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4788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077122.0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来量化输电网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突破了传统配电网可靠性假设电源完全可靠的局限,计算结果符合电网工程实际;且本方法以回路为输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基本单位,进一步形成预想事故集,不仅有助于大幅减少预想事故集中系统状态数,而且有利于可靠性工程数据统计分析。本方法可用于分析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网/配电网相关可靠性参数及其增强性措施的灵敏度,从而进一步指导供电企业的规划、运行与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914788B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410077122.0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4S1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多环节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来量化输电网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突破了传统配电网可靠性假设电源完全可靠的局限,计算结果符合电网工程实际;且本方法以回路为输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基本单位,进一步形成预想事故集,不仅有助于大幅减少预想事故集中系统状态数,而且有利于可靠性工程数据统计分析。本方法可用于分析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网/配电网相关可靠性参数及其增强性措施的灵敏度,从而进一步指导供电企业的规划、运行与维护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927697B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410175545.6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的乘积量,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快速精确地找出配电环节及输电环节的薄弱节点,从而减少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极大地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27697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75545.6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多环节灵敏度的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输电环节的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对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一灵敏度;获取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负荷节点可靠性指标的变化的敏感度,生成第二灵敏度;基于负荷-电源可靠性等值原则,根据所述第一灵敏度和所述第二灵敏度的乘积量,获取所述配电环节的可靠性指标对所述输电环节的元件可靠性参数的变化的第三灵敏度;根据所述第三灵敏度,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控。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可快速精确地找出配电环节及输电环节的薄弱节点,从而减少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极大地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079628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245916.3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2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网业务系统一体化远程调控信息交互系统,能够实现在本地以及远程的异构电网业务系统应用之间进行调控信息交互。本发明的电网业务系统一体化远程调控信息交互方法,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所述电网业务系统中进行调控信息交互的物理节点上设置将接收到的需交互的调控信息DVAI保存至本地的保存管理部件DVAIB和收发DVAI的部件DVAIM;其中,DVAIM负责递送和签收各业务系统物理节点的DVAI,接收方签收DVAI后存储到本地的DVAIB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309779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310236502.X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1/22
Abstract: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测方法,包括步骤:首先对各类型的二次设备配置对应的设备检测方案,并编写成各类型的二次设备对应的检测方案代码,然后将检测方案代码生成可执行二进制运行中间码,在进行检测时,读取二次设备的类型对应设备检测方案的二进制中间码,在虚拟机上运行所述二进制中间码,获得二次设备的检测值,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根据检测值判断二次设备的运行状态。本发明的技术,实现了智能变电站不同类型二次设备的设备检测方案的灵活配置,能够针对关键设备配置特殊的设备检测方案,检测结果准确性高,提高了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的可靠性,满足了电力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的应用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69872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692817.5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汪溢 , 马凯 , 黄曙 , 陈炯聪 , 王红星 , 侯艾君 , 余南华 , 包伟 , 李晓朋 , 谈树峰 , 张晓悦 , 曹丽娟 , 冯善强 , 胡春潮 , 杨占杰 , 张莹 , 顾峰 , 胡宝 , 王利业 , 凌特利
IPC: G01R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测试PMU装置测量精度的测试仪,包括处理器模块,D/A数模转换模块,电子开关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和解码器模块,B码对时信号经解码器模块输出时钟同步信号至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输出D/A控制信号控制D/A数模转换模块输出直流电压信号,输出交流电压信号,处理器模块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电子开关模块接通或断开,所述直流电压信号经电子开关模块输出模拟键相脉冲信号,所述功率放大器模块包含驱动功率放大器和转换功率放大器,所述交流电压信号经驱动功率放大器放大输出模拟机端电压信号,经转换功率放大器转换为交流电流信号,输出模拟机端电流信号。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应用上述测试仪测试PMU装置测量精度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2930376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10379528.5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城市地下管网标识/定位/显示/管理的方法和系统,基于移动终端GPS、RFID、移动互联网GPRS数据传输及GIS技术,集城市地下管网的标识、定位、信息采集、描述说明、显示、管理等多项功能为一体,便于对地下管网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的资源共享,给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建设、施工单位查阅利用地下管网资料提供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3326469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310236581.4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2E60/724 , Y02E60/7869 , Y04S10/16 , Y04S10/18 , Y04S40/128
Abstract: 一种智能变电站GOOSE通信状态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智能变电站的SCD文件,根据所述SCD文件配置智能变电站的各个IED装置的GOOSE配置文件,并下载至对应的IED装置中;根据所述GOOSE配置文件产生IED装置对应的GOOSE报文;通过订阅方式获取所需监测的IED装置的GOOSE报文;根据所述GOOSE报文对所述IED装置GOOSE通信状态进行检测;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异常状态告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变电站GOOSE通信状态监测设备,通过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实现对GOOSE通信状态的实时检测,根据检测的异常结果进行相应的告警,可以降低系统集成成本,代码复用率及通讯效率高,便于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2023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84892.X
申请日:2014-08-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隔离装置的通信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内端主机建立与内网终端的内网连接;外端主机根据从内端主机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与外网终端建立外网连接;所述内端主机通过所述内网连接接收内网终端发送的内网数据包并将所述内网数据包封装生成第二数据包发送至外端主机;所述外端主机对所述第二数据包中的内网载荷数据进行封装和地址转换依次生成第一内网网络数据包、第二内网网络数据包和链路数据包;之后外端主机通过所述外网连接将所述内网链路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外网终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外端主机无需配置网络地址的情况下,内网终端和外网终端可以正常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