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井下通风风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155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69442.9

    申请日:2024-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矿用风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井下通风风门,包括风门框架以及转动连接在风门框架中的两个反向对开门扇,两个反向对开门扇通过同步联动装置连接,风门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开门装置和闭门装置,开门装置和闭门装置均与同步联动装置连接,同步联动装置位于风门框架的顶部;开门装置包括竖向布置的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设置有锁头机构,锁头机构滑动连接在导滑套中,导滑套中设置有与锁头机构限位配合的止动座,锁头机构通过开门钢丝绳与同步联动装置连接。本发明具备开门自锁结构,结构可靠且稳定,避免风门的非正常关闭,能有效保证井下人员和设备通过风门的安全。

    一种煤矿地下空间地热利用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36192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00234.0

    申请日:2024-08-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地下空间地热利用系统,涉及煤矿地热技术领域。包括:地质监测模块、可视化模块、抽水模块、热交换模块和优化模块;地质监测模块与可视化模块连接,抽水模块、热交换模块均与可视化模块和优化模块连接;地质监测模块用于监测当前矿井的地质数据;可视化模块用于根据地质数据生成可视化矿井图;抽水模块用于根据可视化矿井图将矿井下的富热涌水提升、回灌及发电,热交换模块用于根据可视化矿井图对矿井下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优化模块用于对抽水模块、热交换模块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抽水模块、热交换模块进行优化。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矿低下空间地热资源利用率不足的问题。

    一种移动式煤矿井下降温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78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50086.6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煤矿井下降温装置,包括第一车架、缓冲机构和第一箱体,缓冲机构设置在第一车架的最前端,第一箱体设置在第一车架上,第一箱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喷雾机构,第二喷雾机构包括喷雾炮筒和支撑架,喷雾炮筒通过支撑架固定设置在第一箱体上;缓冲机构包括固定板、中心块、U型板和长螺柱,U型板固定设置在中心块的两侧,U型板的第一边板通过长螺柱与固定板连接,长螺柱上设置有与U型板的第一边板配合的弹簧,中心块内设置有与矿车配合的电磁铁。本发明移动式煤矿井下降温装置,设计巧妙,功能实用,有效解决了现有的降温设备仅仅依靠降温装置车体本身的蓄电池行走,续航时间受限,喷雾短,降温效果差的问题。

    一种矿用泡沫降尘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5907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50084.7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泡沫降尘装置,包括安装在墙壁上的壁板,壁板上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泡沫产生器,泡沫产生器通过安装在壁板上的驱动组件控制横移,泡沫产生器上连接有分配器,分配器上连接有若干个泡沫盒,泡沫盒上连接有喷头,喷头的出口一端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出孔,喷出孔的外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开闭门和第二开闭门,开闭门和第二开闭门通过安装在泡沫盒上的启闭组件控制。本发明能够通过驱动组件控制移动,扩大喷洒范围,还利用风扇能够将泡沫吹得更高,延缓下落的时间,提高降尘效果,且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喷出泡沫的多少,更加合理化。

    一种应用于长距离巷道掘进的通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3396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51870.9

    申请日:2024-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长距离巷道掘进的通风系统,包括均匀间隔地设置在巷道内的多个布气架、设置在所述布气架上的送风管、设置在所述巷道底部的回风管;其中在所述布气架上设置有分气槽,在所述送风管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分气槽的送风孔。本发明中通过所述V形板与所述预留槽之间配合形成两个分气槽;从而将所述送风管输送来的空气通过两个分气槽均匀地送入至所述巷道内;从而便于所述送风管内输送来的空气快速分散,避免形成局部涡流;另外,本申请中在所述送风管和回风管内分别安装用于检测空气通过流量的传感器,从而便于快速地对管道局部进行检测和调节,进一步地保证管道通风工作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