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毛细管柱横向电色谱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91318B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005331.4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尺度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毛细管柱横向电色谱分离装置,分离方法包括将样品引入分离装置的分离柱内,该分离柱由一个作为外电极的毛细管、一根作为内电极的沿轴向贯穿毛细管的导电材料共同组成,内电极与外电极同轴,并分别连接电源两端;分离柱横向上施加电场,利用电泳作用使待分离物质发生横向迁移,增加待分离物质与柱表面的接触几率,依据待分离物质与柱表面相互作用力大小的差异实现分离;通过电场方向的切换完成待分离物质与柱表面的吸附解析过程,进而提高待分离物质间的分辨率。本发明有效的将电泳技术和色谱技术融于一体,实现不同物质的有效分离,分离方法的操作及专用装置的制作均较简单,且可以实现在线检测。

    不同性质的碳纤维预处理柱在线预分离方法及预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5999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722904.5

    申请日:2014-12-04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性质的碳纤维预处理柱在线预分离方法,通过将不同材质的碳纤维做成预处理柱,使用不同极性的洗脱溶剂依次在预处理柱内洗脱样品组分,来用于复杂样品的预分离,在短时间内实现了样品前处理过程的在线化、前处理装置的微型化,并且有利于对复杂样品进行全分析。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不同性质的碳纤维预处理柱在线预分离方法中使用的专用预分离装置。

    气流式顶空液相微萃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32876A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910067400.3

    申请日:2009-08-07

    Applicant: 延边大学

    Inventor: 李东浩 杨翠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式顶空液相微萃取方法,该气流式顶空液相微萃取体系是开放的体系,利用惰性气体进入管将惰性气体引入到样品基质表面,使惰性气体与气相中目标物混合,并带动目标物不断的向萃取溶剂运动,在经过萃取溶剂时,目标物被萃取溶剂吸附,惰性气体流出萃取体系,该过程被不断重复,直到萃取结束。通过惰性气体的引入,既提高了目标物从样品基质中蒸发的速率,又增加了目标物向萃取溶剂的传质速度,最终增加了目标物的富集率;本发明是开放的萃取体系,因气相体积不受限制有利于富集低蒸气压目标物;通过延长富集时间的方法,达到增大富集体系中气相体积,进而提高目标物的富集率。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对低蒸气压目标物的富集检测。

    微尺度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毛细管柱横向电色谱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91318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410005331.4

    申请日:2014-01-07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尺度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毛细管柱横向电色谱分离装置,分离方法包括将样品引入分离装置的分离柱内,该分离柱由一个作为外电极的毛细管、一根作为内电极的沿轴向贯穿毛细管的导电材料共同组成,内电极与外电极同轴,并分别连接电源两端;分离柱横向上施加电场,利用电泳作用使待分离物质发生横向迁移,增加待分离物质与柱表面的接触几率,依据待分离物质与柱表面相互作用力大小的差异实现分离;通过电场方向的切换完成待分离物质与柱表面的吸附解析过程,进而提高待分离物质间的分辨率。本发明有效的将电泳技术和色谱技术融于一体,实现不同物质的有效分离,分离方法的操作及专用装置的制作均较简单,且可以实现在线检测。

    气流式动态液相微萃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3584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10170882.8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式动态液相微萃取方法,其萃取体系为含有惰性气体的半封闭体系,待测物质在高温加热下变成气态并实现复杂样品中非挥发性物质和挥发性、半挥发性物质的完全快速分离,气态的待测物质在惰性气体的流动下通过转接管被送到微量注射针里的萃取相中,利用惰性气体的流动和微量注射针里的萃取溶剂实现半封闭体系,最终实现完全快速富集。在萃取过程中,利用微量的萃取溶剂,通过形成有机微液膜的方式,增加目标物与萃取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本方法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实现了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成分与非挥发性成分的同时快速分离和完全富集,并且利用该方法萃取之后可直接进行仪器分析。

    气流式动态液相微萃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3584A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1010170882.8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流式动态液相微萃取方法,其萃取体系为含有惰性气体的半封闭体系,待测物质在高温加热下变成气态并实现复杂样品中非挥发性物质和挥发性、半挥发性物质的完全快速分离,气态的待测物质在惰性气体的流动下通过转接管被送到微量注射针里的萃取相中,利用惰性气体的流动和微量注射针里的萃取溶剂实现半封闭体系,最终实现完全快速富集。在萃取过程中,利用微量的萃取溶剂,通过形成有机微液膜的方式,增加目标物与萃取溶剂之间的接触面积。本方法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实现了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成分与非挥发性成分的同时快速分离和完全富集,并且利用该方法萃取之后可直接进行仪器分析。

    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与GC-MS联用检测北细辛药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2476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2409.2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与GC-MS联用检测北细辛药材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北细辛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色谱条件;(3)建立北细辛药材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谱;(4)指纹图谱质量控制;将所测得的供试品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并输入计算机辅助相似性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计算,得出相关系数,便可作出检测结论。本方法具有以下特点:①可以从整体上、宏观上表征北细辛药材的质量;②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和重现性;可操作性强;③可用于鉴别北细辛药材的真伪。

    气流式微注射器液相微萃取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662565U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20165509.9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气流式微注射器液相微萃取新装置包括冷凝器、色谱进样针针筒、色谱进样针针头、加热器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固定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上插设有色谱进样针针筒和螺丝连接于色谱进样针针筒底部的色谱进样针针头,所述色谱进样针针筒上插设有不锈钢丝,冷凝器下侧设有保温套,保温套内安装有设有样品槽的加热器,样品槽内放置有样品池,样品槽上盖有密封用聚四氟乙烯盖,所述色谱进样针针头的螺丝连接于色谱进样针针筒的一端置于冷凝器内,另一端插设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盖上,所述保温套和加热器的侧面贯穿有惰性气体通道,并贯穿至样品槽内的样品池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时间短、操作简单、可定量分析等优点。

    气流或环流式固/液相微萃取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39559Y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20072292.X

    申请日:2008-08-15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提取、分离、浓缩为一体的气流或环流式固/液相微萃取新装置,由冷凝器、加热器和样品瓶三部分组成,冷凝器和样品瓶通过气体出口通管连接,样品瓶放入加热器内,将样品放入样品网的两网之间,样品网放入样品瓶中。对于气流式装置而言,样品瓶插入惰性气体进口通管,使其通过样品网的底部插到样品瓶的底部;对于环流式装置而言,将样品网放入样品瓶的同时放入搅拌子。本实用新型不仅对于稳定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成分得到很好的富集,并且对于易水解易氧化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成分能够得到很好的富集,为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可行性,有利于样品中的原有成分分析,显著提高对目标物的富集率并缩短富集时间。

    一种用于微富集仪中的半导体冷凝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363959Y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920093186.4

    申请日:2009-03-13

    Applicant: 延边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微富集仪中的半导体冷凝装置,由半导体制冷片、散热片、传热片、温度传感器及其控制器、开关电源组成,所述的散热片固定在一个固定架上,散热片上设有承接色谱进样针的固定片,所述的制冷片与散热片相接触的一侧间涂有传热硅脂,制冷片另一侧与传热片相邻,数字温度传感器一端与制冷片相邻,另一端与隔热体相邻,半导体制冷片的周围涂有硅胶,并且硅胶与散热片和隔热材料相接触,所述的传热片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片与隔热体之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微富集装置,冷凝速度快、效率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可实现在线冷凝。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