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074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80055486.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9
Abstract: 提供能够将保护部件容易且不变形地可拆装地固定于气体传感器的周围并抑制异物与气体传感器直接接触的气体传感器及气体传感器的保护部件。一种气体传感器(1),具备:传感器元件(10);主体配件(138);筒状的外表部件(190),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主体配件,并构成气体传感器的外表面,并且比主体配件更向后端侧延伸;及筒状的保护部件(210、220),可拆装地固定于外表部件的外周的固定区域(C1、C2),保护部件具有第一圆弧部(212)、第二圆弧部(222)、以及与固定区域接触并固定的固定部(214、224),在将固定部固定于固定区域而将保护部件固定于外表部件的外周的状态下,从轴线(O)方向观察时,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覆盖外表部件的外表面的整周的合计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4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330269.6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7 , G01N27/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抑制了分隔件的后端侧的端子配件的断裂。气体传感器(10)具备:板状的传感器元件(21),在轴线(O)方向上延伸,在后端侧的主面(20m1、20m)具有多个电极垫(21a、21b);多个板状的端子配件(71),与电极垫分别电连接;及分隔件(50),具有在轴线方向上贯通而收容传感器元件的后端侧及端子配件的收容部(50h),并保持端子配件,其中,多个电极垫及多个端子配件在传感器元件的宽度方向上分离地排列,配置有在从轴线方向观察时包含分隔件的轴心且与端子配件的径向内侧接近或接触的振动抑制部件(80)。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0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333748.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7 , G01N27/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传感器,抑制了分隔件的后端侧的端子配件的断裂。气体传感器具备:板状的传感器元件,在后端侧的主面具有多个电极垫;多个板状的端子配件,与电极垫电连接;分隔件,具有收容传感器元件的后端侧及端子配件的收容部;外筒;及弹性部件制的衬环,配置于分隔件的后端侧,其中,收容部的内表面具有扩径部,衬环具有供端子配件的后端部及引线插通的衬环孔,而且,在衬环的前端侧的外周嵌合有使衬环在与主面垂直的方向上缩径的缩径部件,缩径部件配置于比形成于外筒而固定衬环的紧固部靠前端侧且在轴线方向上与衬环内的端子配件重叠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14765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0560616.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6 , G01N27/407 , G01N27/4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兼顾端子金属件的弹性和压接性并能够将传感器元件的电极焊盘和引线可靠地电连接的气体传感器。一种气体传感器(1),其具备:传感器元件(5),其具有电极焊盘;端子金属件(41),其与电极焊盘电连接;以及引线(37),其与端子金属件电连接,端子金属件具备与电极焊盘接触的前端侧端子部(43)和与引线连接的后端侧端子部(45),前端侧端子部一体地具有朝向传感器元件弯折的弯折部(43d)和与该弯折部连接并朝向传感器元件延伸而与电极焊盘接触的元件接触部(43e),后端侧端子部具有压接端子部(45a),该压接端子部构成包围并压接引线的芯线(37a)的筒或筒的一部分,弯折部的最大厚度比压接端子部的最大厚度厚。
-
公开(公告)号:CN114207425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80055486.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G01N27/409
Abstract: 提供能够将保护部件容易且不变形地可拆装地固定于气体传感器的周围并抑制异物与气体传感器直接接触的气体传感器及气体传感器的保护部件。一种气体传感器(1),具备:传感器元件(10);主体配件(138);筒状的外表部件(190),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主体配件,并构成气体传感器的外表面,并且比主体配件更向后端侧延伸;及筒状的保护部件(210、220),可拆装地固定于外表部件的外周的固定区域(C1、C2),保护部件具有第一圆弧部(212)、第二圆弧部(222)、以及与固定区域接触并固定的固定部(214、224),在将固定部固定于固定区域而将保护部件固定于外表部件的外周的状态下,从轴线(O)方向观察时,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覆盖外表部件的外表面的整周的合计90%以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