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透过性复合反渗透膜及使用它的反渗透膜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04939C

    公开(公告)日:2003-04-09

    申请号:CN97109629.5

    申请日:199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透过性复合反渗透膜及使用它的反渗透膜组件。向含间苯二胺的溶液,添加异丙醇,使多孔性聚砜支持膜在这种水溶液中接触数秒钟,除去多余的溶液,在支持膜上形成该溶液的层,使含均苯三酸酰氯和异丙醇的溶液在该表面上接触,此后,在热风干燥机中干燥,从而在支持膜上形成聚合体薄膜,得到复合反渗透膜。作为一个例子,这种复合反渗透膜,在490kPa压力下,含500ppm NaCl的pH为6.5的食盐水时,阻止率为95%,透过通量为1.1m3/m2·日,异丙醇的阻止率为65%。

    高渗透性的反渗透复合膜

    公开(公告)号:CN1158274A

    公开(公告)日:1997-09-03

    申请号:CN96110951.3

    申请日:1996-07-05

    Abstract: 一种反渗透复合膜,具有比表面积为3-1000的聚酰胺类皮层。本发明的反渗透复合膜有优良的盐截留特性和水渗透性。该反渗透复合膜包括通过有多官能的氨基化合物与有多官能卤化酰基的多官能酰基卤化合物反应制得的负电荷交联聚酰胺类皮层,和支撑该皮层的微多孔基质。该皮层可以用有正电荷基团如聚乙烯亚胺的有机聚合物的层涂覆,以便用作其它的膜组件。这种情况的有机聚合物是交联的,例如用戊二醛交联。涂覆在其表面区域的交联层是在低浓区域中无机盐脱盐方面和在除去阳离子有机物方面优良有反渗透复合膜。

    液体分离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6261A

    公开(公告)日:2000-12-13

    申请号:CN00108983.8

    申请日:200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3/10

    Abstract: 一种液体分离膜组件,它包含承受进液压力的半透膜,以及一种布置用以支撑半透膜背面的流道材料。流道材料是由配备了2个筘的特里科经编机编织的特里科经编织物,具有地组织部分和凸起部分。该特里科经编织物包含热塑性合成长丝纱,长丝纱包含皮芯型共轭纤维,纤维中高熔点聚合物作为芯组分,低熔点聚合物作为皮组分。用于成型地组织部分和凸起部分的热塑性合成长丝纱具有基本相同的纤度;以及该特里科经编织物中的纱线依靠低熔点组分的熔融粘附彼此粘合,从而使整个针织物刚性化。

    高透过性复合反渗透膜及使用它的反渗透膜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70627A

    公开(公告)日:1998-01-21

    申请号:CN97109629.5

    申请日:1997-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9/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有高的盐阻止率和水透过性能、对异丙醇等有机物的阻止性能也优良的、对离子和有机物的除去也都好的且可经济使用的复合反渗透膜及使用它的反渗透膜组件。向含间苯二胺的溶液,添加异丙醇,使多孔性聚砜支持膜在这种水溶液中接触数秒钟,除去多余的溶液,在支持膜上形成上述溶液的层,使含均苯三酸酰氯和异丙醇的溶液在这表面上接触,此后,在热风干燥机中干燥在支持膜上形成的聚合体薄膜,得到复合反渗透膜。作为一个例子,这种复合反渗透膜的性能,在5kgf/cm2压力下,评价含500ppm NaCl的pH为6.5的食盐水时,由透过液的电导度测出盐阻止率95%,透过通量为1.1m3/m2·日,异丙醇的阻止率为65%。

    复合反渗透膜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88451C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580033707.1

    申请日:200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工业上稳定且连续地制造复合反渗透膜的方法。是包括聚酰胺系表皮层、和支撑其的多孔性支撑体构成的复合反渗透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序A,其一边使多孔性支撑体移动,一边在该多孔性支撑体上涂敷含有具有2个以上活性氨基的化合物的水溶液a,形成水溶液被覆层;工序B,其在多孔性支撑体上保持所述水溶液被覆层0.2~15秒钟,使所述水溶液a渗透多孔性支撑体的微孔内;工序C,其一边使所述水溶液a保持在多孔性支撑体的微孔内,一边除去所述水溶液被覆层;及工序D,其在工序C后,在多孔性支撑体表面上涂敷含有多官能酰基卤的有机溶液b,使该有机溶液b和所述水溶液a接触进行界面聚合,由此形成聚酰胺系表皮层,且连续地制作复合反渗透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