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控温装置的沸腾氯化炉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492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0810300537.4

    申请日:2008-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加热装置、便于控制氯化反应环境温度的沸腾氯化炉及其温度控制方法,该种沸腾氯化炉的炉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加热装置采用均布在炉壁内的电阻丝,测温装置采用有套管保护的热电偶。该沸腾氯化炉应用时,其温度控制方法是先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至加料反应温度,根据使用的氯化原料为高钛渣或碳化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加料温度,并通过热电偶监测和电阻丝通断对沸腾氯化炉正常运行的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简单易行、制造方便、成本低,可以方便准确地控制炉内温度,尤其适合于对小型沸腾氯化炉的运行温度进行控制,主要应用于四氯化钛的制备领域。

    带控温装置的沸腾氯化炉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4927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300537.4

    申请日:2008-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加热装置、便于控制氯化反应环境温度的沸腾氯化炉及其温度控制方法,该种沸腾氯化炉的炉壁上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加热装置采用均布在炉壁内的电阻丝,测温装置采用有套管保护的热电偶。该沸腾氯化炉应用时,其温度控制方法是先通过加热装置加热至加料反应温度,根据使用的氯化原料为高钛渣或碳化钛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加料温度,并通过热电偶监测和电阻丝通断对沸腾氯化炉正常运行的温度进行控制。本发明简单易行、制造方便、成本低,可以方便准确地控制炉内温度,尤其适合于对小型沸腾氯化炉的运行温度进行控制,主要应用于四氯化钛的制备领域。

    低温氯化系统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57415U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20577914.1

    申请日:2010-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Y02P10/2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氯化系统,该低温氯化系统包括氯化炉(1),该氯化炉(1)的底部具有排渣口(1a),其中,所述低温氯化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排渣口(1a)连通的第一排渣管(3),该第一排渣管(3)内设置有电磁阀,所述低温氯化系统包括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和关闭的控制器,所述氯化炉(1)内设置有料位检测装置(2),该料位检测装置(2)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料位检测装置检测氯化炉内的料位情况,并在检测的料位达到设定的料位值时向所述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继而控制电磁阀打开,以使堆积在氯化炉底部的氯化残渣通过排渣口和第一排渣管排放。因而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连续工业化的排渣,并且能够有利于氯化炉系统的顺行。

    沸腾氯化炉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190108Y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20300312.4

    申请日:2008-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适应各级品位原料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沸腾氯化炉,它包括炉顶(1)、炉身(2)和炉底(3),炉底(3)上设置有进气口(6)和排渣口(7),炉底(3)上设置有与炉底(3)可拆卸连接的筛板(4)。所述筛板(4)可通过设置在炉底(3)上的筛板固定装置与炉底(3)连接。通过将筛板(4)分离,可以通过拆装筛板(4)实现有筛板和无筛板建炉模式之间的切换,实现一炉多用,能有效地提高沸腾氯化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该氯化炉可以使用品位差异很大的氯化原料,并相应的改变工艺条件。该炉尤其适合于含钛原料氯化领域。

    低温沸腾氯化炉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912927U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20611596.6

    申请日:2010-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沸腾氯化炉,该低温沸腾氯化炉包括炉体(1),该炉体(1)的上部设置有固体物料入口和气体出口,所述炉体的下部设置有渣料出口和气体物料入口,其中,在所述炉体(1)内水平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2)将所述炉体(1)的内部分隔成多个流化空间,该隔板(2)上设置有延伸穿过所述隔板(2)的溢流管(3)和多个通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隔板可以将所述炉体内部分隔成多个区域,从而在每个区域形成单独的床层。因而一方面使炉体内的固体物料和气体物料在各床层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形成了高度较小的单独的床层,便于控制床层的流化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