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314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71548.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兴宁供电局
Inventor: 陈清华 , 刘伟君 , 蓝超 , 何维 , 李永辉 , 陈嘉紫 , 陈楠 , 陈祖康 , 傅俊林 , 黄琪 , 黄锐 , 李文涛 , 罗世强 , 罗新 , 罗运辉 , 卢强 , 覃健 , 张睿锋 , 赵宇枫 , 朱伟海 , 黄淑芬 , 黄威 , 黎钦华 , 刘文秀 , 刘宇城 , 曾伟欢
IPC: H01R43/027 , H01R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带电操作的线夹,包括:夹持机构、外侧包裹有绝缘外壳的操作手柄、驱动机构、锁定机构及控制装置;相较于传统的线夹,本发明可实现在带电的情况下,对电缆进行夹持,无需对检修线路进行停电,即可实现对检修线路的电缆进行夹持的效果;设置有控制装置,可以对线夹上的夹持机构的位置进行实时调整,无需像传统的需要人工对线夹进行高度调整;通过控制组件来控制夹持机构对电缆的夹紧或释放,因用电机驱动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机械夹紧方式,人工接触的概率较低,绝缘程度更好,更能保证在使用时的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315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0748083.2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插拔组件协议信息的安全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可插拔组件的协议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电网可插拔组件的协议信息生成协议模型;利用线性时态逻辑对预先设定的符合配电网安全的协议安全属性进行描述,得到安全属性描述;采用模型检测技术根据所述协议模型和所述安全属性描述对所述协议信息进行安全验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化验证配电网可插拔组件协议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31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748083.2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插拔组件协议信息的安全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可插拔组件的协议信息,并根据所述配电网可插拔组件的协议信息生成协议模型;利用线性时态逻辑对预先设定的符合配电网安全的协议安全属性进行描述,得到安全属性描述;采用模型检测技术根据所述协议模型和所述安全属性描述对所述协议信息进行安全验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化验证配电网可插拔组件协议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0050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1083930.2
申请日:2018-09-1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连接二维码生成方法、网络故障查找方法和装置,属于二维码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连接二维码生成方法,根据网络连接中所有设备的设备信息生成二维码数据库,根据二维码数据库中的设备信息,形成网络拓扑模型,根据网络拓扑模型,生成网络连接二维码,通过二维码数据库对网络连接中的所有设备和网线进行高效管理,将网络连接关系存入二维码中,方便网络维护人员对整个网络进行管理;网络故障查找方法,通过扫描网络连接二维码,将网络拓扑模型展示给用户,将复杂的网络连接可视化,在用户查找网络故障时,可以通过网络拓扑模型进行查找,极大的节约了网络故障的查找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23158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30836.7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IPC: H02J3/28 , H02J3/00 , G06F18/213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缘计算的储能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电量供需数据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应用于储能设备集群中储能设备对应的边缘计算模块。获取目标电力系统的电力供需状态;在电力富余情况下,基于目标电力系统的电力富余量和储能设备集群中各储能设备的当前储能信息从储能设备集群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储能设备,控制第一储能设备存储富余电力资源;在电力缺额情况下,基于目标电力系统的电力缺额量和各储能设备的当前储能信息从储能设备集群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储能设备,控制第二储能设备进行电力资源释放。通过边缘计算模块确定不同电力供需状态下用于存储或释放电力资源的储能设备,提高储能设备控制效率,控制电力系统处于电力平衡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579393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522282.3
申请日:2020-12-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联网终端的自检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定时采集物联网终端的当前运行系统参数,并按照目标逻辑对比策略将所述当前运行系统参数与初始运行系统参数进行对比;如果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物联网终端系统异常,则对所述物联网终端进行系统异常恢复。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物联网终端自动化安全检测,降低了物联网终端系统参数被篡改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681397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07576.X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自动化短信发送方法、发送系统和存储介质,发送方法包括:获取配网自动化主站发送的预设时间段内的多个配网故障信息;查询预设告警数据库中与每个配网故障信息相对应的告警信息,并筛选出需要发送的目标告警信息;基于目标告警信息确定相应的目标接收人信息;将目标告警信息发送至目标接收人处。本发明实现了能够及时将故障信息准确发送至目标接收人处,有效缩短了故障定位时间,提高了故障恢复效率和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24100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1103946.5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IPC: G06F1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文件管理方法和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设定命名规范,根据命名规范获取文件名称,并将文件名称对应的文件存储在新增文件夹中;获取新增文件夹中文件名称,判断文件名称是否与命名规范相匹配;如果匹配,则根据命名规范将文件名称匹配到对应的预设子目录的位置;根据预设子目录的位置将文件存储在对应的关联文件夹中;将文件名称匹配到对应的子预设目录的位置与文件存储的关联文件夹生成超链接;将多个预设子目录添加到预设主目录中。通过该方式,以便于文件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减少了错误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33194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51796.8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设备的定位方法、设备管理装置及系统,所述定位方法包括:向所述多个设备中的位于所述单向通信路径上的通信根节点设备发送通信报告指令;确定在发送所述通信报告指令后的预设时间段内,是否接收到所述多个设备中的至少一个设备根据所述通信报告指令返回的通信报告信息;在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设备返回的所述通信报告信息时,根据所述通信报告信息及所述单向通信路径,确定所述多个设备中的故障设备。该定位方法通过预先设置并储存好的设备通信路径,再利用经过该通信路径获取到的通信报告信息,能够直接定位到通信故障节点,节省了原先人工手动排查耗费的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71548.4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供电局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梅州兴宁供电局
Inventor: 陈清华 , 刘伟君 , 蓝超 , 何维 , 李永辉 , 陈嘉紫 , 陈楠 , 陈祖康 , 傅俊林 , 黄琪 , 黄锐 , 李文涛 , 罗世强 , 罗新 , 罗运辉 , 卢强 , 覃健 , 张睿锋 , 赵宇枫 , 朱伟海 , 黄淑芬 , 黄威 , 黎钦华 , 刘文秀 , 刘宇城 , 曾伟欢
IPC: H01R43/027 , H01R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带电操作的线夹,包括:夹持机构、外侧包裹有绝缘外壳的操作手柄、驱动机构、锁定机构及控制装置;相较于传统的线夹,本发明可实现在带电的情况下,对电缆进行夹持,无需对检修线路进行停电,即可实现对检修线路的电缆进行夹持的效果;设置有控制装置,可以对线夹上的夹持机构的位置进行实时调整,无需像传统的需要人工对线夹进行高度调整;通过控制组件来控制夹持机构对电缆的夹紧或释放,因用电机驱动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机械夹紧方式,人工接触的概率较低,绝缘程度更好,更能保证在使用时的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