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壳聚糖固定微生物脲酶原位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7527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0792934.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固定微生物脲酶原位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将再生骨料经由壳聚糖粉末、乙酸和水混合组成的壳聚糖溶液浸泡后烘干,得到表面覆有壳聚糖薄膜的再生骨料;将巴氏生孢八叠球菌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而得到微生物菌液;将表面覆有壳聚糖薄膜的再生骨料在微生物菌液中浸泡,得到表面吸附微生物脲酶的再生骨料;将表面吸附微生物脲酶的再生骨料在由尿素、氯化钙和水组成的pH值为9~10的混合溶液中浸泡后烘干,得到强化再生骨料。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壳聚糖固定微生物脲酶原位强化再生骨料性能显著提升,与处理前相比,吸水率和压碎指标显著降低。

    一种湿栽水芹的节水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84831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6733.7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栽水芹的节水栽培方法,控制湿栽水芹多倍体新品种D07(D07为采用中国“专利ZL201110095415.8”的方法育成的新品种)生长期间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90%。湿栽水芹D07产品粗纤维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以上时较低,品质较好;但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90%时产量最高,综合效益最佳;比常规二倍体品种显著节水,可在相对缺水地区进行栽培推广。

    一种阳台小白菜的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50927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66772.9

    申请日:2014-11-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9/02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播种、多次采收的阳台小白菜的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费工费时,各茬次间隔时间长的问题。采用阳台栽培容器,在日平均温度达25℃以上时,选用黏度适中、养分充足,且厚度为5cm以上的栽培基质,按蔬菜常规用种量的多倍分层播种,常规管理;植株侧根较少时采收,采收时将较大的植株拔出,留较小植株继续生长。本发明采用分层播种可错开种子萌发时间、延长群体的生育期和采收食用周期,又可大幅度缩短每茬采收的间隔时间。超高密度播种既可一次播种、多次采收,并获得单位面积的较高产量,节省阳台空间。

    一种提高湿栽水芹种子产量的方法及其所用的微肥

    公开(公告)号:CN1044885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50067.4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C05B7/00 C05C3/00 C05D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湿栽水芹种子产量的方法及其所用的微肥,利用专利“一种提高水芹种子发芽率的方法(201210097973.2)”,以种子繁殖直接生长形成的植株进行繁种栽培,对湿栽水芹叶面喷施微肥,所述微肥按照重量比,由以下组分组成:0.9%硼砂(Na2B4O7·10H2O)、0.02%钼酸铵((NH4)6Mo7O24·4H2O)、0.2%磷酸二氢钾(KH2PO4),余量为水。操作简单、便于实施,而且水芹种子产量明显提高。硼、钼微肥用量少但效果明显,二者相互促进、具明显的互作效应;复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硼钼溶液便于实施,且能显著提高水芹种子产量,经济效益可观。

    基于人造功能载体负载微生物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465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565117.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造功能载体负载微生物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360~500份,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微生物的人造功能载体95~380份,尿素3~15份,乳酸钙3~15份,砂800~1500份,水180~300份。本发明的基于人造功能载体负载微生物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裂缝自修复能力,当水泥基材料开裂时,预埋的负载微生物的人造功能载体能够触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碳酸钙和C‑S‑H凝胶等修复产物,同时,所添加的负载微生物的人造功能载体对水泥基材料本身强度影响较小,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

    一种提高湿栽水芹种子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88536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10850067.4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湿栽水芹种子产量的方法及其所用的微肥,利用专利“一种提高水芹种子发芽率的方法(2012100979732)”,以种子繁殖直接生长形成的植株进行繁种栽培,对湿栽水芹叶面喷施微肥,所述微肥按照重量比,由以下组分组成:0.9%硼砂(Na2B4O7·10H2O)、0.02%钼酸铵((NH4)6Mo7O24·4H2O)、0.2%磷酸二氢钾(KH2PO4),余量为水。操作简单、便于实施,而且水芹种子产量明显提高。硼、钼微肥用量少但效果明显,二者相互促进、具明显的互作效应;复合配制成一定浓度硼钼溶液便于实施,且能显著提高水芹种子产量,经济效益可观。

    一种研究水旱轮作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224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695237.6

    申请日:2014-11-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究水旱轮作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方法,以同一水蕹菜品种为材料,同时进行常规旱作、湿润栽培、淹水栽培,从而同时比较3种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利用中国专利 《一种研究蔬菜水旱轮作对土壤性质影响的装置》(专利号为201320328323.4)作为栽培桶;在同一避雨设施内,设置表土充分湿润栽培、淹水栽培以及常规旱栽3种栽培方式种植蕹菜。本发明能在其他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的同一设施内,同时开展常规旱作、湿润栽培、淹水栽培等水旱轮作模式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且能实施随机区组设计的重复试验。

    基于人造功能载体负载微生物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46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565117.6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造功能载体负载微生物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水泥360~500份,权利要求7所述的负载微生物的人造功能载体95~380份,尿素3~15份,乳酸钙3~15份,砂800~1500份,水180~300份。本发明的基于人造功能载体负载微生物的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裂缝自修复能力,当水泥基材料开裂时,预埋的负载微生物的人造功能载体能够触发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生成更多的碳酸钙和C‑S‑H凝胶等修复产物,同时,所添加的负载微生物的人造功能载体对水泥基材料本身强度影响较小,有效提高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

    一种壳聚糖固定微生物脲酶原位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7527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792934.3

    申请日:2021-07-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固定微生物脲酶原位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将再生骨料经由壳聚糖粉末、乙酸和水混合组成的壳聚糖溶液浸泡后烘干,得到表面覆有壳聚糖薄膜的再生骨料;将巴氏生孢八叠球菌接种于微生物培养基中培养而得到微生物菌液;将表面覆有壳聚糖薄膜的再生骨料在微生物菌液中浸泡,得到表面吸附微生物脲酶的再生骨料;将表面吸附微生物脲酶的再生骨料在由尿素、氯化钙和水组成的pH值为9~10的混合溶液中浸泡后烘干,得到强化再生骨料。采用本发明所制备的壳聚糖固定微生物脲酶原位强化再生骨料性能显著提升,与处理前相比,吸水率和压碎指标显著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