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763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95531.1
申请日:2024-12-22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IPC: C12Q1/04 , C12Q1/24 , C12Q1/6869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领域,公开了一种影响禽类节粮性状关键菌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构建两组饲料利用率存在差异的禽类组,其中一组命名为低饲料利用率组,另外一组命名为高饲料利用率组;步骤2:以高饲料利用率组的粪便为原料制作菌液,通过粪便移植技术将菌液植入低饲料利用率组的肠道,构建得到粪便移植组;步骤3:以低饲料利用率组的盲肠微生物群的信息、IgA+微生物组的信息作为对照,筛选得到第一差异信息和第二差异信息;从第一差异信息、第二差异信息中找到同时存在的菌,即为影响禽类饲料利用率的关键菌。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构建高/低饲料利用率组以及粪便移植组,采用盲肠微生物群检测和IgA+微生物组的检测,可以快速、准确的筛选得到对禽类节粮性状起到明显作用的关键菌;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关键菌及其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351311.8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子标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鸡胫围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SNP分子标记位于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第385位的碱基或第427位的碱基;所述第385位的碱基为C或T,当基因型为TT时,鸡群个体表现出较高胫围,为CC型时,表现出较低胫围;所述第427位的碱基为C或T,当基因型为CC时,鸡群个体表现出较高胫围,当为TT型时,表现出较低胫围,其可对不同类型鸡的胫围表型性状进行早期育种选择,为生长性状在种质资源深度鉴评以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加快生长选择育种进程和提高鸡群体型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01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1311.8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子标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鸡胫围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所述SNP分子标记位于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第385位的碱基或第427位的碱基;所述第385位的碱基为C或T,当基因型为TT时,鸡群个体表现出较高胫围,为CC型时,表现出较低胫围;所述第427位的碱基为C或T,当基因型为CC时,鸡群个体表现出较高胫围,当为TT型时,表现出较低胫围,其可对不同类型鸡的胫围表型性状进行早期育种选择,为生长性状在种质资源深度鉴评以及育种利用提供参考,加快生长选择育种进程和提高鸡群体型均匀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5969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21787.8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清远市清城区动物卫生防疫中心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分子标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肉鸡冠齿数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通过对肉鸡个体开展冠齿数性状相关的表型测定及全基因组重测序,开展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到的Chr7:391959位点与冠齿数具有极高的遗传相关性,其显著性达到了2.90×10‑7,所能解释的表型变异方差分别达到了1.75%,遗传效应非常显著,因此能够有效地被用于肉鸡冠齿数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选择分子标记Chr7_391959位点为TT基因型的个体作为种鸡,可加快黄羽肉鸡冠齿数性状的遗传选择进程,在早期直接在基因组水平上选育个体,提高育种效率,降低育种成本,有效提升黄羽肉鸡的产业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342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85286.X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IPC: A61K31/198 , A61P31/04 , A23K20/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瓜氨酸在制备抗沙门氏菌感染药物中的应用,涉及沙门氏菌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研究证实瓜氨酸抑制尿素循环中精氨酸合酶活性,促进一氧化氮合酶,提高一氧化氮的产生,进而提高沙门氏菌感染机体中巨噬细胞对沙门氏菌的吞噬和清除能力,提高存活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