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质采样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2687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911382149.X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质采样装置,包括机架、上安装盘、下安装盘、存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盘、下安装盘分别安装于支撑管的顶部、底部,所述存储罐为若干个,若干个存储罐以支撑管为中心呈圆周分布,并卡装在上安装盘、下安装盘之间;所述上安装盘的中心设有上轴孔,所述上轴孔内壁圆周方向上布置有若干上水孔,每个存储罐内部的存储腔分别与对应的上水孔连通;所述上轴孔内装配有可圆周转动的切换柱,切换柱上设置有与水泵出口连通的通道,转动切换柱,使所述通道可择一与上水孔连通,水泵的进口与采样水域的水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电机使切换柱旋转,使水泵择一与存储罐连通,能够实现各个存储罐的逐一存储,从而实现自动、多次采样。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微生物投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30250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11382146.6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微生物投放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为安装腔,其特征是,所述安装腔内分别安装有培养基桶、培养桶、排放桶、水泵以及混合阀,所述混合阀的两个进水口分别与外部水源连通、培养基桶连通,水泵通过混合阀将培养基桶内的培养基、外部水源的水抽送至培养桶内以供培养桶内的微生物繁殖,培养桶内部与排放桶内部的顶部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排放桶内部通过排放阀将含有微生物的水排放入目标水域。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治理水域培养微生物后自动投放,能够大大增加微生物的存活率,从而增加治理效果;而且避免了运送微生物带来的高死亡率问题。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08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79060.8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漂浮件、与漂浮件固定连接的投放桶、电气罩,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凸轮,投放桶内设置有药腔、活塞孔,活塞孔内设有活塞、顶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顶部设有转轮,活塞杆上套设有活塞弹簧;所述活塞孔下部安装有密封塞,活塞孔在密封塞与活塞之间的位置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管连通,且设有与药腔连通的排药孔;密封塞下方的活塞孔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槽,密封塞的侧壁设有槽口;电机通过凸轮间歇性驱动活塞杆上下运动,使活塞孔从进水管、排药孔吸入液体,并使密封塞下移,使导流槽通过密封塞槽口与活塞孔连通,将吸入的液体排出药腔外。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980839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1911379060.8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漂浮件、与漂浮件固定连接的投放桶、电气罩,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凸轮,投放桶内设置有药腔、活塞孔,活塞孔内设有活塞、顶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顶部设有转轮,活塞杆上套设有活塞弹簧;所述活塞孔下部安装有密封塞,活塞孔在密封塞与活塞之间的位置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管连通,且设有与药腔连通的排药孔;密封塞下方的活塞孔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槽,密封塞的侧壁设有槽口;电机通过凸轮间歇性驱动活塞杆上下运动,使活塞孔从进水管、排药孔吸入液体,并使密封塞下移,使导流槽通过密封塞槽口与活塞孔连通,将吸入的液体排出药腔外。

    一种水质采样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2687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82149.X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质采样装置,包括机架、上安装盘、下安装盘、存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盘、下安装盘分别安装于支撑管的顶部、底部,所述存储罐为若干个,若干个存储罐以支撑管为中心呈圆周分布,并卡装在上安装盘、下安装盘之间;所述上安装盘的中心设有上轴孔,所述上轴孔内壁圆周方向上布置有若干上水孔,每个存储罐内部的存储腔分别与对应的上水孔连通;所述上轴孔内装配有可圆周转动的切换柱,切换柱上设置有与水泵出口连通的通道,转动切换柱,使所述通道可择一与上水孔连通,水泵的进口与采样水域的水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电机使切换柱旋转,使水泵择一与存储罐连通,能够实现各个存储罐的逐一存储,从而实现自动、多次采样。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470832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922402881.0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药剂投放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漂浮件、与漂浮件固定连接的投放桶、电气罩,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凸轮,投放桶内设置有药腔、活塞孔,活塞孔内设有活塞、顶部设有活塞杆,活塞杆顶部设有转轮,活塞杆上套设有活塞弹簧;所述活塞孔下部安装有密封塞,活塞孔在密封塞与活塞之间的位置与外部水源连接的进水管连通,且设有与药腔连通的排药孔;密封塞下方的活塞孔侧壁上设置有导流槽,密封塞的侧壁设有槽口;电机通过凸轮间歇性驱动活塞杆上下运动,使活塞孔从进水管、排药孔吸入液体,并使密封塞下移,使导流槽通过密封塞槽口与活塞孔连通,将吸入的液体排出药腔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质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014259U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921917257.8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质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无线模块和采集各种水质数据的传感器,能够实时将水质数据发送至服务器,从而避免人工采样、分析带来的巨大人力、物力投入。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实现自动充电续航,从而保障长时间使用中的电力消耗。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刷洗机构能够实现对各传感器的探头进行刷洗,从而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探头附着大量杂质、微生物等严重影响探测数据的准确性。

    一种水质采样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62859U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922402914.1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质采样装置,包括机架、上安装盘、下安装盘、存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盘、下安装盘分别安装于支撑管的顶部、底部,所述存储罐为若干个,若干个存储罐以支撑管为中心呈圆周分布,并卡装在上安装盘、下安装盘之间;所述上安装盘的中心设有上轴孔,所述上轴孔内壁圆周方向上布置有若干上水孔,每个存储罐内部的存储腔分别与对应的上水孔连通;所述上轴孔内装配有可圆周转动的切换柱,切换柱上设置有与水泵出口连通的通道,转动切换柱,使所述通道可择一与上水孔连通,水泵的进口与采样水域的水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电机使切换柱旋转,使水泵择一与存储罐连通,能够实现各个存储罐的逐一存储,从而实现自动、多次采样。(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两用表面贴元件盘归类存放盒

    公开(公告)号:CN206880440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054947.X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配件领域,涉及两用表面贴元件盘归类存放盒,包括支架、悬挂杆,所述悬挂杆可拆式的设置于支架的上部,悬挂杆下设有放置于支架内的存放盒;所述存放盒面向悬挂杆的一端开口,且存放盒底部内壁设有若干分隔栏;所述支架上端盖有遮尘盖。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本实用新型设计以壁挂式支架为主体,结合料盘悬挂杆,通过底部螺纹分隔栏,将料盘限制在一定空间内,以转筒式方法取用料盘的元件。通过顶部遮尘盖的开合实现遮尘效果。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微生物投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1595199U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22402926.4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水质治理的微生物投放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部为安装腔,其特征是,所述安装腔内分别安装有培养基桶、培养桶、排放桶、水泵以及混合阀,所述混合阀的两个进水口分别与外部水源连通、培养基桶连通,水泵通过混合阀将培养基桶内的培养基、外部水源的水抽送至培养桶内以供培养桶内的微生物繁殖,培养桶内部与排放桶内部的顶部之间通过溢流管连通,排放桶内部通过排放阀将含有微生物的水排放入目标水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治理水域培养微生物后自动投放,能够大大增加微生物的存活率,从而增加治理效果;而且避免了运送微生物带来的高死亡率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