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晕避雷针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11811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193855.6

    申请日:2013-05-22

    Abstract: 一种无晕避雷针,包括立柱、设在立柱顶端的引雷电极、在立柱上用水平及斜向支撑杆支撑的水平均压环、立柱下方的放电腔和固定底盘,引雷电极经立柱连接放电腔,引雷电极分为主引雷电极(1)和辅引雷电极(2),辅引雷电极设在主引雷电极的周围,支撑杆为半导体支撑杆,主引雷极和辅引雷极固定在一球状的均场球(3)上,均场球固定在立柱顶端;均压环固定在引雷电极周围并低于雷电极尖端5c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变空间电场分布从而无电晕发生的避雷针,大大增加引雷效果、避雷可靠,且制造容易、安装施工方便。

    无晕避雷针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11811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193855.6

    申请日:2013-05-22

    Abstract: 一种无晕避雷针,包括立柱、设在立柱顶端的引雷电极、在立柱上用水平及斜向支撑杆支撑的水平均压环、立柱下方的放电腔和固定底盘,引雷电极经立柱连接放电腔,引雷电极分为主引雷电极(1)和辅引雷电极(2),辅引雷电极设在主引雷电极的周围,支撑杆为半导体支撑杆,主引雷极和辅引雷极固定在一球状的均场球(3)上,均场球固定在立柱顶端;均压环固定在引雷电极周围并低于雷电极尖端5c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变空间电场分布从而无电晕发生的避雷针,大大增加引雷效果、避雷可靠,且制造容易、安装施工方便。

    无晕避雷针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06500U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20284873.0

    申请日:2013-05-22

    Abstract: 一种无晕避雷针,包括立柱、设在立柱顶端的引雷电极、在立柱上用水平及斜向支撑杆支撑的水平均压环、立柱下方的放电腔和固定底盘,引雷电极经立柱连接放电腔,引雷电极分为主引雷电极(1)和辅引雷电极(2),辅引雷电极设在主引雷电极的周围,支撑杆为半导体支撑杆,主引雷极和辅引雷极固定在一球状的均场球(3)上,均场球固定在立柱顶端;均压环固定在引雷电极周围并低于雷电极尖端5cm。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改变空间电场分布从而无电晕发生的避雷针,大大增加引雷效果、避雷可靠,且制造容易、安装施工方便。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7406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310656741.0

    申请日:2013-12-06

    Abstract: 一种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标定方法,包括步骤: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保持静止不动的状态下,分别采集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输出数据;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进行粗对准解算,得到初始姿态角;构建初始标定系统误差的离散系统模型,基于所述离散系统模型将未知的北向陀螺仪常值漂移量化为多个已知的备选方案,利用多个卡尔曼滤波器,并根据所述初始姿态角对可观测的北向陀螺仪常值漂移进行估计,得到北向陀螺仪常值漂移误差的估计值。本发明的技术,可以有效估计出北向陀螺漂移误差参数,利用估计出的高精度陀螺仪漂移误差,为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高精度运行提供了有效支持,有效改善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可观测性,从而提高了初始标定的精度。

    无人直升机的电力线巡检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0685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310611259.5

    申请日:2013-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的电力线巡检方法,包括:将电力线按照杆塔进行分段,并根据分段后的电力线布设无人直升机的巡线航迹;若无人直升机需要在各个杆塔处悬停,则将巡线航迹中各个航迹段的交叉点作为悬停点;根据巡线航迹和无人直升机上相机拍摄时的重叠度要求,计算无人直升机巡检时的相机曝光点坐标;根据相机曝光点坐标计算无人直升机上稳定平台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对电力线进行巡检。采用本发明能够针对不同巡检任务,快速、合理地完成无人直升机的巡检准备工作,保证无人直升机在巡线过程中安全、可靠地飞行,各个传感器能够有效地获取输电线路设备相关数据,为无人直升机的电力线巡检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一种可提供分频动态波形的电力信号源

    公开(公告)号:CN102507994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110349767.1

    申请日:201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供分频动态波形的电力信号源,包括用于接收电力信号源工作状态控制信号的通信接口模块;连接通信接口模块,用于控制电力信号源工作状态和输出波形工作频率的单片机模块;连接单片机模块,用于缓存电力信号源输出波形、相位信息的波形数据存储模块;连接在单片机模块与波形数据存储模块之间,用于控制输出波形频率和相位信息合成的锁相环扫描模块;连接波形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数字输出波形信息转换成模拟输出波形信号的波形数模转换模块;以及连接波形数模转换模块,用于放大模拟输出模型信号的波形输出运算放大器;采用上述电力信号源检定的电能表能够承担电网质量的监视、管理和电能的测量、计量任务。

    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的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32375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22131.X

    申请日:2013-06-05

    Abstract: 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的检测系统,包括电源、限流电阻R、电容C、高压电子开关控制电路、高压电子开关D、电容分压器和波形检测装置,检测时,所述电源、限流电阻R、电容C和待测电抗器Lx串联组成闭合回路,电容分压器与待测电抗器Lx并联,波形检测装置与电容分压器的低压臂电容CL并联,高压电子开关D与所述电容C和待测电抗器Lx组成的串联支路并联;高压电子开关控制电路控制高压电子开关的通断使电容器C对待测电抗器Lx进行间歇放电,在待测电抗器Lx上产生高频脉冲振荡电压,波形检测装置检测待测电抗器Lx的输出波形,判断待测电抗器Lx是否存在匝间绝缘缺陷。本发明便于精确控制且电磁干扰小,能对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进行有效检测。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均衡给煤控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949536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282977.9

    申请日:2010-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均衡给煤控制装置,包括给煤主调节回路及给煤机多执行机构协调回路,给煤机多执行机构协调回路包括循环流化床锅炉A、B两侧均衡给煤调节回路,给煤主调节回路输出的给煤指令信号分别送到A、B两侧均衡给煤调节回路。上述给煤主调节回路的设定总给煤量控制指令由锅炉主控的输出构成,被控制量是全部给煤机的实际总给煤量,设定总给煤量控制指令与被控制量经过偏差计算后,再经PI或PID调节运算计算出控制量,其输出分别送到A、B两侧包含多台给煤机的均衡给煤调节回路,均衡地控制大型循环流化床A、B(左右)两侧的给煤,以保证炉膛左右两侧床温均匀变化。本发明满足了大宽深比的炉膛燃烧控制要求。

    物联网架构下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39911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1062.3

    申请日:2012-01-13

    Abstract: 一种物联网架构下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所述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自下而上可分为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及包括主站的应用服务层,所述的感知互动层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过所述的网络传输层连接到所述的应用服务层的主站。本发明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不仅能减轻抄表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方便的进行负荷预测,自动线损计算、相位平衡分析、异常用电分析、缺相检测、设备故障检测、停电发生及持续时间统计等,易于处理意外停电、电能质量和用电纠纷,提高用电管理水平,最终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