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锁定LD共振泵浦连续波自拉曼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0509859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80369.9

    申请日:2015-09-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波长锁定LD共振泵浦连续波自拉曼激光器,本发明涉及固体激光器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波长锁定LD泵浦源,沿泵浦源LD的激光输出方向同光轴地依次设置准直聚焦耦合系统、激光输入腔镜、键合自拉曼晶体、输出腔镜。本发明克服了共振泵浦激光器吸收率低、输出稳定性差、温度敏感性高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连续波自拉曼激光器的性能,最终获得高效率、高功率、高稳定性的连续拉曼激光输出。

    一种大应变磁电响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7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680816.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应变磁电响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计,原料组成为:可溶性聚苯胺10~40份、钡铁氧体纳米颗粒10~30份、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0~70份。本发明以可溶性聚苯胺/甲苯溶液分散钡铁氧体纳米颗粒代替传统方法混合功能调料,促进功能填料分布均匀,并使得聚苯胺与SEBS相容更好,形成性能更稳定的弹性体基体,从而形成钡铁氧体、可溶性聚苯胺/SEBS大应变磁电响应弹性体稳定制备工艺。本发明基于可溶性聚苯胺通过甲苯溶液分散钡铁氧体及聚苯胺,实现在钡铁氧体、可溶性聚苯胺/SEBS大应变磁电响应弹性体稳定合成。

    具有多铁性能的五层层状结构的钛铁钴酸锶铋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1740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1810974109.3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铁性能的五层层状结构的钛铁钴酸锶铋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将钛源、锶源、铋源、铁源、钴源按摩尔比在硝酸溶液中混合,加入适量络合剂柠檬酸,得到澄清溶胶;将溶胶油浴搅拌及恒温干燥制成干凝胶;将干凝胶加热并保温制得粉体,将粉体经预合成、压片、烧结,得到化学式为SrxBi6‑xFe1‑x/2Co1‑x/2Ti3+xO18的五层层状结构的钛铁钴酸锶铋多铁陶瓷材料,制得的产品在室温下具有良好铁电性和铁磁性。该工艺合理高效,样品制备温度远远低于现行固相烧结工艺的制备温度,降低了能耗,非常便于产业化生产。

    具有多铁性能的五层层状结构的钛铁钴酸锶铋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117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974109.3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多铁性能的五层层状结构的钛铁钴酸锶铋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用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将钛源、锶源、铋源、铁源、钴源按摩尔比在硝酸溶液中混合,加入适量络合剂柠檬酸,得到澄清溶胶;将溶胶油浴搅拌及恒温干燥制成干凝胶;将干凝胶加热并保温制得粉体,将粉体经预合成、压片、烧结,得到化学式为SrxBi6-xFe1-x/2Co1-x/2Ti3+xO18的五层层状结构的钛铁钴酸锶铋多铁陶瓷材料,制得的产品在室温下具有良好铁电性和铁磁性。该工艺合理高效,样品制备温度远远低于现行固相烧结工艺的制备温度,降低了能耗,非常便于产业化生产。

    高性能La、V共掺SrBi4Ti4O15铁电薄膜

    公开(公告)号:CN101020582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610039130.1

