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77200B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0810215708.3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Abstract: 泵装置(1)的泵室(3)内以同轴状态配置叶轮(50),泵室(3)由在叶轮的旋转中心轴线L方向上对峙的第1端面20A和第2端面30A以及圆形内周侧面20B区划形成。在第1端面30A的中央部分利用圆锥面(33)形成圆锥台状凹部(30B),在其中配置叶轮(50)。能以凹部(30B)深度这样的大小使叶轮(50)接近驱动机构(70),因此旋转轴(721)较短即可。排出口(26)从叶轮(50)的外周侧部位向旋转中心轴线L方向偏离,叶轮(50)被圆锥面(33)包围,叶轮(50)旋转产生的旋转水流被赋予足够大的离心力,在足够的压力下从排出口(26)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377200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215708.3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用电器控股株式会社 , 东芝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Abstract: 泵装置(1)的泵室(3)内以同轴状态配置叶轮(50),泵室(3)由在叶轮的旋转中心轴线L方向上对峙的第1端面20A和第2端面30A以及圆形内周侧面20B区划形成。在第1端面30A的中央部分利用圆锥面(33)形成圆锥台状凹部(30B),在其中配置叶轮(50)。能以凹部(30B)深度这样的大小使叶轮(50)接近驱动机构(70),因此旋转轴(721)较短即可。排出口(26)从叶轮(50)的外周侧部位向旋转中心轴线L方向偏离,叶轮(50)被圆锥面(33)包围,叶轮(50)旋转产生的旋转水流被赋予足够大的离心力,在足够的压力下从排出口(26)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2094745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110037223.1
申请日:2007-03-21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7/1823 , F03B3/02 , F05B2220/20 , H02K5/1677 , Y02E10/223 , Y02P70/525
Abstract: 一种水力发电装置,在其发电用水轮(5)中,将第1叶片(571)与第2叶片(572)形成在轴线方向邻接的区域,第2叶片(572)的外周端由圆筒板部(58)连接。4个射出口(34)向跨在第1叶片(571)及圆筒板部(58)双方的方向开口,从射出口(34)射出的一部分水直接喷射到第1叶片(571),剩余的水始终从各方向喷射到圆筒板部(58)的外端面,对发电用水轮(5)发挥调心作用。射出口(34)的个数与叶片(57)的片数互为素数的关系,因4片第1叶片(571)各自最接近射出口(34)的时间错开,故从射出口(34)射出的水不会同时强烈地喷射到2片以上的叶片(57)。
-
公开(公告)号:CN101621226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910159842.0
申请日:2009-07-06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和泵装置,在使电动机的轴沿着水平方向的泵装置中,能使通电部等功能零件的防水变得可靠。夹着轴支撑间壁(10)形成电动机外壳(5)和泵外壳(6),轴支撑间壁将油封(20)保持在泵外壳侧,并在电动机外壳侧包括筒部(18)。在筒部的贯穿孔(19)内保持对轴(40)予以支撑的轴承(26),在贯穿孔的开口端面(50)与油封(20)之间形成密封空间(S)。使叶片位于泵外壳内的叶轮(60)与从轴承(26)朝油封(20)延伸的轴(40)结合。通过在密封空间(S)的最下部开口的直线状的排水路(D)使密封空间(S)与外部连通。由此,从油封(20)漏入密封空间(S)的水不会进入存在通电部等的空间,可直接朝外部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0356668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410030445.0
申请日:2004-03-18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H02K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33/16 , F04B17/042 , F04B35/045
Abstract: 一种线性作动器(1),包括:内轭铁(3);与内轭铁(3)之间构成第1间隙(6)及第2间隙(7)的外轭铁(4);在间隙(6、7)内具有平板状的磁铁(9)的可动体(5),在卷绕有线圈(8)的线圈架(80)的筒体部(81)上形成卡合突起(82),该卡合突起(82)与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卡合,防止相对部分(410、420)被磁铁(9)吸引而位移。本发明能可靠地防止外轭铁的与内轭铁相对部分因磁铁的吸引力而位移。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95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80127609.2
