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8651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07495.2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32 , B01J20/28 , B01D71/40 , B01D71/16 , B01D69/12 , B01D67/00 , C07K1/22 , C07K1/34 , C07K14/76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分子印迹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可应用于分离纯化牛血清白蛋白的表面印迹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表面印迹膜由表面聚合印迹层和醋酸纤维素多孔膜基底组成。本发明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板分子,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的醋酸纤维多孔膜反应来达到压印牛血清白蛋白的目的,洗脱模板后制得可应用于分离纯化牛血清白蛋白的表面印迹膜。该表面印迹膜可用于进行特异性选择分离牛血清白蛋白。
-
公开(公告)号:CN10932069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810935286.0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状记忆温度可调的力学响应可降解材料,高分子合成领域,将L‑苹果酸和1,8‑辛二醇以6:1.5~2.5的质量比例,在负压下,温度为120oC~140oC下进行合成反应,得到成型材料,再将所述成型材料置于120 oC~140oC下,经过2~36小时的后续热处理,得到形状记忆温度可调的力学响应可降解材料。本发明通过投料比的控制,使得材料具备形状记忆功能,并且进一步通过后续的热处理使得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步升高,就做到了形状记忆温度的区域可调节,再加上热处理过程中通过不平衡的热供给达到力学响应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17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27584.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内的一种生物可降解的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在聚苹果酸和己二醇的交联体系中,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于所述交联体系中获得。该发明得到的复合材料,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好,由于聚苹果酸的存在,使其可以降解,由于碳纳米管的存在,使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其强度优于物理混合和接枝反应所得到的复合材料强度,并在拥有形状记忆性能的同时赋予其光热、导电性能,该复合材料用于智能电子材料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003330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348973.4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8G6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12 , C08G2230/00 , C08G228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形状记忆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所述材料是由苹果酸与丙三醇在负压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反应过程绿色无污染,反应工艺简单易行,反应无副产物排放,最终产物生物可降解,绿色无毒,健康环保。制备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可运用于自部署太阳帆,智能材料和织物、电子包装或管的热收缩膜、机械铰链、能量储存器和马达驱动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8018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342421.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将羧甲基纤维素进行静电纺丝制成纤维的方法,涉及静电纺丝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羧甲基纤维素(CMC)水相体系中加入聚乙烯醇(PVA)溶液和酸解后的羧甲基纤维素悬浮液,有效地改善了羧甲基纤维素(CMC)的可纺性,由此得到的纳米纤维直径约为300nm,表明光洁,连续性好,粗细均匀,粗细度分散较窄。
-
公开(公告)号:CN10738343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825109.2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1/04 , C08J9/122 , C08J2203/06 , C08J2203/08 , C08J2301/04 , C08J2467/04 , C08L2203/14 , C08L67/04
Abstract: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增强的聚乳酸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纤维素纳米晶和聚乳酸于溶剂中混合均匀,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得到纤维素纳米晶增强的聚乳酸发泡材料。本发明便于工业化生产,节能环保,制作简单,取得的产品取两者之长,增强了聚乳酸的力学性能。
-
-
公开(公告)号:CN107216621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584054.0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7/02 , C08J3/212 , C08J2367/02 , C08J2401/12 , C08L2201/06 , C08L1/12
Abstract: 一种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将干燥的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先溶于溶剂中,然后再与乙酰化纳晶纤维素混合制得预混物;除去预混物中溶剂后,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得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复合材料。经过以上工艺,制备了完全可生物降解的复合材料,保证乙酰化的纳晶纤维素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中良好的分散性,改善了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机械性能,提升其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58987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710000815.3
申请日:2017-01-0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7/04 , B29B7/28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 , C08L1/04
Abstract: 微晶纤维素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对聚(β‑羟基丁酸酯)进行改性的技术领域。将聚已内酯、微晶纤维素和聚(β‑羟基丁酸酯)置于密炼机中,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后,即得改性聚(β‑羟基丁酸酯)复合材料。本发明利用聚已内酯作为增韧组分,利用微晶纤维素作为增强组分,经熔融共混捏合塑化可有效提高聚(β‑羟基丁酸酯)的韧性和强度,还能保证材料的完全生物可降解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51961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002871.2
申请日:2016-1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7/10 , C08L2205/24 , C08L67/04
Abstract: 一种聚己内酯的成核方法,涉及利用玄武岩纤维调控聚己内酯结晶成核的技术领域。在70~80℃温度条件下,将聚己内酯和玄武岩纤维置于密炼机中熔融共混5~8min,出料,得聚己内酯/玄武岩纤维的复合物。本发明以玄武岩纤维作为成核剂,采用玄武岩纤维来填充聚己内酯,在提升材料力学性能的同时,还能控制聚己内酯的成核难易及结晶速率。在加入玄武岩纤维后,聚己内酯的异相成核作用更加明显,结晶速率显著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