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干化污泥制备陶瓷工艺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547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67088.5

    申请日:2022-04-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干化污泥制备陶瓷工艺品的方法。本发明将干化污泥依次进行热处理、粉碎,然后与粘土、水混合,得到泥条;将泥条依次进行练泥、压制、风干,得到泥胚;将泥胚上釉后烧制,得到陶瓷工艺品。本发明对干化污泥进行了热处理,去除了有机质,提高了污泥在配方中的占比;而且,原材料成分简单,无需额外添加剂,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本发明通过上釉后烧制,避免了重金属的释放,得到的陶瓷工艺品达到了陶瓷行业相关标准,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且烧制温度较常规陶瓷玻璃化温度低,生产工艺更加节能。

    一种污水生物毒性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649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729523.2

    申请日:2019-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取乳酸菌、大肠杆菌、硫细菌、亚硝酸菌、亚硝酸菌、反硝化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轮虫和钟虫10种微生物作为污水处理厂的特征群落;S2、选取进水COD浓度、进水总氮浓度、进水水温、进水溶解氧含量、色度、SS、污泥龄和污泥浓度作为环境因子,根据所选取的环境因子将所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分类;S3、对步骤S2中得到的每类污水处理厂分别建立参照组;S4、当每类污水处理厂中的某个污水处理厂运行不稳定时,对其群落结构进行测定,并与每类污水处理厂的参照组标准群落结构比较,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诊断,从微生物层面分析其原因,为污水处理厂的修复提供依据。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对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能力进行评估,对出水质量进行监测。

    立体分层逐级生物净化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59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0982875.9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分层逐级生物净化池,其包括:池体,池体的池壁下端形成有污水进口、池壁上端形成有污水出口;层板,层板设置于池体内,并将池体的池腔隔分为上下布置的两个净化隔仓,且层板开设有与上下两个净化隔仓均连通的过水孔;单向阀,单向阀设置于过水孔内;及多个生物填料,多个生物填料分布于各净化隔仓内。过水孔与净化隔仓依次连通构成的净化通道,使的单位量的污水在单位处理周期内依次流经各净化隔仓,能够与每个净化隔仓内的生物填料均发生一次生物净化反应,即大大延长了污水与生物填料的接触反应时间,实现污水在池体流经时发生多次生物净化反应,污水净化处理彻底,大大加强了净化池对污水的净化处理和效能。

    一种利用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826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17194.2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污泥制备活性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干污泥加入活化剂中,混匀后自然浸泡活化;其中,活化剂为3.0mol/L的ZnCl2溶液,干污泥和活化剂的质量比为1:5;S2、活化完成后,离心脱水;S3、将离心脱水后的干污泥放入管式马弗炉中,在通入保护气体氮气的条件下分别炭化60min,得到半成品活性炭;炭化温度为600℃;S4、将半成品活性炭先用盐酸清洗,再用蒸馏水清洗至洗液呈中性,离心脱水,再放入到103℃-105℃下的烘箱中烘干12h,得到最终的污泥活性炭成品。本发明可以制备得到产品孔结构清晰,强度高,性能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废水处理对活性炭的强度和性能的要求的污泥活性炭。

    立体分层逐级生物净化池

    公开(公告)号:CN211111290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740665.0

    申请日:2019-10-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分层逐级生物净化池,其包括:池体,池体的池壁下端形成有污水进口、池壁上端形成有污水出口;层板,层板设置于池体内,并将池体的池腔隔分为上下布置的两个净化隔仓,且层板开设有与上下两个净化隔仓均连通的过水孔;单向阀,单向阀设置于过水孔内;及多个生物填料,多个生物填料分布于各净化隔仓内。过水孔与净化隔仓依次连通构成的净化通道,使的单位量的污水在单位处理周期内依次流经各净化隔仓,能够与每个净化隔仓内的生物填料均发生一次生物净化反应,即大大延长了污水与生物填料的接触反应时间,实现污水在池体流经时发生多次生物净化反应,污水净化处理彻底,大大加强了净化池对污水的净化处理和效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除磷加药智能控制系统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56945U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20926345.0

    申请日:2020-05-27

    Inventor: 黄俊熙 岑玉铭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磷加药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智能控制终端、除磷设施、变频加药装置,除磷设施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水口、A2/O生化池、分配井、出水口,变频加药装置与分配井连通,并在投药出口处设加药流量计,进水口处设进口总磷在线分析仪、进口水流量计,出水口处设出水总磷分析仪、出口水流量计,A2/O生化池的出口处设有生化出口总磷分析仪。该除磷加药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充分利用了生物除磷的效果,实现先进行生物除磷,后进行化学辅助除磷的污水处理,减少加药,降低成本,达到最节约的目的,提高出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