申请日:2009-07-09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装置,其不仅能防止轴在推力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还能尽可能缩短电动机的全长,并且能为抑制轴的倾斜而确保有足够的轴的长度。所述电动机装置(1)包括:在外周面上固定有转子(14)的轴(12);以及将该轴(12)的反输出侧端部(122)朝轴线方向施压并支承的推力施压部(32),所述推力施压部(32)不仅包括将所述轴(12)的反输出侧端部(122)朝所述轴线方向施压并形成为圆锥状的螺旋弹簧(321),而且所述推力施压部(32)被配设在所述转子(14)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826772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134600.9
申请日:2010-03-02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齿轮传动电动机,通过将因旋转方向不同引起的输出构件的旋转位置的检测误差抑制成较小来提高输出构件的旋转位置的检测精度。上述齿轮传动电动机包括:电动机(10);接受通过齿轮系统(12)传递来的上述电动机(10)的驱动力的输出构件(14);用于检测该输出构件(14)的旋转位置的磁检测元件(16);以及与该磁检测元件(16)成对的磁性体(18),上述输出构件(14)设有:输入部(141),被传递到上述齿轮系统(12)的上述电动机的驱动力输入该输入部(141);输出部(142),被输入到上述输入部(141)的上述电动机的驱动力输出到该输出部(142);以及伸出部(143),该伸出部(143)比上述输入部(141)和上述输出部(142)更朝径向外侧突出,上述伸出部(143)的径向的外壁附近固定有上述磁检测元件(16)和上述磁性体(18)中的任意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01135347A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710148225.1
申请日:2007-08-28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IPC: F16D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7/021 , Y10T74/1996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第一构件及第二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弹性板部的刚性变化对摩擦转矩的影响极小的转矩限制器。转矩限制器(8)包括:树脂制的齿轮体(80)、树脂制的杯状的滑动构件(84)及螺旋弹簧(85)。滑动构件(84)具有朝着齿轮体(80)开口的杯子形状,在滑动构件(84)中,圆筒状主体部(845)及上底部(847)被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缺口(84a)分割,从而构成三个弹性板部(846)。因此,弹性板部(846)的尺寸长,相应地,半径方向的刚性低,从而弹性板部(846)的刚性变化、齿轮体(80)和滑动构件(84)的尺寸偏差不会对摩擦转矩产生较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2089959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980127609.2
申请日:2009-07-09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装置,其不仅能防止轴在推力方向上的位置偏移,还能尽可能缩短电动机的全长,并且能为抑制轴的倾斜而确保有足够的轴的长度。所述电动机装置(1)包括:在外周面上固定有转子(14)的轴(12);以及将该轴(12)的反输出侧端部(122)朝轴线方向施压并支承的推力施压部(32),所述推力施压部(32)不仅包括将所述轴(12)的反输出侧端部(122)朝所述轴线方向施压并形成为圆锥状的螺旋弹簧(321),而且所述推力施压部(32)被配设在所述转子(14)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01494403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0910002837.9
申请日:2009-01-19
Applicant: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5 , H02K11/215 , H02K37/00 , H02K2211/03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装置,可提高配线基板的与销端子间的连接部分的强度,即便使全长相等的端子销在不同的位置上朝轴向弯曲,也能使销端子前端部的高度位置相同。第一销端子(61、62、63)在径向外侧的较远的位置上朝电动机(10)的轴向的输出侧弯曲,第二销端子(71、72、73)在第一销端子(61、62、63)的径向内侧弯曲,朝电动机的轴向的输出侧弯曲延伸。第一销端子与第二销端子全长相等,第一销端子的弯曲位置和第二销端子的弯曲位置在径向上的分离距离(D1)与第一销端子在电动机的侧面上的突出位置和第二销端子在电动机的侧面上的突出位置的轴向分离距离(L1)相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