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低碳高合金马氏体不锈钢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1281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1282893.4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低碳高合金马氏体不锈钢综合力学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属于不锈钢热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低碳高合金不锈钢材料,经热加工成形后进行退火处理,将得到材料进行奥氏体化处理,降温至Mf点以下并控冷一段时间,使残余奥氏体尽可能的转变成马氏体,然后进行第一次回火处理,使马氏体转变形成回火马氏体,将材料降温至Mf点以下并控冷一段时间,进行第二次冷处理,缓慢升温至室温,进行第二次回火。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保证了材料优良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1900MPa、屈服强度≥1400MPa、延伸率≥15%、断面收缩率≥55%、冲击功AKu≥70J、洛氏硬度HRC≥53,确保材料高强度高硬度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韧塑性。

    一种20CrNiMo钢深层渗碳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705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43526.1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20CrNiMo钢深层渗碳方法,包括S1、对20CrNiMo棒材进行机加工和清洗,去除表面氧化层和油污;S2、将清洗后的样品低温烘干后送入炉膛并抽真空,然后随炉升温至渗碳温度并保温;S3、采用渐进脉冲式渗碳方法对试样进行渗碳操作,且后一个脉冲工艺时间≥前一个脉冲工艺时间,扩渗比不低于20:1,循环周次55~65;S4、将渗碳后的试样进行真空高温淬火,然后进行油淬处理,对油淬后的试样进行超声清洗,随后进行真空回火,然后在炉内充氩气并冷却至室温出炉。本发明通过渐进式的真空低压脉冲渗碳+真空淬、回火工艺,并严格控制渗碳温度、渗碳介质、渗碳时间、渗碳压力、扩渗比及渗碳后的淬火工艺,可提高材料表面硬度的同时控制渗碳层深度及心部强韧性。

    一种含氮叶片钢的电渣重熔增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06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02276.1

    申请日:2024-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叶片钢的电渣重熔增氮方法,包括:冶炼含氮叶片钢并控制钢液中的氮含量;将钢液浇铸为电极棒并进行表面磨光处理机械加工,焊接假电极;将加工后的电极棒装入电渣炉,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氛并向电渣炉中加入高碱度电渣渣系进行电渣重熔处理,其中渣系成分为:按质量百分比计,CaF2:36‑47%、Al2O3:20‑30%、CaO:24‑36%、MgO:1‑4%;在电渣重熔处理结束后,电渣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出钢。本发明在电渣重熔过程中采用高碱度电渣渣系+氮气保护气氛的方法,实现了含氮叶片钢电渣锭进一步增氮;本发明减少了前端电极棒冶炼过程中添加的含氮合金总量,减少随含氮合金带入的非金属夹杂物。

    一种高横纵冲击比叶片钢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035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194270.X

    申请日:2023-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横纵冲击比叶片钢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电渣锭加热保温;对加热后的钢锭进行快锻开坯,快锻开坯采用两镦两拔;将快锻后的钢锭精锻成型;将精锻后的锻件进行退火热处理;其中,叶片钢包括以下组分:C:0.08~0.17%,Si≤0.3%,Mn:0.50~0.90%,Cr:11.0~12.75%,Ni:2.0~3.0%,Mo:1.50~2.00%,V:0.25~0.40%,N:0.01~0.05%,Al≤0.04%,余量为Fe及杂质元素。该方法通过化学成分、热变形以及热处理工艺控制,使得叶片钢的横纵向冲击比值达92%以上,完全满足用户要求的不低于90%的指标,且该方法生产成本低。

    一种耐蚀合金油管接头加工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9235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67441.1

    申请日:2022-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蚀合金油管接头加工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加工接箍的内螺纹和内密封面,所述内密封面设置于内螺纹端部;加工油管管体的外螺纹和外密封面,所述外密封面设置于外螺纹端部;所述接箍的内螺纹与所述油管管体的外螺纹配合;所述接箍的内密封面与所述油管管体的外密封面配合。本发明有效地克服了耐蚀石油油管接头加工时的刀具损耗大、接头合格率低等缺点,满足了石油天然气油管管接头的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预熔渣中Al含量的检测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0697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11031.6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冶金原料成分检测分析领域,为了提高预熔渣中金属Al的检测准确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熔渣中Al含量的检测方法,步骤1、对预熔渣进行预处理以获取干燥的预熔渣粉末;步骤2、排尽气体采集分析装置中的空气,所述气体采集分析装置用于采集H2并根据H2定标曲线获取H2的含量;步骤3、将M克预熔渣粉末与N毫升的浓硫酸混合,并采用气体采集分析装置获取反应产生的H2含量,N毫升浓硫酸将使M克预熔渣粉末完全反应;步骤4、根据H2含量计算预熔渣中Al含量。采用上述方式可以提高预熔渣中金属Al的检测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