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8857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110892464.8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重金属在线检测校正模型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模型注册模块,用于为各类重金属检测仪的校正模型提供注册服务;光谱输入模块,用于提供土壤标准样原始光谱数据、土壤检测样原始光谱数据的输入接口服务;指标选择模块,用于对校正模型的指标子服务进行选择,并通过不同的指标子服务组合衍生出不同的校正模型;数据校正模块,用于对原始光谱进行数据校正计算;校正评价模块,用于对标准样原始光谱校正后的校正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最优的模型作为该类重金属检测仪对应的校正模型;光谱输出模块,用于提供校正光谱数据输出服务。在仪器进行校正模型选择时,可调用出最优方法或模型进行光谱校正处理,提供适应性的校正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358857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892464.8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IPC: G01N2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田重金属在线检测校正模型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模型注册模块,用于为各类重金属检测仪的校正模型提供注册服务;光谱输入模块,用于提供土壤标准样原始光谱数据、土壤检测样原始光谱数据的输入接口服务;指标选择模块,用于对校正模型的指标子服务进行选择,并通过不同的指标子服务组合衍生出不同的校正模型;数据校正模块,用于对原始光谱进行数据校正计算;校正评价模块,用于对标准样原始光谱校正后的校正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最优的模型作为该类重金属检测仪对应的校正模型;光谱输出模块,用于提供校正光谱数据输出服务。在仪器进行校正模型选择时,可调用出最优方法或模型进行光谱校正处理,提供适应性的校正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4926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397865.0
申请日:2022-04-08
Applicant: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农田道路提取阈值的选取方法,所述选取方法包括:通过图像采集设备采集农田信息,得到农田信息影像;对所述农田信息影像的像素值域进行分割分段,通过逐段挖掘获取逐段农田地物分布数据;汇总所述逐段农田地物分布数据,获取农田道路分布概率和像素值范围;根据所述农田道路分布概率和像素值范围进行优化处理,选取农田道路提取的阈值。所述方法对影像进行处理后分段分割,逐段进行数据挖掘后通过全局汇总集中分析处理,得到农田道路像素值的分布范围及分布概率,并根据农田道路分布范围和分布概率优化选取提取阈值,能够提高农田道路提取的精准度,满足规模化的农田道路快速自动检测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6163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26804.7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10/143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遥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地丘陵区撂荒耕地信息的遥感提取方法,其方法包括:收集数据并进行并集以及掩膜处理,形成潜在耕地范围数据;基于波段时序变化检测算法对所述潜在耕地范围数据进行检测处理;划分不同变化阶段的耕地利用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划分耕地利用变化类型数据;基于所述耕地利用变化类型数据,提取山地丘陵区撂荒耕地信息;进行精度以及有效性验证。本发明通过并集以及掩膜处理耕地数据,基于波段时序变化检测算法提取不同变化阶段的耕地利用数据,并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划分耕地利用变化类型数据,提取撂荒耕地信息,并进行有效性验证,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准确性高,有利于对耕地撂荒现象的检测与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1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02406.4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 海南大学 , 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广州爱远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IPC: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移动实验室整合国土监测数据的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基于多个监测终端对国土整治监测数据进行数据采集,得到不同标准接口下的国土监测数据;对不同标准接口下的国土监测数据进行数据整合,整合成移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下的统一数据格式;对统一数据格式的国土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用作保障国土整治有序开展、提高国土整治成效的手段。本发明在提升了监测数据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丰富程度的同时,降低了内外业人员进行监测工作的工作量,也降低了人为处理过程中出错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80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18135.5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因果关系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集耕地资源数据;基于由耕地资源数据生成的耕地系统要素和耕地系统功能构建要素耦合‑功能协同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框架;基于由该框架生成的耕地资源多功能评价体系确定指标权重,获得指标体系;基于该框架和指标体系构建贝叶斯网络;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关系判断和敏感性分析,获得耕地系统功能间的关系和耕地系统的关键要素;基于耕地系统功能间的关系进行冷热点分区处理,获得耕地资源功能分区结果;基于该分区结果和耕地系统的关键要素进行优化情景模拟。本发明通过要素的配置来服务于耕地资源多功能的管理,从而完成维系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71875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451114.7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 广东友元国土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的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土壤样本;并且对土壤样品进行初步处理;接着利用化学试剂对土壤样品中不同的微量元素进行提取,得到土壤中各微量元素的有效数据;随后对得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建模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对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测试,得到最优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随后采用交叉验证的方法,以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对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行精度评价;最后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微量元素分级标准描述性统计研究区内各微量元素的含量分级及变异系数。本发明的分析方法可以实现对农田土壤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精准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177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70717.7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重庆市国土整治中心 ,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1C2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国土整治移动实验室外业路径规划方法,包括:获取国土整治监测项目中需要监测的所有监测点数据,包括:监测点唯一标识编号和经纬度数据;根据监测点的经纬度数据,生成路网数据;根据蚁群算法,随机分配任意监测点作为每只蚂蚁的起点,根据每条路径的信息素浓度,遍历访问完所有待访问监测点;获取每只蚂蚁的遍历路径长度;计算所有蚂蚁的平均遍历路径长度和最短遍历路径长度,输出最短遍历路径;根据最短遍历路径,更新全程最短路径;重复执行,直至达到预设迭代次数,此时全程最短路径即为国土整治移动实验室最终的外业行驶路径。该方法引入蚁群算法遍历路径规划,使移动实验室的国土整治项目定期移动巡查的路径规划更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1329790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412645.6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 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卫星驱动模型的高寒草地生物量估算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数据信息;对所述数据信息进行预处理,获得预处理结果;基于所述预处理结果进行指标提取处理,获得遥感指标和环境指标;基于XGboost算法和相关性分析利用所述遥感指标、环境指标和高寒草地生物量构建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对卫星驱动模型进行优化选择处理,获得优化选择的优化模型;基于优化选择的优化模型对高寒草地生物量进行时空动态分析处理,获得高寒草地生物量分析结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模型精度对比可以确定最优的卫星驱动模型,并绘制了AG‑AGB的时空分布图,分析了AG‑AGB的时空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29790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110412645.6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广州市华南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 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院
IPC: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20/10 , G06N20/20 , G01N33/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