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2521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439729.8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石墨烯/聚苯胺/磷钼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电池技术领域,将磷钼酸水溶液和苯胺、石墨烯水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取得固相并进行冷冻干燥,取得石墨烯/聚苯胺/磷钼酸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的工艺特点,制成的产品具有粒径均匀、粒度可控等优点,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仅导电性能优异,而且具有较大存储电子能力,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相比纯磷钼酸材料也是显著提高。在0.1C电流倍率的电流测试下,PANI/PW12复合材料做电池正极的比容量有300Ah/kg。
-
公开(公告)号:CN112436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274944.X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磷钨酸/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碳纳米管均匀分散在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然后加入磷钨酸,使其混合均匀,水热反应后得到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磷钨酸复合材料;将该复合材料与升华硫混合均匀,在氩气气氛下高温反应得到所述的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磷钨酸/硫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在石墨烯片之间互穿碳纳米管形成的三维导电网络不仅具有高电子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高机械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优异的柔韧性,因此可以显著提高硫正极的导电性并增加硫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00108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193367.2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2/14 , H01M2/1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隔膜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将多金属氧酸盐—磷钨酸和聚偏氟乙烯负载到锂硫电池隔膜PP膜上,得到所述的锂硫电池隔膜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锂硫电池隔膜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优势,—磷钨酸能简便地负载在常规PP膜上,一维的纤维形貌均匀,提供了锂离子传输空间,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速度,使其能有效的阻止多硫化物流向锂硫电池负极,因此可以达到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稳定性的效果,且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02521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39729.8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H01M4/5825 , H01M4/608 , H01M4/625 , H01M10/0525
Abstract: 石墨烯/聚苯胺/磷钼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电池技术领域,将磷钼酸水溶液和苯胺、石墨烯水溶液混合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取得固相并进行冷冻干燥,取得石墨烯/聚苯胺/磷钼酸复合材料。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的工艺特点,制成的产品具有粒径均匀、粒度可控等优点,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仅导电性能优异,而且具有较大存储电子能力,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相比纯磷钼酸材料也是显著提高。在0.1C电流倍率的电流测试下,PANI/PW12复合材料做电池正极的比容量有300Ah/kg。
-
公开(公告)号:CN110034287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84420.X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IF-67包覆钾磷钼酸盐微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氯化钾水溶液与磷钼酸水溶液混合后进行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经分离取得固相,再经洗涤、烘干,得钾磷钼酸盐微球;将钾磷钼酸盐微球均匀分散在甲醇溶液中,然后加入六水合硝酸钴,搅拌均匀,将2-甲基咪唑的甲醇溶液加入上述混合溶液中,常温下搅拌24小时以上,使其充分反应,将制得的样品离心洗涤,真空干燥,得到ZIF-67包覆的钾磷钼酸盐微球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ZIF-67包覆钾磷钼酸盐微球,成本低廉、设备要求简单、导电性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892459A
公开(公告)日:2017-06-27
申请号:CN201710182604.6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1/006 , C01P2002/72 , C01P2002/88 , C01P2004/03 , C01P2004/38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 H01M4/5825
Abstract: 一种钾磷钨酸盐微立方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电池技术领域,将磷钨酸水溶液和氯化钾水溶液混合,在100℃的条件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干燥,得K3PW12O40盐微立方。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简便,制备出的K3PW12O40盐微立方尺寸较小(200‑400nm),形貌均一,有利于解决微晶结构锂离子嵌入脱出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8589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87548.6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H01M2/16 , H01M2/1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P/GO/KPW功能性隔膜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通过将多金属氧酸盐—钾磷钨酸和氧化石墨烯负载到锂-硫电池隔膜Celgard2500上得到该隔膜。将钾磷钨酸和氧化石墨烯负载到锂-硫电池隔膜,一方面作为阻挡多硫化物的物理屏障,另一方面与多硫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减少锂枝晶的产生,该隔膜具有独特的性能,使其能有效的阻止多硫化物流向锂-硫电池负极,因此可以达到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与循环稳定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946789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44541.8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88 , C12Q1/6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套用于快速鉴定几种重要豆象种类的特异性引物及其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所述引物共8组,其序列如SEQ ID NO.1-16所示。采用本发明的扩增引物,能准确而快速地鉴别8种豆象,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发明为8种豆象的防治与检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