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342550.1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支护体系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装置及方法,用于台阶法隧道开挖支护结构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该设备包括监测结构与安装辅助设备,监测结构由细条状硬板、监测光纤、尾纤接头、光收发模块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安装辅助设备由预制管盖、TPU内衬软管和充气装置组成。该方法是在锁脚锚管内安装监测结构,在每根锁脚锚管沿内侧管顶、管底和内壁两侧共布设四条监测带,横剖面中监测点将锁脚锚管四等分;通过安装辅助设备将监测光纤安装至布设点位;将光信号传递至光收发模块;信号处理系统对光收发模块中的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锁脚锚管的应力应变状态。本发明可高效完成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且便于施工、可靠性强,既保证了锚管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又提升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56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0342550.1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支护体系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装置及方法,用于台阶法隧道开挖支护结构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该设备包括监测结构与安装辅助设备,监测结构由细条状硬板、监测光纤、尾纤接头、光收发模块和信号处理系统组成,安装辅助设备由预制管盖、TPU内衬软管和充气装置组成。该方法是在锁脚锚管内安装监测结构,在每根锁脚锚管沿内侧管顶、管底和内壁两侧共布设四条监测带,横剖面中监测点将锁脚锚管四等分;通过安装辅助设备将监测光纤安装至布设点位;将光信号传递至光收发模块;信号处理系统对光收发模块中的信息进行处理以获取锁脚锚管的应力应变状态。本发明可高效完成锁脚锚管的内力测量,且便于施工、可靠性强,既保证了锚管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又提升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29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110342549.9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解长渊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为城市主干路软弱围岩浅埋大跨度小净距隧道变形控制提供了支护方法。包括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体系、分区域爆破控制、变截面钢拱架支护、钢拱架‑锁脚锚管锚固体系和中夹岩径向注浆加固等步骤,本发明在隧道上台阶采用大截面型钢施作钢拱架、并在两侧拱脚处分别打设两排大直径锁脚锚管,在中台阶采用小截面型钢施作钢拱架、并在两侧拱脚打设小直径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与钢拱架之间通过钢片焊接牢固,形成钢拱架‑锁脚锚管锚固支护体系,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和地面沉降。本发明施工工序简单,能够严格控制地面变形,有效减小浅埋小净距隧道开挖对软弱围岩的扰动,工程成本较低,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解决了城市主干路浅埋大跨度小净距隧道沉降控制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62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342549.9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解长渊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为城市主干路软弱围岩浅埋大跨度小净距隧道变形控制提供了支护方法。包括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体系、分区域爆破控制、变截面钢拱架支护、钢拱架‑锁脚锚管锚固体系和中夹岩径向注浆加固等步骤,本发明在隧道上台阶采用大截面型钢施作钢拱架、并在两侧拱脚处分别打设两排大直径锁脚锚管,在中台阶采用小截面型钢施作钢拱架、并在两侧拱脚打设小直径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与钢拱架之间通过钢片焊接牢固,形成钢拱架‑锁脚锚管锚固支护体系,能够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和地面沉降。本发明施工工序简单,能够严格控制地面变形,有效减小浅埋小净距隧道开挖对软弱围岩的扰动,工程成本较低,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解决了城市主干路浅埋大跨度小净距隧道沉降控制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9241942U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20579162.X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锁脚锚杆与格栅拱架连接装置,包括钢管连接件、钢板连接件以及格栅夹具。其中,所述钢管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格栅拱架之间,钢管连接件的中部通过旋转卡扣固定锁脚锚杆。所述格栅夹具固定在格栅拱架上,所述钢管连接件通过所述的钢板连接件与格栅夹具固定连接,从而使得两个格栅拱架之间通过钢管连接件固定。该连接装置所有构件均可以通过场外制订统一标准预制完成。单个预制构件空间占用率小,便于运输,在狭小的作业空间内连接作业便利,紧固效果相对传统焊接方式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80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17416.5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气硐室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硐室密封层的接头结构、密封层及储气硐室,接头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板及安装在两个连接板上的紧固件,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密封层密封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对接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所述紧固件穿过两个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一密封件将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夹紧在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可在硐室密封层的接缝处设置本申请的密封接头结构,通过在连接板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可以和第一密封件共同填充两块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并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夹紧在连接板之间可实现密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93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951665.0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结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硐室衬砌的自适应变形密封结构及一种储气硐室。一种硐室衬砌的自适应变形密封结构,包含:至少两个管片衬砌,管片衬砌沿硐室的衬砌设计位置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管片衬砌之间有构造缝;连接件,连接件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的两个管片衬砌的内壁,连接件设置有腔体,腔体开口朝向构造缝,相邻的两个管片衬砌相互远离能够挤压腔体使得腔体的容积减小;填充件,填充件用于填充构造缝和腔体。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现多将硐室衬砌分块,在相邻的两块管片衬砌之间设置柔性密封材料,但是柔性密封材料易被挤出或撕裂,容易使得相邻的两个管片衬砌之间渗漏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44395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1981.3
申请日:2022-01-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洞口半明半暗段的斜角套拱结构及施工方法。山区隧道进口轴线与山体地形线斜交时,洞口段存在偏压,进洞困难。本结构位于隧道洞口的半明半暗段,包括斜角套拱和等截面套拱;斜角套拱位于半明半暗段内与明挖段衔接的部分;斜角套拱的内侧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逐渐内缩,环向长度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逐渐递减;等截面套拱位于半明半暗段内与暗挖段衔接的部分;等截面套拱的环向长度与所述斜角套拱后端的环向长度相同,所述等截面套拱环向长度沿隧道纵向方向自前向后均相同。本发明通过沿山体斜角度、分段施作的套拱结构,降低了对周边山体的开挖破坏,能有效地解决严重偏压地形下隧道进洞的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12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51671.6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缩空气储能的隧道式储气硐室及施工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直线形的第一储气直道和第二储气直道作为存储压缩空气的主硐室,并采用第一横通道和第二横通道分别横向连接两侧的第一储气直道和第二储气直道使形成环形通道,使在硐室内能够形成环流以降低局部极端高温,相比直接采用环形通道用于绕流,施工更方便;本方案通过利用充气方向与第一储气直道轴线方向一致设置的气体进出管道向第一储气直道充气,这样能够在充气时利用具有高气压高流速的充气气流带动从回流通道回流的气流沿充气方向继续流动,从而形成气流自循环,减缓甚至避免局部极端高温的形成,提高储气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07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717415.0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气硐室衬砌的自适应变形结构、衬砌结构及储气硐室,自适应变形结构,包括若干连接板及变形件,若干所述连接板相对且并列设置,所述变形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连接板能够在受力时相互远离使所述变形件被拉伸变形,卸力后所述变形件能够恢复原状。可将变形结构设置在储气硐室混凝土衬砌的分段位置,利用变形件在受拉时可拉伸变形的原理,可使变形结构发生适应性形变,当混凝土衬砌受到硐室内压作用时,可使发生变形的位置集中在自适应变形结构中,避免混凝土衬砌在压力下受拉损伤并出现裂缝,也避免了密封层被剪坏或沿裂缝挤出导致损坏,进而可保证硐室结构的稳定性及密封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