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172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777556.X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1R27/00 , H01R13/502 , H01R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7/00 , H01R13/502 , H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母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母线装置的转接盒。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母线装置的转接盒,包括转接盒底板、转接盒侧板、转接盒顶板、定位挡条和固定挡条;转接盒侧板与转接盒底板固定连接;转接盒侧板的顶部与转接盒顶板连接;转接盒底板为六边形,且其可以形成两个开口方向用以收集母线单元;每个转接盒侧板端部均延伸连接有固定挡条,固定挡条外端部与母线单元外壳紧固连接;每个转接盒侧板均贴附连接有定位挡条,定位挡条用于调节固定挡条伸入转接盒内的深度。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转接盒中不能快速实现母线单元连接,且母线单元伸入转接盒的深度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487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1531.5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母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排连接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包括L型接电铜排、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L型接电铜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接电铜排和第二接电铜排;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接电铜排的外表面套接有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接电铜排与所述第一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电铜排的外表面套接有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接电铜排与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铜排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母线中的导电铜排不能电性导通以及导电铜排不能弯折安装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487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1810791531.5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母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排连接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包括L型接电铜排、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L型接电铜排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接电铜排和第二接电铜排;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第一接电铜排的外表面套接有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一接电铜排与所述第一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电铜排的外表面套接有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接电铜排与所述第二导体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铜排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母线中的导电铜排不能电性导通以及导电铜排不能弯折安装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7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1810777556.X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1R27/00 , H01R13/502 , H01R3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母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母线装置的转接盒。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母线装置的转接盒,包括转接盒底板、转接盒侧板、转接盒顶板、定位挡条和固定挡条;转接盒侧板与转接盒底板固定连接;转接盒侧板的顶部与转接盒顶板连接;转接盒底板为六边形,且其可以形成两个开口方向用以收集母线单元;每个转接盒侧板端部均延伸连接有固定挡条,固定挡条外端部与母线单元外壳紧固连接;每个转接盒侧板均贴附连接有定位挡条,定位挡条用于调节固定挡条伸入转接盒内的深度。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转接盒中不能快速实现母线单元连接,且母线单元伸入转接盒的深度无法调节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28971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459821.1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通用组态的智能变电站出口返校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创建出口返校控制信号数据列表,出口返校控制信号数据列表包括智能变电站中具有保护出口动作的保护设备发出的多种出口返校控制信号,创建出口返校反馈信号数据列表,出口返校反馈信号数据列表包括智能终端发出的与出口返校控制信号对应的出口返校反馈信号,然后基于通用组态软件验证出口返校控制信号与对应的出口返校反馈信号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并在确定存在逻辑错误时,发出告警信息。过使用通用组态软件,获取在线信息,实时监视智能变电站出口返校过程的正确性,避免了验证软件的开发的复杂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开发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4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90452.4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设备的带负荷图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与多功能检测仪建立无线的通信链路;若电压检测仪接入母线、多功能检测仪共同接入母线上带负荷的电流互感器,则对母线检测第一负荷状态;在通信链路中接收多功能检测仪对电流互感器检测的第二负荷状态;根据第二负荷状态对电流互感器计算第三负荷状态;以第一负荷状态为基准,关联显示第二负荷状态与所述第三负荷状态,以校验电流互感器的第一运行状态。避免了新投运的电力设备测试环境恶劣、测试精度低的问题,同时避免多次拔插所导致的二次电压短路的风险,利用数据无线传输,实现了不同测量点电流电压的同步测量计算,测量过程的安全性大幅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82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9901.2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备自投试验方法、装置和备自投试验仪。该方法包括:接收到用户的出力曲线调整指令,获取所述出力曲线调整指令中的出力调整信息;基于数模转化方法,根据所述出力调整信息确定输出模拟信号;其中,所述模拟信号包括模拟电压信号或模拟电流信号;通过可调节电源将所述输出模拟信号对应的实际输出信号输出给备自投装置,以获取所述备自投装置在出力曲线下的试验结果。本技术方案解决了试验时输入输出端子固定不可调节,拆接线操作复杂的问题,以及因无法调节出力曲线而导致无法试验新能源参与下的新型备自投动作逻辑的问题,实现了模拟新能源参与下的备自投动作情况,提高了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18545.9
申请日:2024-1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的消谐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主控模块、智能投切消谐模块以及特征量采样模块;第一晶闸管的输入端与电压互感器柜的开口三角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晶闸管的输出端与接点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接点单元的第二端与非线性阻尼电阻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非线性阻尼电阻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晶闸管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晶闸管的输出端与开口三角的第二端电连接;开口三角电压采集单元与开口三角并接,零序电流采集单元与开口三角的中性点电连接;第一晶闸管的控制端、第二晶闸管的控制端、接点单元的控制端、开口三角电压采集单元以及零序电流采集单元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消谐诊断精确,适用于多场景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5396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0650112.X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IPC: H02G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母线组合式铜排固定安装结构,包括:铝型材壳体,铝型材壳体的壳体容置腔内装设至少两固定安装板,各固定安装板前表面分别螺装有至少两个铜排固定座,各铜排固定座分别开设固定座卡持槽;最左端固定安装板的左端边缘部、最右端的固定安装板的右端边缘部分别装设铜排固定夹,铜排固定夹设置有固定夹卡持槽;壳体容置腔内嵌装接电铜排,接电铜排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相应侧的铜排固定夹卡持固定,接电铜排的中部卡紧于各固定座卡持槽内。本发明具有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4149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38114.X
申请日:2022-01-1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布式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及方法,分布式继电保护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控制主机和至少两台分布式测试装置,测试控制主机通过第一通讯网络与每一分布式测试装置通信连接;其中,第一通讯网络为5G SA网络,分布式继电保护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设备和至少两台间隔保护设备,继电保护设备通过第二通讯网络与测试控制主机通信连接,并通过第三通讯网络与每一间隔保护设备通信连接,间隔保护设备通过第二通讯网络与分布式测试装置一一对应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改善继电保护测试环境,降低继电保护测试成本和实施难度,实现继电保护的协同测试,有利于解决复杂环境下继电保护测试定检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