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70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932714.6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GC杂化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GC杂化纳米复合物即Con A‑GOx‑Ca2(PO4)3。在此复合物的基础上,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大肠杆菌O157:H7的杂化纳米复合物比色检测体系及方法,实现了大肠杆菌O157:H7的可视化检测,且操作简便,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最低检测限为10CFU·mL‑1。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所述检测方法的检测回收率也在93~102%之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不仅适于大肠杆菌O157:H7的现场快速检测,在其他病原菌或临床诊断的检测中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709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32714.6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1N21/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GC杂化纳米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CGC杂化纳米复合物即Con A‑GOx‑Ca2(PO4)3。在此复合物的基础上,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大肠杆菌O157:H7的杂化纳米复合物比色检测体系及方法,实现了大肠杆菌O157:H7的可视化检测,且操作简便,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其最低检测限为10CFU·mL‑1。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所述检测方法的检测回收率也在93~102%之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不仅适于大肠杆菌O157:H7的现场快速检测,在其他病原菌或临床诊断的检测中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9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32715.0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ISPR/Cas12a‑RC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CRISPR/Cas12a‑RC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体系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从不同的菌中准确区分出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特异性强;其检测浓度范围也广,在10~107CFU·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检测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0CFU·mL‑1,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不仅适用于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在其他病原菌或临床诊断的检测中同样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0932715.0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RISPR/Cas12a‑RC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体系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CRISPR/Cas12a‑RCA电化学传感器检测体系可用于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以从不同的菌中准确区分出大肠杆菌O157:H7,检测特异性强;其检测浓度范围也广,在10~107CFU·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检测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0CFU·mL‑1,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不仅适用于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在其他病原菌或临床诊断的检测中同样具有巨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76694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75426.3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A61K31/575 , A61P1/16 , A61P39/06 , A23K20/1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桦褐孔菌醇在黄曲霉毒素B1暴露肝损伤防治方面的应用。本发明利用AFB1建立小鼠肝脏和肝实质细胞损伤模型,验证了桦褐孔菌醇对肝损伤的修复功能,为黄曲霉毒素B1暴露肝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5931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86632.1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A61D7/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宠物犬猫给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宠物(犬猫等)呼吸道雾化给药装置,包括雾化仪本体,雾化仪本体的一侧依次连通有雾化杯、雾化舱,还包括超声加热单元,雾化仪本体上连接有气液输送机构,超声加热单元对应设置在雾化杯的进气端,超声加热单元用于加热进入雾化杯的压缩气体,雾化杯内设置有喷雾组件,雾化杯上连接有调节单元,通过调节单元、喷雾组件与气液输送机构对雾化杯内进行雾化和清洁,雾化舱内连接有可变角度清洗机构。整体上,本设计连接方式简单,易拆装,占用空间小,在雾化给药的同时,能够调节雾化药液的温度,使用完成后还可以自动清洁,有效节省清洁时间和清洁强度,可有效防止病原的传播。
-
公开(公告)号:CN11260886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521924.8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C12N1/20 , A62D3/02 , C12R1/01 , A62D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潘多拉菌Pandoraea pnomenusa S2‑2菌株及其应用,所述菌株于2020年11月12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菌种保藏号为GDMCC No:61284。本发明研究表明Pandoraea pnomenusa S2‑2菌株具有高效降解多氯联苯的作用,Pandoraea pnomenusa S2‑2菌株作为一种有效、绿色的多氯联苯污染降解菌,对于多氯联苯环境污染的修复,具有很好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15852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35717.6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药活性组分高分子纳米载体合成反应釜,包括设置有输气组件和输料组件的罐体,罐体侧壁设置有智能恒温加热组件;中空回流式搅拌组件,设置在罐体内,搅拌组件包括一搅拌杆和若干固定在搅拌杆外壁面的中空回流式搅拌桨,中空回流式搅拌桨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喷孔,喷孔通过搅拌杆与罐体外连通,喷孔用于喷水或喷风;封堵件,可移动的设置在中空回流式搅拌桨内,搅拌杆内未通风或通水时,封堵件用于对若干喷孔进行封堵,搅拌杆内通风或通水时,搅拌杆与若干喷孔连通;驱动件,固定在罐体顶端,驱动件与搅拌杆传动连接。本发明对于设计和实现中药活性组分高分子印迹纳米粒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456989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259008.4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C12N1/20 , B09B3/60 , B09B101/75 , C12R1/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降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克雷伯氏菌S1‑3菌株及其在降解塑料方面的应用。所述克雷伯氏菌S1‑3菌株于2021年12月2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163,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该菌株不仅可减少塑料的质量,对塑料的降解率达到了3.68~3.92%,还可改变塑料的内部结构,从而实现对塑料的有效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169833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123083.9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广东海洋大学
IPC: A61K31/575 , A61K36/07 , A61P1/00 , A61P31/0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桦褐孔菌醇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桦褐孔菌醇能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外膜上的脂多糖竞争结合TLR4,通过调节NF‑κB/Nrf2信号通路来抑制脂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自噬作用,保护肠道屏障,抑制脂多糖诱导的肠损伤,可将桦褐孔菌醇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肠损伤的药物。本发明揭示了桦褐孔菌醇对脂多糖诱导肠损伤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为禽畜革兰氏阴性菌引发的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候选药物,有助于能有效治疗肠损伤的天然药物的开发,有助于我国禽畜养殖业的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