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648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551021.1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广东光机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K26/362 , B23K26/06 , B23K26/067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航空线束激光刻印设备,在便携式航空线束激光刻印设备上形成有光路,在光路上依次设有光纤耦合激光器及三维振镜,光纤耦合激光器用以发出激光,三维振镜的底端和侧端分别开设有第一传输口和第二传输口,通过第一传输口对航空线束进行三维扫描,第二传输口处于光路上,在光路上还设有分光镜,设于光纤耦合激光器和三维振镜之间,在分光镜的反射路径上还设有图像传感器。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三维振镜对航空线束进行三维扫描,航空线束的扫描信息途径分光镜反射后到达图像传感器,进而计算出其位置和几何特征,控制光纤耦合激光器输出激光,依次途径分光镜及三维振镜聚焦到航空线束表面实现刻印,其设备适应性强且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500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48923.2
申请日:2023-04-24
Applicant: 广东光机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航空线缆打标的双波长输出激光器,涉及固体激光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谐振腔,谐振腔上设置有入光窗口和出光窗口,泵浦源产生的激光经入光窗口射入谐振腔内,谐振腔包括基频晶体结构、倍频晶体结构和镜体组件,射入谐振腔的激光经由基频晶体结构与倍频晶体结构的转化和镜体组件的调整转变为同轴的两种不同频率的倍频激光,经出光窗口输出到壳体外。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两种不同频率的激光共同作用导致激光打标的能量输出更高,从而使得标记更清晰,同时,频率不同的激光颜色也不相同,由此可选择其中一种激光作为打标式的指引光,以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03814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310334332.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广东光机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B13/012 , B23K26/362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刻印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线束进给装置以及激光刻印机,包括至少三个线夹,分别为第一线夹、第二线夹以及动线夹,所述第一线夹形成有进线孔,所述第二线夹与所述第一线夹相对间隔设置,并形成有与所述进线孔相对的出线孔,所述动线夹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线夹以及所述第二线夹之间,所述动线夹形成有夹线孔,用以夹持自所述进线孔传出的线束,并牵引至所述第二线夹内,以在所述出线孔处出线。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线束进给装置来实现线束的精准固定以及自动化调整线束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00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98839.4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广东光机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K26/362 , B23K26/06 , B23K26/082 , B23K2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打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航空线缆线束打标的一体化式3D激光打标机,包括箱体、泵浦光源、激光器、聚焦透镜组和扫描振镜,箱体内部形成有空腔;泵浦光源设于箱体内底部,用以提供激光光源;激光器对应泵浦光源设置,以将泵浦光源输出的光源形成激光束并输出;聚焦透镜组设于激光束传输的光轴上,由多个透镜组成,通过调节聚焦透镜组在光轴的相对位置以改变激光束聚焦的位置;扫描振镜用以反射经过聚焦透镜组聚焦后的激光束使其扫描移动以打标作业;在本发明中,通过调节聚焦透镜组在激光束的传输光轴上的位置,改变激光束聚焦焦点的位置,使激光束反射到待打标工件的表面时达到和平面打标一样的效果,使打标更清晰。
-
公开(公告)号:CN11603814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34332.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广东光机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B23K26/362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刻印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一种线束进给装置以及激光刻印机,包括至少三个线夹,分别为第一线夹、第二线夹以及动线夹,所述第一线夹形成有进线孔,所述第二线夹与所述第一线夹相对间隔设置,并形成有与所述进线孔相对的出线孔,所述动线夹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线夹以及所述第二线夹之间,所述动线夹形成有夹线孔,用以夹持自所述进线孔传出的线束,并牵引至所述第二线夹内,以在所述出线孔处出线。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中,通过线束进给装置来实现线束的精准固定以及自动化调整线束位置,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以及生产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