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37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9853.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IPC: G06F40/216 , G06F40/289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客服工单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通过获取客服工单数据,采用客服工单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生成待分析客服工单数据。采用待分析客服工单数据进行区域位置数据统计,生成区域分析图。采用区域分析图进行页面构建,生成初始工单分析页面。采用区域分析图对应的目标词云图更新初始工单分析页面,生成目标工单分析页面。通过目标工单分析页面来展示和分析客服工单数据,使客服值班人员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工单的状态、数量、类型、渠道等信息,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优化客户服务流程和提升用户体验。且充分利用客服工单的区域位置数据和词云图,可以优先处理紧急和近距工单,提高客服工单处理效率,降低投诉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665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48973.1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控制的电能表异常监测系统、方法、装置及介质。通过电能表异常监测系统包括电能表智能控制器、模拟数字转换器和51系列单片机;其中,电能表智能控制器用于模拟数字转换器和51系列单片机的信息交互,并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异常结果判断,如果确定信息为异常结果,则向工作人员反馈报警信息;模拟数字转换器用于电能表智能控制器和51系列单片机的信息交互,并将接收到的模拟信息转换成数据信息;51系列单片机用于电能表智能控制器和模拟数字转换器的信息的交互。解决了无法实施对电能表进行监控而造成的财产的损失的问题,提高了电能表监测的准确率,提高了电能表的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9126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29589.3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柔性直流输电的技术领域,面向风电经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的系统,针对附加惯量支撑与频率调节功能引起振荡失稳等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网的稳定控制系统与方法。在风电机组现有的控制环路上加入相位校正器,该相位校正器仅在潜在的振荡频率段发挥作用,将潜在振荡频率段的负阻尼校正成正阻尼,在不影响现有惯量支撑与频率调节功能的基础上增强风电场经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网的稳定性。给出了稳定控制系统中关键参数的设计方法,有效增强了稳定控制系统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82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77040.2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电网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在交流电网与换流站之间设置启动电阻;所述方法包括:对各换流站进行启动控制时,在直流电网接入交流电网时先投入启动电阻并保持换流站锁定,在换流站建立直流电压并满足电压波动条件后,在换流站解锁前切除启动电阻,利用启动电阻投入过程的功率消耗能力抑制系统的电压和功率振荡,切除启动电阻后逐步解锁系统中的换流站,实现直流电网的平滑接入,并且不会在直流电网稳态运行时产生额外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94482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52073.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带有潮流控制功能的直流变压器的潮流控制边界确定方法,可以从输出功率集合中选取任意一组输出功率作为目标功率,根据目标功率计算潮流控制器的输出端占空比和直流变压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后,再根据直流电压计算潮流控制器处于未受控状态时,直流变压器的移相占空比,并根据移相占空比计算潮流控制器在目标功率下的最大调节能力;接着再基于该输出端占空比计算潮流控制器中两条直流母线的电流差值,并将电流差值与最大调节能力进行比对后得到比对结果,最后根据该比对结果即可确定当前工况下的潮流控制边界,该过程可以通过对不同工作状况进行遍历,测试并计算潮流控制器的潮流控制边界,进而有效控制输出端占空比,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419966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45597.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动态分配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设置集控中心和与集控中心通讯连接的分控中心,每个岸上换流站均设置有分控中心;获取多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参考值、电气量数据和拓扑等效电路图;根据电压参考值和电气量数据采用PI控制处理得到总d轴电流;根据电气量数据和拓扑等效电路图采用最优潮流处理到功率分配系数;根据总d轴电流和功率分配系数给对应岸上换流站分配有功功率。该方法通过总d轴电流和功率分配系数给对应岸上换流站分配有功功率,对岸上换流站实现有功功率的灵活分配控制;分控中心根据有功功率控制对应岸上换流站的运行,实现了多个岸上换流站共同控制直流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1670686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36166.9
申请日:2023-06-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场双极性直流并网系统升压控制方法及装置,本申请提供的方案通过系统中升压模块的输入侧电压与输出侧电压以及升压模块与双极性电网正负极的连接关系,分别计算出正极侧升压模块的总输入电压和负极侧升压模块的总输入电压,根据升压模块补偿电压计算公式计算升压模块的输入侧补偿电压,根据各个升压模块对应的输入侧补偿电压,结合对应的输入侧电压、输出侧电压、输入侧电压参考值、输出侧电压参考值以及正负极功率平衡常数,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以分别对各个升压模块进行升压控制,优化双极性电网系统的正负极功率平衡,保障海上风电场双极性直流并网系统的运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49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36552.1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及控制系统。其中,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包括:至少两个电压自均衡模块和至少一个DAB模块;将一个电压自均衡模块作为输入模块,输入模块的一次端口与低压侧连接,输入模块的二次端口与DAB模块并联;将非输入模块的电压自均衡模块作为传递模块,传递模块的一次端口与输入模块的一次端口串联,用于与高压侧连接;传递模块的二次端口与DAB模块连接;电压自均衡模块用于均衡其内部的电压,可以较为便捷地实现电压均衡,降低了电压均衡的难度,提升了能量传输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模块化直流变压器存在的电压均衡复杂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625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7039.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端直流电网系统及其黑启动控制方法,所述系统通过直流变换器连接第一网侧换流站和第二网侧换流站,对所述系统进行黑启动控制时,通过连接第一网侧换流站的交流电网对第一网侧换流站充电以提供黑启动所需功率,第一网侧换流站解锁后通过闭环控制建立直流变换器内部的交流电压,从而控制第二网侧换流站解锁,完成连接在第二网侧换流站一侧的并网负载与系统的并网,本申请提供的黑启动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中各换流站的协调控制,能够在全网失电情况下稳定提供支持电压,通过对第一网侧换流站的启动解锁逐步向第二网侧换流站传递电压,适应复杂的多端直流电网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93624.1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的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压器拓扑及控制方法,该拓扑包括桥臂电感、上桥臂、下桥臂和滤波电感;桥臂电感的一端与高压侧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上桥臂的一端连接;上桥臂的另一端与下桥臂的一端以及滤波电感的一端连接;下桥臂的另一端与高压侧负极以及低压侧负极分别连接;滤波电感的另一端与低压侧正极连接;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括一个子模块串,子模块串包括若干个依次串联的子模块,上桥臂和下桥臂通过控制子模块的投入数量以调节各自桥臂电压,进而实现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直流电压转换。本发明通过上下两组链式子模块的应用减少了复杂组件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与控制难度,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