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8358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19546.9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无功统一补偿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其电压无功统一补偿器包括串联变压器、并联变压器、第一反并联晶闸管组、第二反并联晶闸管组、补偿电容器;第一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和第二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均和并联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组数相同;其全部采用晶闸管、变压器、电容器等低成本器件,使得系统成本降低,且均为低压常规部件,制造难度较小,可靠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可通过改变并联变压器的绕组数以及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增加电压与无功的补偿档位,从而提高补偿精度,适合城乡配电网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98358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210519546.9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无功统一补偿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其电压无功统一补偿器包括串联变压器、并联变压器、第一反并联晶闸管组、第二反并联晶闸管组、补偿电容器;第一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和第二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均和并联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组数相同;其全部采用晶闸管、变压器、电容器等低成本器件,使得系统成本降低,且均为低压常规部件,制造难度较小,可靠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可通过改变并联变压器的绕组数以及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增加电压与无功的补偿档位,从而提高补偿精度,适合城乡配电网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103962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20664978.4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压无功统一补偿器,包括串联变压器、并联变压器、第一反并联晶闸管组、第二反并联晶闸管组、补偿电容器;第一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和第二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均和并联变压器的副边绕组的组数相同;其全部采用晶闸管、变压器、电容器等低成本器件,使得系统成本降低,且均为低压常规部件,制造难度较小,可靠性高。同时,结构简单,单个装置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可通过改变并联变压器的绕组数以及两个反并联晶闸管组的反并联晶闸管数量增加电压与无功的补偿档位,从而提高补偿精度,适合城乡配电网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06914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310566343.X
申请日:2013-1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的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正常运行时,反并联晶闸管被触发导通,将串联隔离变压器和串联换流器旁路,负荷电流通过反并联晶闸管,封锁串联换流器的触发脉冲;当检测到系统侧发生电压暂升/暂降时,使反并联晶闸管在很短的时间内强迫关断,负荷电流通过串联隔离变压器一次侧,最后串联换流器再对系统侧电压暂升/暂降进行补偿,使负荷侧电压恢复正常。当系统侧电压恢复正常时,向反并联晶闸管发送触发脉冲,使反并联晶闸管导通,将串联隔离变压器和串联换流器旁路。降低串联隔离变压器及串联换流器的功率损耗,达到节能效果,同时通过控制使晶闸管强制关断,基本不会对UPQC串联部分的补偿响应时间产生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54411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446326.2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2/0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存调度方法与系统,根据获取到的缓存数据,确定缓存对象,之后查找缓存对象的下一次预计访问时间,若缓存对象表中有当前缓存对象的下一次预计访问时间,则直接读取并根据缓存数据更新缓存对象访问信息,若缓存对象表中无当前缓存对象的下一次预计访问时间则计算下一次预计访问时间。在需要进行缓存对象调整时,只需根据缓存对象下一次预计访问时间的大小对缓存对象进行排序,简单、高效对缓存对象进行缓存调度。另外,缓存对象的下一次预计访问时间是严格按照当前缓存数据和/或历史缓存数据进行计算的,确保了最后计算的结果的精准和真实,也保证了缓存调度的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3499731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379262.9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19/165
Abstract: 一种供电电压合格率的综合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电压监测点类别A、B、C、D;S2:输入分析的相关参数,形成基础数学模型;S3:输入相关的运行数据,形成分析的边界条件;S4:执行分析流程,若到最后仍无法得到准确原因,启动人工分析;S5:存储分析结果,形成分析结论。通过本方法,可将复杂的、多因素影响的电压合格率分析简单化、解耦化,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04668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120825.7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所述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包括:串联单元、并联单元和取能单元;所述串联单元包括一个串联换流器和三个单相变压器,所述并联单元包括一个并联换流器,所述取能单元包括一个并联换流器;所述串联单元和并联单元的交流侧通过三相馈线连接。本发明通过增加取能单元,当电压正常情况下,与三相馈线连接的电源通过并联单元维持公共直流母线电压;当发生电压暂降时,与取能单元相连的电源处于连通状态,通过取能单元维持公共直流母线电压,持续对该电压暂降进行补偿,使负荷电压的电能质量不受影响,而所述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不需要额外配置大容量储能装置,有效地降低了装置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279617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220240.8
申请日:2013-06-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同塔多回输电线路与母线连接的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预存的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仿真模型,其中,仿真模型中的每条线路通过3个断路器分别与母线的A相、B相、C相连接;对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预存相序排列方式进行遍历,获得一组相序排列方式;根据相序排列方式控制各断路器,将每条线路分别接入仿真模型中各母线对应的相,计算并存储稳态下该仿真模型的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当预存相序排列方式遍历完后,确定各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中最小三相电流不平衡指标对应的相序排列方式;根据确定的相序排列方式建立同塔多回输电线路的每条线路与各母线对应的相之间的连接。本方案还提供相应的系统。通过本发明提高了线路与母线连接的操作过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63074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307309.0
申请日:2013-07-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胡玉岚 , 王奕 , 毕天姝 , 刘灏 , 冯谦 , 钱程 , 梅成林 , 李田刚 , 安然然 , 罗航 , 张健 , 张远 , 杨汾艳 , 徐柏榆 , 翁洪杰 , 盛超 , 陈晓科 , 孙闻 , 陈锐 , 马明 , 张俊峰 , 王晓毛
IPC: G01R25/02
Abstract: 一种PMU相角检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相角数据,对相角数据进行分段拟合得到FEA曲线;根据各个分段区间内FEA曲线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的平均值确定量测误差;基于相角和频率的关系,确定拟合参数,根据拟合参数确定所有分段区间内的拟合误差;根据拟合误差与量测误差确定系统误差;根据系统误差校正相角数据。本发明通过对相角数据进行分段拟合得到FEA曲线,根据FEA曲线分别计算量测误差、拟合误差及系统误差,能有效地检测出PMU相角量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并对误差的大小做出准确评估,及时对PMU相角数据校正,降低相角量测的突变性,消除伪波动,提高PMU相角量测质量,有利于对整个电网的调度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397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10981.8
申请日:2013-05-30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频率控制的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包括:串联单元、并联单元和控制系统;串联单元包括串联变换器和三个变压器,所述并联单元包括并联变换器;串联变换器交流侧的三个单相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三个变压器初级的一个端子,三个变压器初级的另一端子星型连接,三个变压器次级端子分别串联接入至三相馈线的每一条单相馈线上,并联变换器交流侧的三个单相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三相馈线上经三个所述变压器次级串联接入后的每一条单相馈线上,串联变换器的直流侧连接至并联变换器的直流侧;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串联变换器和并联变换器连接。本发明能降低装置的总电器损耗,提高装置的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