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法玻璃脱硫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方法、生产线

    公开(公告)号:CN11633249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02092.0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半干法脱硫副产物处理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法玻璃脱硫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方法、生产线。为了避免额外增加专门处理固体废弃物的费用,使生产成本提高。通过研究脱硫副产物原料,并检测其成分主要为硫酸钙,其他主要成分还包括氧化硫、氧化钙等,与浮法玻璃的生产原料较为接近,通过进行基础实验研究,以及性能检测发现了将脱硫副产物作为玻璃生产原料掺入其中的可能性。这一发现能够将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再次作为原料掺入其中,循环利用,减少固废的排放量,既能够控制玻璃生产的成本,又能够进一步的降低处理废弃的开支。对于固废的环保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能够控制窑压波动的蓄热室内灰渣的清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296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45504.0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控制窑压波动的蓄热室内灰渣的清理方法。在蓄热室清理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控制步骤,将疏通开关门洞时窑压波动与燃烧换向时窑压波动重叠,即进行燃烧换向过程的同时,打开对立侧设置的所述蓄热室的门洞,间隔3‑5s后关闭本侧蓄热室的门洞;所述燃烧换向过程与开关门洞的操作同步配合进行;在此期间内,不需要重新对窑压进行参数的调整控制,通过换向操作、开关门洞操作之间的互补调整窑压,最大限度的减小蓄热室疏通时打开、关闭蓄热室门洞时对窑压和工艺稳定性的影响;给疏通蓄热室的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提高了蓄热室现场清理的效率,极大的降低了中控室员工的操作强度。

    一种能够控制窑压波动的蓄热室内灰渣的清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29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110945504.0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浮法玻璃生产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控制窑压波动的蓄热室内灰渣的清理方法。在蓄热室清理的过程中,通过优化控制步骤,将疏通开关门洞时窑压波动与燃烧换向时窑压波动重叠,即进行燃烧换向过程的同时,打开对立侧设置的所述蓄热室的门洞,间隔3‑5s后关闭本侧蓄热室的门洞;所述燃烧换向过程与开关门洞的操作同步配合进行;在此期间内,不需要重新对窑压进行参数的调整控制,通过换向操作、开关门洞操作之间的互补调整窑压,最大限度的减小蓄热室疏通时打开、关闭蓄热室门洞时对窑压和工艺稳定性的影响;给疏通蓄热室的工作留出更多的时间,提高了蓄热室现场清理的效率,极大的降低了中控室员工的操作强度。

    一种玻璃窑炉燃烧优化与烟气分析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58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81987.2

    申请日:2024-1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窑炉燃烧节能与余热利用领域,其涉及一种玻璃窑炉燃烧优化与烟气分析评价方法,包括窑炉,所述窑炉包括蓄热室、小炉、支烟道和主烟道,还包括DCS系统、在线烟气分析仪、检测单元,所述DCS系统电连接在线烟气分析仪,所述在线烟气分析仪电连接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有多个,多个所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于蓄热室、支烟道和主烟道内,所述在线烟气分析仪接收所述检测单元的烟气数据,并将烟气数据以数字信号传输至DCS系统。本发明通过实时采集蓄热室上部的烟气数据,计算每个小炉的空/燃比,结合DCS系统对助燃空气量进行精准调整,优化了小炉的燃烧状态,从而提升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浪费。

    一种玻璃窑炉的温度采集与校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1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972586.1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窑炉的温度采集与校准方法,在窑炉内部设置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建立窑炉内部的空间坐标网格模型;通过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采集窑炉内的温度及热成像图像;将热成像图像与空间坐标网格模型进行配准;将热成像图像与温度进行关联,得到空间坐标网格模型中任一位置处的温度可视化数据;通过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对窑炉内部的温度进行自动校准或通过便携式红外测温仪对窑炉内部的温度进行人工校准,本发明采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进行非接触式测温,不需要在窑炉拱碹上设置热电偶孔,避免对拱碹结构强度的削弱,该测温方式不受现场和窑炉结构安全的限制,保持了拱碹的完整性,确保了窑炉在高温下的结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