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09873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609948.7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接地极:包括以乙丙橡胶为基体、掺杂体积比为15%~45%的导电石墨混炼得到的复合有机导电材料制成的管体,所述的管体内充无机盐类化合物离子填料、两端以有机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塞封堵以及壁上均布小孔,管体还设有引出线,管体外围有与土壤间隔的现有回填料。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接地极的制作使用方法。采用本方法制作的电力系统接地极,同时具备低电阻率、耐腐蚀、抗老化的特性,且成本低廉,还能增加在各种土壤中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88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23841.8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接地网冲击电流导致的二次电缆转移阻抗的测量方法,包括在变电站接地网接入冲击电压发生器、铺设二次电缆、使用标准的冲击电压和电流波形,向接地网的电流入地点注入电流,并从电流流出点抽出电流;使用示波器测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电流波形;使用示波器测量铺设的二次电缆在任意一端处的芯线与芯线之间的电位差和该端处芯线与接地网之间的电位差;将测得的两种电位差分别除以2;将获得的两个电位差的峰值分别与测量获得的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电流峰值相比。本发明通过该测量方法能够获得二次电缆芯线与芯线之间的转移阻抗和芯线与接地网之间的转移阻抗,用于评估接地系统冲击特性,指导接地工程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4409873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09948.7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接地极:包括以乙丙橡胶为基体、掺杂体积比为15%~45%的导电石墨混炼得到的复合有机导电材料制成的管体,所述的管体内充无机盐类化合物离子填料、两端以有机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塞封堵以及壁上均布小孔,管体还设有引出线,管体外围有与土壤间隔的现有回填料。本发明还涉及所述接地极的制作使用方法。采用本方法制作的电力系统接地极,同时具备低电阻率、耐腐蚀、抗老化的特性,且成本低廉,还能增加在各种土壤中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889B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10423841.8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接地网冲击电流导致的二次电缆转移阻抗的测量方法,包括在变电站接地网接入冲击电压发生器、铺设二次电缆、使用标准的冲击电压和电流波形,向接地网的电流入地点注入电流,并从电流流出点抽出电流;使用示波器测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电流波形;使用示波器测量铺设的二次电缆在任意一端处的芯线与芯线之间的电位差和该端处芯线与接地网之间的电位差;将测得的两种电位差分别除以2;将获得的两个电位差的峰值分别与测量获得的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电流峰值相比。本发明通过该测量方法能够获得二次电缆芯线与芯线之间的转移阻抗和芯线与接地网之间的转移阻抗,用于评估接地系统冲击特性,指导接地工程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9964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3450.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16C20/30 , G01R31/327 , G16C20/70 , G16C20/10 ,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断路器故障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涉及电力保护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从电力系统的待检测断路器中,实时采集至少一种目标气体化合物的当前浓度;其中,目标气体化合物是待检测断路器中绝缘介质响应于大电流冲击分解产生;根据实时采集的目标气体化合物的当前浓度,预测目标气体化合物的浓度在未来时间段的变化趋势;根据目标气体化合物的当前浓度和目标气体化合物的浓度在未来时间段的变化趋势,确定待检测断路器是否发生雷击故障。采用本发明,可以准确及时的检测断路器是否发生雷击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996124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43449.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雷电数据库建立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获取多源的雷电流特征数据;根据所述第二雷电流特征数据、所述第三雷电流特征数据以及所述第四雷电流特征数据,创建雷电流特征数据表;根据所述第一雷电流特征数据,构建雷电定位系统数据表;将所述雷电流特征数据表和所述雷电定位系统数据表融合,获得多重雷电流特征数据库。利用该方法,结合雷电定位系统统计法、高塔测量法、人工引雷测量法以及输电线路雷电参数反演法获取更加多源的雷电流特征数据,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多重雷击雷电流特征数据库,可为电网防护多重雷击故障分析和绝缘设计的计算分析提供更充足可靠的数据源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517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71452.8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电器设备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传播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分析诊断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的多个特高频传感器分别设置在GIS的直线腔体、拐角所在腔体、分支单元所在腔体、含有盆式绝缘子的腔体内和隔离开关所在腔体内;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信号采集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以滤除干扰信号,处理后的信号输出至分析诊断模块;分析诊断模块用于根据信号处理模块输出的信号确定GIS内部放电后,对放电类型进行识别。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计信号处理模块对信号采集模块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滤除干扰信号并输出至分析诊断模块对放电类型识别,实现特高频局部放电信号的精准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04481141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20645880.3
申请日:2014-10-3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大学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接地极:包括乙丙橡胶基复合有机导电材料管体,所述的管体内充无机盐类化合物离子填料、两端以有机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塞封堵以及壁上均布小孔,管体还设有伸入管体内或与管体电连接的引出线,管体外围有与土壤间隔的回填料。采用本电力系统接地极,同时具备低电阻率、耐腐蚀、抗老化的特性,且成本低廉,还能增加在各种土壤中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095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012395.7
申请日:2021-01-0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降低冲击接地阻抗的方法及非等径接地装置。本发明提供的降低冲击接地阻抗的方法,结合预设算法能够方便快捷地计算得出满足杆塔冲击接地阻抗要求的非等径接地装置的尺寸设计方案,提高非等径接地装置的设计效率。同时非等径接地装置的设计计算过程不受设计人员的主观影响,计算结果更准确可靠。本发明提供的非等径接地装置,能够有效降低杆塔的冲击接地阻抗,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性。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等径接地装置而言,本发明的非等径接地装置包括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的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且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的半径依次减小,能够节省接地装置加工制备的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87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46095.1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清华大学
IPC: G06F30/23 , H01R4/6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地装置的确定方法及接地装置。接地模块的布设确定方法包括:建立土壤模型和接地装置的模型,其中接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接地模块;改变接地装置中接地模块的数量和/或相邻接地模块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接地模块的数量和相邻接地模块之间的距离,计算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阻抗;在冲击接地阻抗中的最小值小于预设冲击接地阻抗时,则确定最小值对应的接地模块的数量和相邻接地模块之间的距离为接地模块的布设参数。本发明达到了有效降低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阻抗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