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铸造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34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910779303.0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重力铸造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主模,主模上拼合有顶模,还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基座上的机械臂,该机械臂设有支架,支架的底部设有支撑柱,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柱插接配合的定位柱;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抓取所述顶模的提取机构,该提取机构包括气缸和拔叉,所述顶模上设有扣接部,所述气缸驱动拔叉以垂直于所述支架底面的方向为轴作旋转,以使拔叉与顶模的扣接部作旋转扣接。本发明对于采用顶模的重力铸造生产上,让重力铸造装置可自动完成对顶模的运送及安装的合模操作,又能实现将顶模提取及搬移的开模操作,有效地增强装置的整体性能,节省设置其他辅助设备及操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具有收缩功能的内芯模

    公开(公告)号:CN10943402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1811641781.7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收缩功能的内芯模,通过主销沿其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使其侧壁上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沿所述主销的径向作往复直线运动。本发明在铸件脱模时芯模能够向内收缩,无须设置拔模斜度铸件便可顺利出模,解决了深腔铸件因拔模斜度工艺问题而引起铸件过厚而导致的冷却速度过慢及加工余量大的问题;另外本发明可以保证所述第一芯模比所述第二芯模往内收缩得更快,从而保证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的收缩过程中不会互相锁死,使收缩过程更顺畅;通过使第二芯模侧壁外端面与对应第二导轨的径向形成的夹角成85°~105°,可保证所述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在收缩时不产生干涉,更好地实现收缩功能。

    一种铝合金电机壳铸造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000033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1910345439.0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外模和内模;还包括用于对型腔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和用于向型腔内注入浇注液的浇道。本发明通过将外模及下模由金属材料制成,将内模由砂芯材料制成,由于砂芯具有保温作用,金属外模及下模具有传热快,冷却快的特点。当通过浇道向型腔中注入浇注液时,型腔中铸件底部低温,上部高温,形成由下而上的温度梯度。当充型完成后,在冷却组件的冷却配合下,首先对铸件底部进行凝固,随后实现对铸件上部的凝固,从而实现铸件由下而上的顺序定向凝固,浇注液不会出现孤立液相,铸件不会出现大量缩松、缩孔、泄漏等质量问题。

    一种具有收缩功能的内芯模

    公开(公告)号:CN10943402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641781.7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收缩功能的内芯模,通过主销沿其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使其侧壁上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沿所述主销的径向作往复直线运动。本发明在铸件脱模时芯模能够向内收缩,无须设置拔模斜度铸件便可顺利出模,解决了深腔铸件因拔模斜度工艺问题而引起铸件过厚而导致的冷却速度过慢及加工余量大的问题;另外本发明可以保证所述第一芯模比所述第二芯模往内收缩得更快,从而保证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的收缩过程中不会互相锁死,使收缩过程更顺畅;通过使第二芯模侧壁外端面与对应第二导轨的径向形成的夹角成85°~105°,可保证所述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在收缩时不产生干涉,更好地实现收缩功能。

    一种重力铸造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3431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79303.0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重力铸造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主模,主模上拼合有顶模,还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基座上的机械臂,该机械臂设有支架,支架的底部设有支撑柱,基座上设有与所述支撑柱插接配合的定位柱;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抓取所述顶模的提取机构,该提取机构包括气缸和拨叉,所述顶模上设有扣接部,所述气缸驱动拨叉以垂直于所述支架底面的方向为轴作旋转,以使拨叉与顶模的扣接部作旋转扣接。本发明对于采用顶模的重力铸造生产上,让重力铸造装置可自动完成对顶模的运送及安装的合模操作,又能实现将顶模提取及搬移的开模操作,有效地增强装置的整体性能,节省设置其他辅助设备及操作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铝合金电机壳铸造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1000033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345439.0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外模和内模;还包括用于对型腔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和用于向型腔内注入浇注液的浇道。本发明通过将外模及下模由金属材料制成,将内模由砂芯材料制成,由于砂芯具有保温作用,金属外模及下模具有传热快,冷却快的特点。当通过浇道向型腔中注入浇注液时,型腔中铸件底部低温,上部高温,形成由下而上的温度梯度。当充型完成后,在冷却组件的冷却配合下,首先对铸件底部进行凝固,随后实现对铸件上部的凝固,从而实现铸件由下而上的顺序定向凝固,浇注液不会出现孤立液相,铸件不会出现大量缩松、缩孔、泄漏等质量问题。

    一种可收缩的内芯模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6540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641644.3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收缩的内芯模,通过主销沿其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使其侧壁上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沿所述主销的径向作往复直线运动。本发明在铸件脱模时芯模能够向内收缩,无须设置拔模斜度铸件便可顺利出模,解决了深腔铸件因拔模斜度工艺问题而引起铸件过厚而导致的冷却速度过慢及加工余量大的问题,且可以保证所述第一芯模比所述第二芯模往内收缩得更快,从而保证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的收缩过程中不会互相锁死,使收缩过程更顺畅。

    一种内芯模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3402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641709.4

    申请日:2018-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芯模,包括活动销、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所述活动销包括主销和以主销主轴为中心径向设置在主销侧壁上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分别设有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且当所述主销沿其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其侧壁上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芯模和第二芯模沿所述主销的径向作往复直线运动。本发明在铸件脱模时芯模能够向内收缩,无须设置拔模斜度铸件便可顺利出模,解决了深腔铸件因拔模斜度工艺问题而引起铸件过厚而导致的冷却速度过慢及加工余量大的问题。

    一种浇道组件及铸造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0098889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592261.5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浇道组件及铸造模具,该浇道组件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面向下模的侧面上开设有凹槽,上模上开设有用于将浇注液引入凹槽中的浇道,上模面向下模的侧面上还开设有将凹槽与型腔连通的至少一个引流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上模上开设有用于将浇注液引入型腔中的浇道,在上模面向下模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浇道的出液端连通的凹槽,经出液端排出的浇注液流入凹槽后,经与凹槽连通的各引流槽引导至型腔中完成浇注成型。相较于传统的大圆盘中心浇口的浇道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道组件形成的浇注构件体积小,与铸件连接的尺寸小,便于切割;而且浇注液的使用量小,成本低。

    用于铝合金电机壳铸造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0098931U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20595165.6

    申请日:2019-04-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模具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铝合金电机壳铸造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与下模,上模包括外模和内模,外模与内模之间形成容置腔室,下模上开设有与容置腔室组合形成型腔的容置槽,型腔的拔模角度范围为0.5°-1.5°;还包括用于向型腔内注入浇注液的浇道,浇道开设于内模上,浇道与型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型腔的拔模角度设置为0.5°-1.5°范围之间,相较于传统低压铸造的拔模角度范围2.5°-4°,拔模角度更小,从而降低机加工余量,减少浇注液使用量,降低成本,铸件的质量高;通过在内模上直接设置浇道,相较于将浇道设置于外部的传统方式,可减小浇注液的行程,浇注液温度损失小,进一步提高铸件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