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空心薄壁类零件深通槽腔的数控铣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319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0974185.0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属于航空精密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是一种环形空心薄壁类零件深通槽腔的数控铣削方法,包括将零件卧式装夹在数控机床工作台上;选择与深通槽腔转角R等半径的U钻安装于数控机床上,利用U钻将所有转角R加工到位;采用可转位铣刀对零件槽腔进行粗铣,并预留侧壁支撑余量和槽底支撑余量;利用立铣刀Ⅰ对零件槽腔进行分层加工,以铣切零件槽腔的侧壁支撑余量;立铣刀Ⅱ从零件槽腔槽底的外侧铣切槽底支撑余量,直至深通槽腔成型。本技术方案采用分层加工的方式在深通槽腔侧壁加工的过程中确保足够的余量支撑,有效克服零件内应力变化及切削力的影响,提高零件表面质量,对减轻后续钳工打磨工作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种用于多边形轮廓的啮合传动配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485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259834.0

    申请日:2021-10-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边形轮廓的啮合传动配置方法,包括:确认多边形的多边形数量N,并记为N边形;获取所述N边形的啮合曲线,并以所述N边形的啮合曲线为轮廓获取传动轮本,将所述传动轮本记为N瓣梅旋头;获取N瓣梅旋头的一个花瓣的啮合曲线计算公式;根据N边形、N瓣梅旋头和N瓣梅旋头的一个花瓣的啮合曲线获取N边形的啮合曲线计算公式;根据N边形的啮合曲线计算公式获取N瓣梅旋头轮廓,并制作N瓣梅旋头;将制作的N瓣梅旋头结合N边形的啮合曲线计算公式对N边形轮廓的啮合传动进行配置和布局。本发明可实现多边形轮廓接触下的啮合传动,解决了多边形轮廓传动难的问题。

    一种密封圈动密封性能的考核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8401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711883.7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封圈动密封性能的考核试验系统,包括床身以及设置在床身上的试验缸体、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往复运动驱动、旋转运动驱动、横向载荷加载装置、安装座、随动支撑部件;所述试验缸体包括活塞杆以及套设在活塞杆外侧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侧两端与活塞杆之间分别安装有密封圈,且筒体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与液压系统连接的动密封封闭腔体;所述筒体通过安装座设置在床身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并与旋转运动驱动连接,且另一端与随动支撑部件转动连接,所述筒体位于高低温环境试验箱内部;所述旋转运动驱动的底部设置有往复运动驱动。本发明可以满足密封圈动密封性能的考核,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多刀轨分层可调铣削刀具

    公开(公告)号:CN10588070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77946.9

    申请日:2016-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5/00 B23C221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刀轨分层可调铣削刀具,包括刀架滑移支座、刀架和刀体,刀架滑移支座中心制有配合定位孔,与机床的夹头配合装夹;刀架滑移支座沿径向设有至少两个调节槽,一个调节槽中安装固定一个刀架,刀体固定安装于刀架上。所述刀架安装各刀体的旋转半径按旋转方向呈递增或递减排列。本发明面铣刀装置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够实现一次对刀后,可实现铣面过程中对工件Z向大余量多刀轨持续分层铣削,一刀成型,提高了加工效率。并且,刀轨直径可以根据毛坯面大小通过支座滑槽进行X、Y向调整,适用范围广。同时,设置了安全槽、调整螺钉,有效避免机床高速运转过程中各刀具因材质不均、形状不一而发生刀具撞击现象。

    一种环形空心薄壁类零件深通槽腔的数控铣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31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74185.0

    申请日:2022-08-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属于航空精密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是一种环形空心薄壁类零件深通槽腔的数控铣削方法,包括将零件卧式装夹在数控机床工作台上;选择与深通槽腔转角R等半径的U钻安装于数控机床上,利用U钻将所有转角R加工到位;采用可转位铣刀对零件槽腔进行粗铣,并预留侧壁支撑余量和槽底支撑余量;利用立铣刀Ⅰ对零件槽腔进行分层加工,以铣切零件槽腔的侧壁支撑余量;立铣刀Ⅱ从零件槽腔槽底的外侧铣切槽底支撑余量,直至深通槽腔成型。本技术方案采用分层加工的方式在深通槽腔侧壁加工的过程中确保足够的余量支撑,有效克服零件内应力变化及切削力的影响,提高零件表面质量,对减轻后续钳工打磨工作量具有重要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