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55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59025.4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OsGIF1或DEP1基因上游的uORF元件及用途,所述调控水稻OsGIF1或DEP1基因表达的uORF元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4任意一种或多种所示,其中OsGIF1‑uORF1、OsGIF1‑uORF2可作为OsGIF1基因的表达调控元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和2所示;DEP1‑uORF1、DEP1‑uORF2可作为DEP1基因的表达调控元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和4所示。本发明uORF调控元件可分别用于调节水稻OsGIF1或DEP1基因的蛋白表达水平,改良了植株生长发育,将其应用于水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106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87070.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OsIAA19基因在改良水稻粒形和提高产量中的应用,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应用是通过编辑、干扰或敲除所述水稻OsIAA19基因,降低或破坏水稻OsIAA1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得到改良水稻粒形和提高产量的水稻株系。并证实了在水稻中敲除OsIAA19基因可显著增加其粒长,进而提升水稻千粒重,不影响其他主要农艺性状,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也没有影响,所以具有良好的育种应用潜力,对水稻的高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94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744914.2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响应的水稻垩白基因PGWC3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该基因是一个的胚乳特异性表达基因,编码一个含PCO结构域的蛋白,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可以调控稻米垩白产生,且垩白表型受温度影响,在温度响应的水稻垩白基因PGWC3在改变水稻籽粒垩白、以及稻米品质改良中的应用中,将PGWC3基因,或包含PGWC3基因的载体或宿主细胞转化到水稻细胞或组织中并培育,使得目标水稻品种中的PGWC3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进而获得具有不同垩白表型的水稻植株。本发明的PGWC3基因提供了一种垩白响应温度调控的分子机制,并为培育可以响应温度调控垩白表型的水稻种质提供了有用的基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46019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935680.X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水稻粒形调控基因GS9及其应用。该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基因编码蛋白质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与野生型相比,GS9基因表达量上升,则籽粒粒长变短、粒宽增加,表现为短圆粒形;而GS9基因不表达,则籽粒粒长变长、粒宽降低,表现为细长粒形。本发明GS9基因能改良水稻粒形,显著减少稻米垩白状况,从而提高稻米外观品质,可在水稻遗传改良中开展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4263.9
申请日:2024-01-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垩白调控基因Chalk9及其编码蛋白质和应用,该基因在种子中优势表达,编码一个未知蛋白参与调控稻米垩白,并影响稻米理化品质。采用常规方法对Chalk9进行基因编辑,从而改变该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获得Chalk9基因功能缺失的水稻新种质。本发明创建的水稻与亲本对照相比,在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基本农艺性状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显著影响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稻米理化品质指标也发生改变。因此Chalk9基因调控稻米垩白的效应,为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有用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育种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9013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597877.8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12N15/113 , C12N15/55 , C12N15/66 , C07K14/415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油体蛋白基因OsOle6及其编码蛋白与应用,水稻油体蛋白基因OsOle6及其编码蛋白参与稻米脂肪酸含量调控并影响稻米品质,采用常规方法,对OsOle6基因进行敲除、改变、抑制或过量表达等方式改变OsOle6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而获得具有不同脂肪酸含量的水稻,本发明创建的水稻与亲本对照相比,在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基本农艺性状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只是特异影响稻米的脂肪酸含量;本发明制备的低脂肪酸含量稻米具有较好的食味品质,在优良食味水稻培育应用中具有重大育种价值;另一方面,本发明制备的高脂肪酸含量稻米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并且在稻米油生产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45491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76943.9
申请日:2015-07-0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K14/415 , C12N15/8261 , C12N15/826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叶绿体发育必需的蛋白质及其基因和应用。该基因编码蛋白质是具有SEQIN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该编码基因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水稻叶绿体发育必需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叶绿体发育受阻,幼苗即表现为完全白化,且在三叶期后逐渐干枯死亡。将其应用于植物遗传改良工作,是重要的指示基因。应用于杂交水稻制种,可方便检测杂交后代的纯度。应用于常规水稻制种,由于其纯合致死特点,可有效防止留种以保护品种拥有者的知识产权。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17990.7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因表达载体、引物、构建方法及应用,引物包括:第一引物对,用于扩增获得第一DNA片段,所述第一DNA片段是水稻Wxb基因的一段序列,包括其自身启动子;第二引物对,用于扩增获得第一搭桥片段;第三引物对,用于扩增获得第二搭桥片段;第四引物对,用于扩增第一搭桥片段和第二搭桥片段,获得第二DNA片段,所述第二DNA片段为包含Wxb第五外显子第52位碱基T突变为C的DNA序列。本发明基于已有等位基因功能位点和效应分析,采用人工定点突变的方式,在糯性水稻背景下实现了具有透明籽粒软米的创制,丰富了现有软米创制技术体系,为稻米外观和食味品质的协同改良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42416.7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改善高温下稻米品质表现的Wx自然变异位点及其应用,位于Wx基因第十号外显子115位核苷酸(Ex10‑115),存在C/T自然变异;该变异位点与高温下Wx基因编码的GBSSI蛋白和直链淀粉合成的稳定性以及稻米外观密切相关。一个控制水稻直链淀粉含量高温敏感性的Wx位点,该位点位于Wx基因第十号外显子115位核苷酸(Ex10‑115),存在C/T自然变异。Wxa基因的Ex10‑115位点为胸腺嘧啶T,而其它所有的Wx等位基因的Ex10‑115位点均为胞嘧啶C,T/C变异导致了该位点编码的氨基酸从丝氨酸突变成脯氨酸。Ex10‑115位点为C的Wxa型GBSSI蛋白的高温稳定性比Wxb型GBSSI蛋白更强,所控制合成的直链淀粉含量在高温下也更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2965381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210492262.5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期的基因Hd-q以及利用该基因培育地域适应性广的水稻品种的方法。Hd-q基因是水稻EF7基因的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它含有一个特殊的单核苷酸变异位点,使得含有Hd-q等位基因的水稻品种对光照不敏感、适用性广。该生育期基因Hd-q编码序列与EF7基因相比,其特征在于,它在第395位的碱基发生了由T到A的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根据这个T/A单碱基变异,设计特异性的dCAPS标记用来鉴定Hd-q基因,进而利用这个标记辅助选择、结合常规杂交和回交方法将Hd-q基因导入目标品种中,培育对光照不敏感、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