引弧片和静引弧片,栅片组位于一对侧壁之间;栅片组至少包括短栅片和长栅片;动引弧片包括动引弧片基部和动引弧片延伸段,静引弧片包括静引弧片基部和静引弧片延伸段,静引弧片基部设在栅片组阵列方向的另一端,动引弧片延伸段与静引弧片延伸段相互靠拢,相距最近处形成入弧口;动引弧片基部的顶端与一组长栅片在栅片阵列方向的距离为D1;长栅片与动引弧片延伸段之间的电气间隙为D2;动引弧片基部的顶端与静引弧片基部的顶端之间的距离为D3,入弧口的宽度为D4,D1与D2的比值大于D3与D4的比值。优点:防止电弧在入弧口重击穿,提高灭弧室灭弧能力。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3631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25263.0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一种断路器的触头灭弧系统,包括触头系统和灭弧室,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的动触头包括短触片和长触片,在所述的短触片上设有动触点,而所述的长触片上设有动弧触点,在所述的静触头上设有静触点和静弧触点,所述的静触点与所述的动触点对应,而所述的静弧触点与动弧触点对应,特点是:在动触头进行分闸动作的过程中,所述的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第一距离d1大于所述的动弧触点与静弧触点之间的第二距离d2。优点:通过限位结构的设定来保证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动弧触点与静弧触点之间的距离,防止在主触点上发生击穿;所述的动弧触点与静弧触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入弧口的间距,从而在主触点上发生击穿的可能性更小。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1303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12663.8

    申请日:2023-05-29

    Abstract: 一种触头灭弧系统,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触头系统和灭弧室,触头系统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动触头包括并排设置的短触片和长触片,静触头上设有与长触片上的第一动触点配合的第一静触点和与短触片上的第二动触点配合的第二静触点;灭弧室上设有开口槽,特点是:第一动触点探入到开口槽内,第二动触点位于开口槽外侧,灭弧室还包括一封闭部,封闭部位于长触片上的第一动触点的两侧,且从灭弧室向动触头延伸并探过第二动触点。优点:增设的封闭部有效防止长触片上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分离时产生的高温游离气体溢出导致相邻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之间产生电弧,避免分断电流失败。

    一种触头灭弧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120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88896.2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一种触头灭弧装置,属于开关电器技术领域。包括触头系统和灭弧室,触头系统的动触头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长触片,第一长触片与触头系统的静触头的分离晚于动触头上其余触片与静触头的分离;灭弧室包括栅片、一对侧板和间隔板,多个栅片阵列在一对侧板之间,间隔板将灭弧室的内腔分割为至少一个第一电弧通道和一个第二电弧通道,其特征是:第一长触片探入到第一电弧通道中,动触头上其余触片对应第二电弧通道,第一电弧通道口径小于第二电弧通道的口径。优点:通过第一窄缝来应对小电流分断,通过第二窄缝来应对大电流,以此来适合发展的分断需求。

    一种开关的灭弧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94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757329.8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一种开关的灭弧装置,属于开关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彼此间隔排列设置的数枚灭弧栅片,在所述灭弧装置的出口处具有至少两条长槽,所述的至少两条长槽在灭弧栅片宽度方向上并行,每一条长槽在所述数枚灭弧栅片的排列方向上贯通,由此形成供气流在灭弧栅片的排列方向排出灭弧装置的排气通道。优点:由于排气通道由若干个相互隔开的并联通道组成,当高温含有金属粒子的气体在通道内形成电弧时,由于窄缝通道的挤压作用,使电弧电压提升,同时,保障了电弧气体从排气通道通畅排出。

    一种旋转电磁致动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2339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63817.2

    申请日:2015-05-21

    Abstract: 一种旋转电磁致动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旋转磁轭、固定磁轭和反力弹簧,固定磁轭设在支架上,旋转磁轭支承在支架上,且与固定磁轭的第一、第二固定磁轭磁极面相对应,反力弹簧连接在支架与旋转磁轭间,固定磁轭上且对应第一固定磁轭磁极面的位置有第一扩展凸台,对应第二固定磁轭磁极面的位置有第二扩展凸台,第一、第二扩展凸台彼此对应且均朝向旋转磁轭,旋转磁轭上朝向第一扩展凸台的一侧有第一让位缺口,旋转磁轭上朝向第二扩展凸台的一侧有第二让位缺口。可不改变旋转电磁致动器整体结构,不影响电开关的其它部件的装配,增大旋转磁轭在第一及第一位置附近所受到的电磁力矩,确保对电开关的脱扣机构的脱扣发挥作用。

    一种低压断路器触头系统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465255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817664.7

    申请日:2014-12-25

    Abstract: 一种低压断路器触头系统,涉及低压断路器技术领域。包括动触头系统和静触头,动触头系统包括动触片、动触头支持组件、动触头转轴、软联接及出线母排;静触头和出线母排固定在断路器内部,触头支持组件转动设置在出线母排的一端,动触片通过动触头转轴转动地设置在动触头支持组件上;当触头系统合闸后,静触头、动触片、软联接、出线母排依次电连接,并形成一“]”状电路;还包括动触头辅助件,该动触头辅助件受软联接驱动并作用到所述动触片上而藉以增强触头压力。由于增设了动触头辅助件,因而能将软联接所承受的电动力的大部分转移为动触片的触头压力,显著提高电动力的利用率,使低压电路器的短时耐受性能显著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