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法钛白氧化反应器的除疤方法、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09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91289.7

    申请日:2023-1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高温O2经由燃烧室进入氧化反应器,TiCl4蒸汽经由TiCl4进料环进入氧化反应器;高温O2与TiCl4蒸汽在氧化反应器的混合反应区进行反应,生成TiO2粉末;在邻近氧化反应器进料环后端处,将CsCl颗粒喷入氧化反应器内;对混合反应区和/或冷却导管施加至少一个磁场,并且根据目标钛白初品粒径设定磁场参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氯化法钛白氧化反应器的除疤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的控制设备。本发明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氧化反应器进料环后端至高温反应核心区域的炉壁结疤问题,并且生产的氯化钛白初品平均粒径达到180~260nm,实现了优化粒径分布的目的,从而能够稳定氯化钛白初品的质量。

    一种低温氯化炉FeCl3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446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09132.0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化氯化炉FeCl3的收集装置及收集方法,该收集装置包括第一磁场、牵引管线和第二磁场;第一磁场设于低温氯化炉体的扩大段内;牵引管线设于低温氯化炉体的扩大段的侧面,第二磁场设于牵引管线内,第二磁场的磁场强度高于第一磁场;还包括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设于牵引管线的出口处,用于收集FeCl3。本发明的低温氯化炉FeCl3收集装置,能够收集低温氯化炉氯化的FeCl3及含铁固相物,防止FeCl3进入后续TiCl4的冷凝收集工序,既可以保障冷凝收集工序的正常运行,又可以提高Ti的回收利用效率。

    一种油墨用氯化钛白初品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4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8666.2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墨用氯化钛白初品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气预热至1400℃~1600℃并与氯化钾水溶液混合通入氧气通道;将TiCl4预热至400℃~590℃并与AlCl3混合通入进料口,与氧气和氯化钾在高温反应区进行反应,控制反应后产物在所述高温反应区平均停留时间为6.19~10.61毫秒之间;对生成的氯化钛白初品进行冷却和分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氯化钛白初品粒度微细于通用钛白粉粒度,平均粒径能够达到210±10nm的水平,而且粒度散布均匀,具有高散射能力,颗粒外形润滑、无锋芒,其粒径低于涂料行业通用钛白粉230nm的标准,能够很好的避免油墨使用中刀线的形成,特别适合应用于油墨行业中。

    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9421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1288648.4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目标钛白初品粒径设定对混合反应区和/或冷却区施加的电场的参数;将加热后的氧气通入氧气通道;将加热后的TiCl4和AlCl3通入进料通道,与氧气在混合反应区中进行反应;在冷却区中对反应生成的氯化钛白氧化初品进行冷却和分离。本发明的方案能够便利地控制钛白初品的粒度,同时还能优化粉体的粒度分布。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氯化钛白初品平均粒径能够达到180~260nm可控的水平。此外,本发明的方案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势,尤其是取消了添加剂——如氯化钾——的使用,如果在氯化钛白行业推广应用,将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控制方法和相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11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288647.X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控制方法和相应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目标钛白初品粒径设定位于氧气通道端部的TiCl4进料缝的宽度;将加热后的氧气与KCL通入氧气通道;将加热后的TiCl4和AlCl3通入该进料缝,与氧气和KCL在混合反应区进行反应;对生成的氯化钛白初品进行冷却和分离。本发明的方案不需要改变任何原辅料工艺控制参数,方便快捷,使得TiO2初品粒度分布更加均匀,白度、亮度和消色力均优于其它工艺生产的同类产品。此外,本发明的方案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势,如果在氯化钛白行业推广应用,将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种低温氯化炉导流装置及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2531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192147.0

    申请日:2023-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氯化炉导流装置及方法,导流装置包括信息收集单元和振捣组成;信息收集单元用于收集低温氯化炉的流化床的料层分布区域不同位置处的温度信号;振捣组成包括振捣导管和振捣控制机组,振捣控制机组设于低温氯化炉的顶部外侧,振捣导管内设有偏心振捣轴,偏心振捣轴的顶端连接振捣控制机组,偏心振捣轴的底端延伸至流化床层处且能在流化床层处移动。本发明的低温氯化炉导流装置,当低温氯化炉的流化床产生流化死区时,能够及时进行振打导流,恢复正常的流化状态,避免局部高温,可以大大提高低温氯化炉的Ti的回收利用效率。

    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控制方法和相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6113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288647.X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控制方法和相应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目标钛白初品粒径设定位于氧气通道端部的TiCl4进料缝的宽度;将加热后的氧气与KCL通入氧气通道;将加热后的TiCl4和AlCl3通入该进料缝,与氧气和KCL在混合反应区进行反应;对生成的氯化钛白初品进行冷却和分离。本发明的方案不需要改变任何原辅料工艺控制参数,方便快捷,使得TiO2初品粒度分布更加均匀,白度、亮度和消色力均优于其它工艺生产的同类产品。此外,本发明的方案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势,如果在氯化钛白行业推广应用,将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5594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288648.4

    申请日:2022-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氯化法钛白初品粒径的控制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目标钛白初品粒径设定对混合反应区和/或冷却区施加的电场的参数;将加热后的氧气通入氧气通道;将加热后的TiCl4和AlCl3通入进料通道,与氧气在混合反应区中进行反应;在冷却区中对反应生成的氯化钛白氧化初品进行冷却和分离。本发明的方案能够便利地控制钛白初品的粒度,同时还能优化粉体的粒度分布。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氯化钛白初品平均粒径能够达到180~260nm可控的水平。此外,本发明的方案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的优势,尤其是取消了添加剂——如氯化钾——的使用,如果在氯化钛白行业推广应用,将能够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一种分离钛白初品与余氯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2970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33190.8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钛白初品与余氯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外筒体、螺旋组件和负压设备,其中,所述螺旋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内;所述螺旋组件包括内筒体和螺旋板,所述螺旋板的内侧边呈螺纹状固定在所述内筒体的外壁,所述螺旋板的外侧边邻接所述外筒体的内壁;并且,所述内筒体上设置有贯穿至所述外筒体内的通气孔;所述内筒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气体进口,所述内筒体的第二端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负压设备连通所述气体出口。本发明通过设置负压设备,配合通气孔的设置,结合螺旋搅拌输送的送料方式,能极大地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钛白粉表面的氯含量。分离后的氯气或收集富集回用、或通过碱液吸收,减少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一种收集粗四氯化钛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9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98831.6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集粗四氯化钛的装置和方法,属于钛氯化冶金技术领域。其装置包括:第一淋洗塔,第二淋洗塔,气体通道及循环泵槽。气体通道设置在第一淋洗塔和第二淋洗塔之间;循环泵槽由溢流隔板分隔为第一循环泵槽和第二循环泵槽,溢流隔板设置为中空隔板,第一循环泵槽和第二循环泵槽分别与第一淋洗塔和第二淋洗塔连通,并在第一循环泵槽和第二循环泵槽槽底各设置一液下泵和换热器,第一循环泵槽或第二循环泵槽的侧壁设置有溢流口。利用本发明的装置淋洗后的液体不会因循环泵槽串料而导致第二淋洗塔中四氯化钛液体温度升高;相对低温的第二循环泵槽液体溢流进入第一循环泵槽,可降低第一循环泵槽中液体温度,提高第一淋洗塔的换热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