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27336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80011338.5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容量下降、提高循环特性的手段。在包含含有锂和镍的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中,设为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的结构,使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为0.9μm以下,使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和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的标准偏差(σ)满足D/σ2≥24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55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310816.9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10/052 , H01M4/02 , H01M4/3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容量下降、提高循环特性的手段。在包含含有锂和镍的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中,设为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二次颗粒的结构,使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为0.9μm以下,使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和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的标准偏差(σ)满足D/σ2≥24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05195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480016403.3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课题]提供一种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容量下降、提高功率特性的手段。[解决手段]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以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的二次颗粒的真密度/振实密度为1.6~2.3的范围,在前述二次颗粒内,比该二次颗粒的D50的颗粒半径R的R/2[μm]更中心侧的平均孔隙率大于比该二次颗粒的D50的颗粒半径R的R/2[μm]更表面侧的平均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36053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580081524.0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3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95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芯部的膨胀率比电极的膨胀率大的卷筒状电极中,能抑制卷绕偏离的产生的方法。卷筒状电极具有:芯部(10),其沿轴向延伸且外周为大致圆形状;电极(20),其具备比芯部的膨胀率小的膨胀率,且在芯部的外周卷绕成卷筒状,固定部(30),其相对于芯部固定电极的卷绕开始端部(21);限制部(40),其限制卷绕成卷筒状的电极相对于芯部的轴向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51823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712128.3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材料、正极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课题]提供一种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容量下降、提高功率特性的手段。[解决手段]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以镍作为主要成分的锂复合氧化物的二次颗粒的真密度/振实密度为1.6~2.3的范围,在前述二次颗粒内,比该二次颗粒的D50的颗粒半径R的R/2[μm]更中心侧的平均孔隙率大于比该二次颗粒的D50的颗粒半径R的R/2[μm]更表面侧的平均孔隙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360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580081524.0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3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1395 , H01M4/661 , H01M4/70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H01M2004/027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芯部的膨胀率比电极的膨胀率大的卷筒状电极中,能抑制卷绕偏离的产生的方法。卷筒状电极具有:芯部(10),其沿轴向延伸且外周为大致圆形状;电极(20),其具备比芯部的膨胀率小的膨胀率,且在芯部的外周卷绕成卷筒状,固定部(30),其相对于芯部固定电极的卷绕开始端部(21);限制部(40),其限制卷绕成卷筒状的电极相对于芯部的轴向的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7251311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580076300.0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提供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能够防止在对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到满充电状态的初充电工序中在负极的表面析出锂金属从而提高电池容量。将正极和负极隔着隔膜层叠得到的发电元件与电解液一同封入外壳体的内部而形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工序:工序(S14),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电压为4.0V以下的范围内对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工序(S16),将在4.0V以下的范围内充电后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外壳体开封来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内部的气体排出到外部,之后再次密封;以及工序(S18),对排出了气体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到电池电压大于4.0V为止。
-
公开(公告)号:CN105122516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80011352.5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容量下降、提高循环特性的手段。在包含含有锂和镍的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中,设为一次颗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的结构,使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为0.9μm以下,使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2)相对于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的比值(D2/D1)为11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12251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80011352.5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36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能够抑制长期使用时的容量下降、提高循环特性的手段。在包含有锂和镍的复合氧化物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中,设为一次颗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颗粒的结构,使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为0.9μm以下,使二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2)相对于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D1)的比值(D2/D1)为11以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