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31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020636.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层叠式耦合机构的多路无线传能系统及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电场式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受限于无人机尺寸导致极板尺寸小充电功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耦合机构和第二耦合机构;所述第一耦合机构设置在无人机底部与无人机机巢底部之间,所述第二耦合机构设置在无人机顶部与无人机机巢顶部之间。本申请通过设置层叠式的第一和第二耦合机构,不仅减小了单个耦合机构的体积以及各极板间的交叉耦合,还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充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5381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21502.2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电池与电机的智能管理方法,涉及智能系统工程领域,包括,实时收集并预处理飞行数据,分析数据以预测电池与电机的健康状态,根据健康状态决定是否启动能量回收,能量回收产生的电能存储到电池,增加飞行续航,运用量子算法优化电池组使用,保证高能效,飞行后生成分析报告,辅助后续维护决策。通过量子计算,实现了电池与电机健康状态的精准监控,有效预防了飞行故障,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量子算法优化电池管理策略,延长了电池寿命,增强了能源管理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87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03675.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机库杆塔安装结构及快速部署方法,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以解决杆塔上无人机充电机库安装与维修困难的问题,该结构包括用于放置充电机库的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贴合杆塔安装,沿杆塔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轨道,在安装支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滑座,一条轨道上至少滑动安装有一个滑座,在轨道顶端上方安装有滑轮,将拉索绕过滑轮连接在安装支架上。通过轨道滑轮装置安装在杆塔上,安装时可以通过轨道滑轮装置将充电机库拉上杆塔顶部,检测维修时可以将充电机库降下,降低充电机库的安装与维修难度,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25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311819842.5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广西电网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莫宇鸿 , 彭宇翔 , 李林 , 高立克 , 王佳琳 , 陈绍南 , 刘鹏 , 吴剑豪 , 吴晓锐 , 卓浩泽 , 肖静 , 谢国汕 , 龚文兰 , 吴宁 , 冯河清 , 黄杰坤 , 陈千懿 , 鹿可可 , 李宇程 , 李一铭 , 国家栋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归位机构,涉及辅助无人机停靠正位部件的技术领域,包括移动部件、固定限位单元、驱动部件和导向部件;移动部件用于移动并推正无人机,并辅助限制无人机处于停靠平台的指定位置;固定限位单元用于限制无人机相对停靠平台的移动位置,且限制无人机停在停靠平台的指定位置;移动部件和固定限位单元之间形成无人机归位限制区域,在移动部件朝固定限位单元所在方位移动过程中,归位限制区域逐渐变小;驱动部件用于驱动移动部件前后移动;导向部件具有能够与固定限位单元贴合且与之相对移动的导向面,本发明不仅可以将无人机归中,促使无人机配合充电,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大幅度减轻了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1731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27681.0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散热功能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此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停机平台单元,其包括壳体组件和设置于壳体组件中的管道组件;壳体组件,其包括平台底壳和设置于平台底壳顶表面的安装架;管道组件,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平台底壳上,其包括中部支撑件、均匀分布的若干个导风筒,以及连接于中间支撑件和导风筒之间的管道组件;本发明中,通过将无人机和用于此无人机的停机平台配合改进,使得无人机在停放时,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并且配合在停机平台中设置的管道组件,可以实现无人机停放时的散热、平稳起飞,以及稳定锁定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无人机的充电效率和使用寿命,并保障无人机的停放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68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96413.7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调压和移相控制的宽耦合无人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通过设置输入电压切换电路、PWM控制电路、原边控制器,输入电压切换电路在原边控制器的控制下对输入至高频逆变器的直流电压进行增大或减小,PWM控制电路控制高频逆变器的移相角控制无人机电池的电压在当前输入电压切换电路的输出电压下稳定在预设电压ULS,在系统发生偏移时,通过检测无人机电池的电压,若在PWM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无人机电池的电压始终无法达到预设电压ULS,则控制输入电压切换电路向电压更高的预设梯度电压切换,从而使得该系统在一定偏移程度下,仍能稳定地进行功率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8367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96411.8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MC‑WPT)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成线圈的MC‑WPT系统宽范围零电压开关实现方法,首先利用闭环移相控制实现恒定功率输出,其次针对移相控制在宽范围调制中ZVS难以实现的问题,利用集成线圈提供可变的补偿电感值,从而动态调整系统阻抗,使输入阻抗始终保持弱感性,既实现宽范围ZVS运行,又减小无功电流,使系统效率得到提升。并且,LCC‑S补偿拓扑中补偿电感被集成在发射线圈中,既使耦合机构体积更为紧凑,又为系统带来等效的可变电感,拓宽了软开关范围,有利于提升效率和降低电磁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气隙及负载变化时,系统均能实现恒压输出,且逆变器均工作在ZVS状态,系统损耗较小,与理论分析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19093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26957.3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50/05 , H02J50/70 , H02M7/5387 , H02M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边LC和双边LCLC混合补偿网络的ECPT系统,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包括电能发射端和电能接收端,其两套相互之间交叉耦合电容可以忽略不计的耦合机构分别使用双边LC和双边LCLC拓扑进行补偿,再将两者进行串联输入串联输出组合与逆变和负载连接。双边LC和双边LCLC补偿拓扑均采用恒流模式配谐,本发明系统能够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恒流输出特性,且由于使用的两种补偿拓扑输出特性与耦合互容CM呈互补关系,因此本发明系统能够基本实现耦合互容CM变化下的恒功率输出,表现为良好的抗耦合机构偏移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86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8975.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B60L53/126 , B64U80/25 , B64U80/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近场识别交互及多线圈兼容的无人机充电系统与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无线充电系统无法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的问题。方法步骤为:S1上位机发送使能信号至发射端控制板,判断发射端控制板此时能否接受该使能信号,若否则继续等待,若是则转至S2;S2系统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进行身份识别,若不能识别则转至S1,若能识别则转至S3;S3原边恒定移相值开始工作,并检测输出电压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转至S1,若否则转至S4;S4发射端与接收端开始建立通讯,若通讯成功则开始充电,若通讯不成功则转至S1。本申请通过近场身份识别技术,让该无线充电系统能兼容多种类型的接收线圈,提高了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兼容性以及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22057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05271.6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双耦合机构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无人机无线充电过程中适应度和充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包括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库内支撑台上以及无人机机库顶部内壁上的两组发射线圈,所述接收端包括分别安装在无人机底部和顶部的两组接收线圈,无线充电时,两组接收线圈分别与两组发射线圈耦合。本申请通过设置两组耦合机构,使其支持单方面的底部充电或者顶部充电,也支持顶部底部同时充电,大大提高了无人机无线充电的适应度和充电效率,使其能够满足多种型号无人机的使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