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素可逆交联PE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812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57700.1

    申请日:202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可逆交联PE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改性塑料领域。木质素可逆交联PE塑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马来酰亚胺功能化木质素8~12份、呋喃功能化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低聚物2.5~15份、聚乙烯100份。其中,所述马来酰亚胺功能化木质素通过碱木质素和含有硅氧烷基的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反应得到;所述呋喃功能化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低聚物通过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聚合物与含有氨基的呋喃衍生物反应得到。通过对木质素改性以及引入DA键,增加了木质素与聚乙烯的相容性,并实现PE塑料的可逆交联,使PE塑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紫外能力和可重复加工性。

    一种动态交联的纳米精油抗菌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4912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951953.6

    申请日:2021-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交联的纳米精油抗菌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动态交联纳米精油抗菌乳液中,以具有抗菌特性的β‑环糊精改性的环氧丙基季铵盐作为表面活性剂,以金刚烷为封端的分子作为交联剂;β‑环糊精与金刚烷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交联剂与表面活性剂形成三维网络状分子结构,并且还能和环氧丙基季铵盐的长链形成客体竞争的特点,实现降低长链被包裹的概率,增强分子稳定性;同时表面活性剂一端的β‑环糊精可与抑菌精油络合,从而实现动态释放精油的目的。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纳米精油抗菌乳液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同时抑菌效果突出,还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抑菌精油的有效缓释,能够广泛应用于食品或日化品等领域。

    一种壳聚糖基自修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613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62810.7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水凝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聚糖基自修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壳聚糖基自修复水凝胶,包括式Ⅰ所示结构和式Ⅱ所示结构;式Ⅰ的*1位点与式Ⅱ的**1位点基于金刚烷‑环糊精主客体自组装连接形成壳聚糖基自修复水凝胶;其中,m与n的比值为(200‑400):1;x为23‑30的整数,y为217‑272的整数,z为3‑8的整数;R为温敏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包括:式Ⅴ、式Ⅵ、温敏性单体、促进剂、引发剂和溶剂进行反应,制得壳聚糖基自修复水凝胶。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聚糖基自修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能有效解决现有常规凝胶功能单一、不可注射以及无法自我修复导致使用寿命低的技术缺陷。

    一种超分子材料和主客体自组装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944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645298.6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分子化学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分子材料和主客体自组装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第一构筑单元和第二构筑单元,所述第一构筑单元具有式I结构,所述第二构筑单元具有式II或/和式Ⅲ结构,所述第一构筑单元与第二构筑单元基于金刚烷-环糊精主客体自组装连接形成超分子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凝胶,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构筑单元、第二构筑单元和水混合,通过所述第一构筑单元和第二构筑单元的金刚烷-环糊精主客体在4-20℃条件下溶解混合进行自组装,再加热到35-50℃下形成水凝胶。本发明得到的水凝胶解决了现有的水凝胶存在的其结构杂乱、不可调控,对于宏观大裂纹自修复需要人工贴合的技术缺陷。

    一种用于塑料模压成型的多模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6985326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386111.4

    申请日:2017-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模压成型的多模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压板和固定在所述上压板上的型芯,所述型芯上设置有与样条尺寸相对应的凹形通槽,且所述凹形通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下模包括下压板和与所述下压板可拆卸连接的型腔,且当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合模时,所述型芯的外围与所述型腔的内腔相配合。上述多模模具相比于传统的手工拼制,省去了拼制和定位固定的操作过程,并且可以同时成型多个独立的样条,避免了锯条的工序和造成的浪费,大大提高了样条的制作效率和均匀性。

    金刚烷基双臂温敏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36067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610976620.8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温敏性聚合物,其以1,3‑二元羟基金刚烷为核心,通过其与酰化剂进行反应,得到引发剂,再由引发剂与温敏性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了链长均一、分子量可控的活性温敏性聚合物;最后将聚合物的末端进行叠氮化,得到末端有叠氮基的温敏性聚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聚合物具有简便易实施的特点,其臂数、臂长均可控,结构灵活可调,方便改性,同时其具有良好的温敏性以及接近于环境温度的使用范围,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六臂温敏性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366225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610957656.1

    申请日:2016-10-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结构的温敏性聚合物,其以双季戊四醇为核心,通过其与酰化剂进行反应,得到引发剂,再由引发剂与温敏性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了链长均一、分子量可控的活性温敏性聚合物;最后将聚合物的末端进行叠氮化,得到末端有叠氮基的温敏性聚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聚合物具有简便易实施的特点,其臂数、臂长均可控,结构灵活可调,方便改性,同时其具有良好的温敏性以及接近于环境温度的使用范围,具有优良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