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827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6156.6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A01N63/22 , A01N43/653 , A01N43/8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白粉病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白粉病的农药制剂。一种防治澳洲坚果白粉病的农药制剂,其由有效成分和辅助成分制备而成,其中,所述有效成分由解淀粉芽孢杆菌与粉唑醇或烯丙苯噻唑复配而成,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为100亿cfu/g的解淀粉芽孢杆菌SN16‑1母药。本发明解淀粉芽孢杆菌与粉唑醇或烯丙苯噻唑复配时,在一定质量比范围内对澳洲坚果白粉病表现出增效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单剂的施用量,同时还能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72237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00360.1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油梨根腐病的生物农药。一种防治油梨根腐病的生物农药,其有效成分由香菇多糖与蛇床子素、百里香酚或水合霉素二元复配而成。本发明将香菇多糖与蛇床子素、百里香酚或水合霉素以一定质量比复配时,对抑制油梨根腐病菌生长具有增效作用,与单一有效成分相比,可以提高对油梨根腐病的防治效果,降低农药的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694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02478.4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IPC: A01N47/14 , A01N43/40 , A01N43/653 , A01N37/50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油梨蒂腐病的杀菌剂组合物。一种防治油梨蒂腐病的杀菌剂组合物,所述杀菌剂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由吡啶菌酰胺与腈菌唑、代森锰锌或肟菌酯按1‑150:150‑1的质量比二元复配而成。本发明将吡啶菌酰胺与现有多种农药成分进行复配,筛选出啶菌酰胺与腈菌唑、代森锰锌或肟菌酯的复配配方,其对抑制引起油梨蒂腐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表现出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油梨蒂腐病的防治效果,进而可以降低农药药剂的施用剂量,缓解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05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84019.2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G13/00 , A01G17/00 , A01G7/06 , A01M1/10 , A01M1/14 , A01M7/00 , A01M1/02 , A01N57/16 , A01N57/14 , A01N43/90 , A01N53/08 , A01P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梨小圆胸小蠹防治的方法,属于油梨害虫防治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如下,清除受害枝干,设置诱捕器,设置粘虫板:在有小圆胸小蠹新鲜危害的植株,每株设置1块小圆胸小蠹粘虫板,树干喷药杀虫:于每年5~10月小圆胸小蠹成虫羽化扬飞期,用杀虫剂兑水进行枝干喷雾,喷雾主要针对新侵植株枝干,保证树干整体树皮喷湿,根据危害情况,每隔15d~20d喷施1次,连续喷药2~3次,树干打孔注药:在有小圆胸小蠹新鲜危害的植株,于小圆胸小蠹入侵后及子代幼虫活动期,用药剂在树干钻孔注药,每隔20~25d注药1次,连注2~3次。采用物理防治结合化学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小蠹类虫口的数量,从而降低小蠹类害虫对油梨果树的危害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7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611000.5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组培获取具有转基因油梨复合植株的诱导方法,属于油梨生物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诱导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石英砂萌发油梨种子得到油梨幼苗,采用真空渗透法侵染来自于所述油梨幼苗的无根苗,将浸染结束的所述无根苗插入灭菌的椰糠基质中培养,得到所述油梨复合植株。本发明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油梨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无需进行组织培养,采用无根苗作为材料,提高了转化效率,同时也减少了对实验设备、耗材和人力的消耗,解决了油梨遗传转化体系尚未建立的问题,达到快速、高效、简易、低耗获取转基因材料的技术效果,为油梨遗传转化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696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94125.2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澳洲坚果落叶覆盖修复土壤的方法,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操作: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并添加珍珠岩粉末、方解石粉末进行二次处理,再用改良微生物菌剂制备澳洲坚果落叶堆肥,堆肥与二次处理土壤混合,与预处理土壤交替铺施,最底层为落叶堆肥土壤混合物,再铺施预处理土壤,依次交替铺施4层至地表,最上层用澳洲坚果堆肥覆盖。本发明利用珍珠岩粉末、方解石粉末增加土壤粘性使其具有粘性和保水性,维持土壤弱酸性,改良微生物菌剂在弱酸性条件下能提高澳洲坚果落叶中木质纤维素的分解效率和堆肥效率,结合混合交替铺施的方法协同修复土壤使其成为适宜种植澳洲坚果的具有弱酸性和保水性的土壤,达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637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94137.5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C05G3/00 , C05G3/40 , C05G3/80 , C05G5/12 , C05B7/00 , C01B32/05 , C01B32/324 , C01B32/342 , C01B32/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澳洲坚果枝叶炭基质肥制作和应用,涉及生物炭基质肥料技术领域,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澳洲坚果枝叶炭基质10‑20份、螯合剂2‑5份、氮肥5‑15份、磷肥5‑15份、钾肥5‑15份、赤玉土15‑30份。本发明的澳洲坚果枝叶炭基质的制备方法为:配置硝酸锌溶液与活化剂混合均匀,倒入反应釜中,通入二氧化碳进行反应,所得浆液与澳洲坚果枝叶炭放入烧炉中,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1000‑1200℃反应1‑3h。本发明的方法让澳洲枝叶炭总空容可达到0.030cm3/g,比表面积可达到13m2/g以上,调节特定的反应条件、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纳米级氧化锌并使之附着于密集的炭微孔结构中,吸附土壤中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更有效地防止肥料和营养元素的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18370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13117.0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Inventor: 周春衡 , 郑树芳 , 韦媛荣 , 谭秋锦 , 王文林 , 陈海生 , 张雯龙 , 黄锡云 , 覃振师 , 许鹏 , 杨小州 , 何铣扬 , 汤秀华 , 宋海云 , 张涛 , 贺鹏 , 韦哲君 , 潘贞珍 , 环秀菊 , 潘浩男 , 陈茜 , 杨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平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澳洲坚果果壳的菌类培养基及其在栽培平菇中的应用。一种含澳洲坚果果壳的菌类培养基,按照质量百分比由如下原料组成:澳洲坚果果皮20‑50%、木屑20‑40%、甘蔗渣15‑45%、麦麸12%、石膏1%和石灰2%。本发明的澳洲坚果果皮作为栽培基质减缓了平菇菌丝生长速度,但提高了平菇产量和蛋白质等内含物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20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59880.0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覃振师 , 谭秋锦 , 汤秀华 , 韦媛荣 , 韦哲君 , 郑树芳 , 王文林 , 陈海生 , 贺鹏 , 何铣扬 , 许鹏 , 黄锡云 , 周春衡 , 潘贞珍 , 环秀菊 , 潘浩男 , 谭德锦 , 张涛 , 宋海云 , 杨小州 , 陈茜 , 钟剑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橄榄郁闭树矮化丰产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U”型去帽开光;(2)选留侧枝;(3)“骑马枝”的选留;(4)矮化药剂处理;(5)去除侧枝。本发明方法高于现有技术获得的乌榄平均单株产量,增产5.3‑10.1kg;本发明方法需挂果时间比传统方法需挂果时间缩短2年,突出早结、早成林,可见本发明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显著进步,可大力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4473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54662.2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N63/38 , A01N47/12 , A01N43/90 , A01N43/653 , A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油梨炭疽病的生物农药。一种防治油梨炭疽病的生物农药,其有效成分由哈茨木霉菌与多抗霉素、小檗碱或苯醚甲环唑复配而成,所述哈茨木霉菌为200亿cfu/g的哈茨木霉菌DS‑10母药。本发明哈茨木霉菌与多抗霉素、小檗碱或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油梨炭疽病菌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油梨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