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81827A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180011603.6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5/45 , H01M4/134 , H01M4/50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锰铁锂LiMn1-xFexPO4(0.05≤x≤0.5)颗粒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原料的混合溶液的中和反应得到水系浆料的第一工序;将第一工序中得到的浆料进行水热处理,使所得到的化合物的LiMn1-xFexPO4(0.05≤x≤0.5)的生成率为75wt%以上、微晶尺寸为10~250nm后,清洗该化合物的第二工序;在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化合物中添加有机物,得到碳量为3~40wt%前体粉末的第三工序;将第三工序中得到的前体粉末进行烧制的第四工序。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使用磷酸锰铁锂颗粒粉末的制造方法得到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能够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且作为二次电池,充放电容量大,填充性和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2612487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080039809.5
申请日:2010-09-08
Applicant: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5 , C01B25/375 , C01B25/45 , C01P2004/61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80 , H01M10/052 , Y10T428/29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磷酸铁水合物颗粒粉末,其特征在于,其为橄榄石型磷酸铁锂颗粒粉末的前体,晶体结构为红磷铁矿结构和准红磷铁矿结构中的至少一种,Na含量为100ppm以下,磷/铁的摩尔比为0.9以上1.1以下。本发明的磷酸铁水合物颗粒粉末适合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用橄榄石型磷酸铁锂颗粒粉末的前体,微细且杂质极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781827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180011603.6
申请日:2011-03-17
Applicant: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25/45 , H01M4/134 , H01M4/505 , H01M4/5825 , H01M10/052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锰铁锂LiMn1-xFexPO4(0.05≤x≤0.5)颗粒粉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原料的混合溶液的中和反应得到水系浆料的第一工序;将第一工序中得到的浆料进行水热处理,使所得到的化合物的LiMn1-xFexPO4(0.05≤x≤0.5)的生成率为75wt%以上、微晶尺寸为10~250nm后,清洗该化合物的第二工序;在第二工序中得到的化合物中添加有机物,得到碳量为3~40wt%前体粉末的第三工序;将第三工序中得到的前体粉末进行烧制的第四工序。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使用磷酸锰铁锂颗粒粉末的制造方法得到的二次电池,该二次电池能够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且作为二次电池,充放电容量大,填充性和充放电循环特性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11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083045.5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尾野雅史 , 藤田胜弘 , 冈崎精二 , 本田知广 , 西尾尊久 , 藤本良太 , 平本敏章 , 佐藤幸太 , 伊藤亚季乃 , 冲中健二 , 藤野昌市 , 西本一志 , 上神雅之 , 森田大辅 , 梶山亮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4 , C01G51/42 , C01P2002/52 , C01P2002/60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度高、结晶均匀成长而成的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和钴酸锂颗粒粉末。上述课题通过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和钴酸锂颗粒粉末达成,该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的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3.0~25.0μm、BET比表面积值(BET)为0.1~20.0m2/g、振实密度(TD)为1.0~3.5g/cm3,且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和比表面积值(BET)满足下述关系式1。该钴酸锂颗粒粉末的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5.0~25.0μm、BET比表面积值(BET)为0.10~0.30m2/g、压缩密度(CD、2.5t/cm2)为3.65~4.00g/cm3。上述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钴酸锂颗粒粉末)的前体有用,上述钴酸锂颗粒粉末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有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45825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0980104913.5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尾野雅史 , 藤田胜弘 , 冈崎精二 , 本田知广 , 西尾尊久 , 藤本良太 , 平本敏章 , 佐藤幸太 , 伊藤亚季乃 , 冲中健二 , 藤野昌市 , 西本一志 , 上神雅之 , 森田大辅 , 梶山亮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4 , C01G51/42 , C01P2002/52 , C01P2002/60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度高、结晶均匀成长而成的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和钴酸锂颗粒粉末。上述课题通过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和钴酸锂颗粒粉末达成,该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的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3.0~25.0μm、BET比表面积值(BET)为0.1~20.0m2/g、振实密度(TD)为1.0~3.5g/cm3,且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和比表面积值(BET)满足下述关系式1。该钴酸锂颗粒粉末的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5.0~25.0μm、BET比表面积值(BET)为0.10~0.30m2/g、压缩密度(CD、2.5t/cm2)为3.65~4.00g/cm3。上述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钴酸锂颗粒粉末)的前体有用,上述钴酸锂颗粒粉末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有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11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083045.5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尾野雅史 , 藤田胜弘 , 冈崎精二 , 本田知广 , 西尾尊久 , 藤本良太 , 平本敏章 , 佐藤幸太 , 伊藤亚季乃 , 冲中健二 , 藤野昌市 , 西本一志 , 上神雅之 , 森田大辅 , 梶山亮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4 , C01G51/42 , C01P2002/52 , C01P2002/60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度高、结晶均匀成长而成的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和钴酸锂颗粒粉末。上述课题通过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和钴酸锂颗粒粉末达成,该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的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3.0~25.0μm、BET比表面积值(BET)为0.1~20.0m2/g、振实密度(TD)为1.0~3.5g/cm3,且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和比表面积值(BET)满足下述关系式1。该钴酸锂颗粒粉末的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5.0~25.0μm、BET比表面积值(BET)为0.10~0.30m2/g、压缩密度(CD、2.5t/cm2)为3.65~4.00g/cm3。上述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钴酸锂颗粒粉末)的前体有用,上述钴酸锂颗粒粉末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有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4582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0980104913.5
申请日:2009-03-26
Applicant: 户田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尾野雅史 , 藤田胜弘 , 冈崎精二 , 本田知广 , 西尾尊久 , 藤本良太 , 平本敏章 , 佐藤幸太 , 伊藤亚季乃 , 冲中健二 , 藤野昌市 , 西本一志 , 上神雅之 , 森田大辅 , 梶山亮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51/04 , C01G51/42 , C01P2002/52 , C01P2002/60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03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10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度高、结晶均匀成长而成的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和钴酸锂颗粒粉末。上述课题通过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和钴酸锂颗粒粉末达成,该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的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3.0~25.0μm、BET比表面积值(BET)为0.1~20.0m2/g、振实密度(TD)为1.0~3.5g/cm3,且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和比表面积值(BET)满足下述关系式1。该钴酸锂颗粒粉末的特征在于: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50)为15.0~25.0μm、BET比表面积值(BET)为0.10~0.30m2/g、压缩密度(CD、2.5t/cm2)为3.65~4.00g/cm3。上述氧化氢氧化钴颗粒粉末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钴酸锂颗粒粉末)的前体有用,上述钴酸锂颗粒粉末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所使用的正极活性物质有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