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框架的膜电极组件以及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22416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156825.5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装备框架的膜电极组件(10)包括膜电极组件(10a)和框架构件(24)。框架构件(24)包括第一框形板(24a)和第二框形板(24b)。所述第一框形板(24a)的内周部(24an)与所述膜电极组件(10a)的外周部连接。第一框形板(24a)的内周部(24an)位于阳极(20)的外周部(20c)和阴极(22)的外周部(22c)之间。第二框形板(24b)的内端(24be)在整个周长上位于阳极(20)的外端(20e)的外侧。阴极(22)的外端(22e)在整个周长上位于第二框形板(24b)的内端(24be)的外侧。

    发电单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394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31

    申请号:CN201910650712.0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发电单电池(12)的带树脂膜的MEA(28)具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a)以及树脂膜(46)。树脂膜(46)的第一框状片(46a)的内周端在比阴极电极(44)的外周端(44e)靠外方处隔着间隙(G)来与外周端(44e)相向。第二框状片(46b)的内周部被夹持在阳极电极(42)与阴极电极(44)之间。在与第一框状片(46a)相向的第一金属隔板(30)设置以支承第一框状片(46a)的内周部和阴极电极(44)的外周部的方式构成的凸状支承构造(89)。

    发电单电池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3947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1910650712.0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发电单电池(12)的带树脂膜的MEA(28)具有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a)以及树脂膜(46)。树脂膜(46)的第一框状片(46a)的内周端在比阴极电极(44)的外周端(44e)靠外方处隔着间隙(G)来与外周端(44e)相向。第二框状片(46b)的内周部被夹持在阳极电极(42)与阴极电极(44)之间。在与第一框状片(46a)相向的第一金属隔板(30)设置以支承第一框状片(46a)的内周部和阴极电极(44)的外周部的方式构成的凸状支承构造(89)。

    发电单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13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241450.4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在发电单电池(12)中,在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流路宽度方向端部与外周侧凸起部(54)之间设置防止氧化剂气体旁通的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在凹状弯曲部(87)与外周侧凸起部(54)之间设置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该凹状弯曲部(87)在端部波状突起(48a1)中以相对于外周侧凸起部(54)凹陷的方式弯曲。在第一金属隔板(30)中,在凹状弯曲部(87)与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之间设置支承阴极电极(44)的第一支承用凸状部(85)。

    发电单电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1334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811241450.4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发电单电池。在发电单电池(12)中,在氧化剂气体流路(48)的流路宽度方向端部与外周侧凸起部(54)之间设置防止氧化剂气体旁通的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在凹状弯曲部(87)与外周侧凸起部(54)之间设置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该凹状弯曲部(87)在端部波状突起(48a1)中以相对于外周侧凸起部(54)凹陷的方式弯曲。在第一金属隔板(30)中,在凹状弯曲部(87)与第一阻止旁通凸状部(84)之间设置支承阴极电极(44)的第一支承用凸状部(85)。

    装备框架的膜电极组件以及燃料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22416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56825.5

    申请日:2019-03-01

    Abstract: 装备框架的膜电极组件(10)包括膜电极组件(10a)和框架构件(24)。框架构件(24)包括第一框形板(24a)和第二框形板(24b)。所述第一框形板(24a)的内周部(24an)与所述膜电极组件(10a)的外周部连接。第一框形板(24a)的内周部(24an)位于阳极(20)的外周部(20c)和阴极(22)的外周部(22c)之间。第二框形板(24b)的内端(24be)在整个周长上位于阳极(20)的外端(20e)的外侧。阴极(22)的外端(22e)在整个周长上位于第二框形板(24b)的内端(24be)的外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