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具有金属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高电流处理

    公开(公告)号:CN10843202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680076915.8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涉及使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提高的方法及具备提高的额定容量特性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在制作具备正极、隔板、电解质、具有合金化粒子的金属基负极的单元电池之后,对单元电池施加高C速率放电电流的工序;在停止施加高C速率放电电流之后,将高C速率充电电流向单元电池施加,将单元电池充电至单元电池中的充电电平的最大值的90%以上的高充电电平的工序。而且,施加的高C速率放电电流(CHD)比在使用锂离子电池时通过金属基负极的C速率工作电流(Co)高。

    用于具有金属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的高电流处理

    公开(公告)号:CN10843202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80076915.8

    申请日:2016-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涉及使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提高的方法及具备提高的额定容量特性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在制作具备正极、隔板、电解质、具有合金化粒子的金属基负极的单元电池之后,对单元电池施加高C速率放电电流的工序;在停止施加高C速率放电电流之后,将高C速率充电电流向单元电池施加,将单元电池充电至单元电池中的充电电平的最大值的90%以上的高充电电平的工序。而且,施加的高C速率放电电流(CHD)比在使用锂离子电池时通过金属基负极的C速率工作电流(Co)高。

    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35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280084109.0

    申请日:2022-12-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进一步抑制二次电池的短路的方案。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所述二次电池依次具有正极集电体、正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以及负极集电体,并且作为负极的反应而利用了金属锂的沉积‑溶解反应,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方法具有多阶段的充电工序,所述多阶段的充电工序至少具有以下工序:第一充电工序,通过以第一电流密度I1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来使金属锂沉积在负极集电体的靠固体电解质层侧的表面,从而形成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层的一部分的由该金属锂构成的沉积Li层;以及第二充电工序,在第一充电工序之后,以比第一电流密度I1大的第二电流密度I2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来使沉积Li层的厚度变厚,其中,第一充电工序包括进行至少1次的休止或至少1次的放电,在第一充电工序中,以使SOC不超过4.5%的方式以第一电流密度I1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

    蓄电池的加压构造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40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80070711.9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的加压构造,其从厚度方向对构造体进行加压,该构造体由包括由外装材(33)实施了封装的电极部(31)的蓄电池单元(3)构成、或者由层叠多个该蓄电池单元3而成的层叠体构成,该蓄电池的加压构造具备:一对端板(1U、1L),其配置到构造体的厚度方向的两端;以及紧固螺栓(21)和螺母(22),其使一对端板(1U、1L)相互紧固,在介于端板(1U、1L)与构造体之间的位置的至少1处以上配置有弹性体(5),在介于弹性体5与构造体之间的位置配置有刚体(4),在端板(1U、1L)、弹性体(5)、刚体(4)中的任一者还包括可抑制弹性体的与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变形的变形抑制手段(例如凹部4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