    申请日:2006-03-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La、V共掺SrBi4Ti4O15铁电薄膜。本发明在SrBi3.9La0.1Ti3.97V0.03O15铁电薄膜中La、V掺杂量分别为0.1、0.03,在267kV/cm外电场下其剩余极化(2Pr)达到46.7μC/cm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铁电薄膜存在的如Pb(Ti,Zr)O3的抗疲劳性能差、制备有污染,SrBi2Ta2O9的剩余极化较小,Bi4Ti3O12的抗疲劳性能不好,且剩余极化不大等缺陷。本发明La掺杂增大SrBi4Ti4O15的剩余极化(2Pr),V掺杂提高其抗疲劳性能,La、V共同掺杂既增大剩余极化又提高抗疲劳性能,矫顽场低,其剩余极化(2Pr)达到46.7μC/cm2,矫顽场(Ec)仅为83kV/cm,SrBi3.9La0.1Ti3.97V0.03O15薄膜在高频和低频下极化Pnv经过2.2×109和1.3×1012次疲劳反转后几乎均无变化,表现出优良的抗疲劳性能。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组分控制精确,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一种CoFe2O4@BaTiO3纳米核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8695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55102.1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Fe2O4@BaTiO3纳米核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催化剂制备领域,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CoFe2O4,将CFO粉末样品、CTAB和去离子水一起加入含有C4H10O的烧杯中,得到悬浮溶液A;将Ti(OC4H9)4滴入含有C4H10O的烧杯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溶液B;将溶液B滴加到悬浮溶液A中,得到CoFe2O4@TiO2粉体,烘干后研磨至粉末状;将Ba(OH)2·8H2O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CoFe2O4@TiO2粉末后进行超声,之后将液体转移至PPM内衬中,放入烘箱内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CoFe2O4@BaTiO3纳米核壳颗粒。本发明制备的CoFe2O4@BaTiO3纳米核壳颗粒可用于催化有机污染物的分解。本发明制备的核壳样品无其它杂相,粒径分布均匀;与单相材料相比,核壳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核壳样品可以磁性回收,提升催化剂循环使用效率,同时减少二次污染。

    一种大应变磁电响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478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1680816.9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应变磁电响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计,原料组成为:可溶性聚苯胺10~40份、钡铁氧体纳米颗粒10~30份、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50~70份。本发明以可溶性聚苯胺/甲苯溶液分散钡铁氧体纳米颗粒代替传统方法混合功能调料,促进功能填料分布均匀,并使得聚苯胺与SEBS相容更好,形成性能更稳定的弹性体基体,从而形成钡铁氧体、可溶性聚苯胺/SEBS大应变磁电响应弹性体稳定制备工艺。本发明基于可溶性聚苯胺通过甲苯溶液分散钡铁氧体及聚苯胺,实现在钡铁氧体、可溶性聚苯胺/SEBS大应变磁电响应弹性体稳定合成。

    一种镍钴铁氧体@钛酸钡/硅橡胶磁介电多功能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2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99210.2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型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钴铁氧体@钛酸钡/硅橡胶磁介电多功能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磁介电多功能弹性体以硅橡胶作为基体材料,以镍钴铁氧体@钛酸钡复合纳米颗粒作为填料制备得到,所述镍钴铁氧体@钛酸钡复合纳米颗粒为磁介电功能一体化的核壳结构复合颗粒;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磁介电多功能弹性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镍钴铁氧体@钛酸钡复合纳米颗粒的分散液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中静置固化脱模后制备得到;本发明公开的镍钴铁氧体@钛酸钡/硅橡胶磁介电多功能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为磁介电多功能弹性体向着多模态的柔性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具有多铁性能六层状结构钛铁钴镍酸铋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5749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11158.4

    申请日:2011-12-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具有多铁性能六层状结构钛铁钴镍酸铋陶瓷,其化学式为Bi7FeCoNiTi3O21。具有多铁性能的六层状结构钛铁钴镍酸铋陶瓷的制备方法,以Bi2O3,Fe2O3,Co2O3,Ni2O3和TiO2为原料,经球磨、烘干、预合成,再次球磨、烘干,之后经成型、排塑、烧结工艺,制得Bi7FeCoNiTi3O21,以摩尔比计,Bi2O3∶Fe2O3∶Co2O3∶Ni2O3∶TiO2=6~6.6∶1∶1∶1∶6。该工艺采用常规固相烧结法,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协调性好。Bi7FeCoNiTi3O21在室温同时具有铁电和铁磁性,测量电场为390kV/cm时,剩余极化强度(2Pr)为42μC/cm2,样品剩余磁化率为0.95emu/g。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