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和冷却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46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80089030.8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散热器与流体流产生装置一起使用,该流体流产生装置通过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而产生流体的流动。散热器具有:主体部,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流体流产生装置对置的上表面;以及翅片,其从所述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划分出多个流路。根据所述多个流路而得到的多个流体路径分别具有:入口,其供从所述流体流产生装置排出的所述流体流入;以及出口,其将从所述入口进入的所述流体向外部排出。所述多个流体路径中的一部分具有:第1分支部,其在比所述入口靠下游的位置处与第1流体路径分支;以及第1合流部,其在比所述第1分支部靠下游的位置处与所述入口不同的第2流体路径合流。

    散热器和冷却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8308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080089034.6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散热器与流体流产生装置一起使用,该流体流产生装置通过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而产生流体的流动,该散热器具有:主体部,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流体流产生装置对置的上表面;以及翅片,其从所述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划分出多个流路。按照与所述流体流产生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将由X轴和Y轴划分的四个区域依次设为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该X轴和Y轴在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上表面的交点处相互交叉并且沿所述上表面扩展的方向延伸。从上方俯视时,根据所述多个流路而得到的多个流体路径分别具有:入口,其设置于所述四个区域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区域,供从所述流体流产生装置排出的所述流体流入;以及出口,其设置于所述第1区域,关于在所述第4区域具有所述入口的所述流体路径中的至少一部分处,所述流体流动的方向在中途呈锐角变化。

    冷却构造体和电气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684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80089798.5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冷却构造体(50)具备:主体部(10),其使从发热源接受到的热经过散热面(12)和多个散热片(13)放出;盖构件(20),其具有空气导入口(21H)和紧固于主体部(10)的紧固部(22a~22d);以及风扇机构(30)。盖构件(20)通过配置为盖构件(20)从末端(13b)侧覆盖多个散热片(13)而形成流路(18)。风扇机构(30)具有:风扇主体(31),其产生气流;和台座部(32),其保持风扇主体(31)并且将风扇主体(31)安装于盖构件(20)。台座部(32)接受从主体部(10)相对于台座部(32)的作用力),或者通过紧固件(29)紧固于主体部(10)。冷却构造体(50)具备:能够抑制在形成流路的盖构件产生振动的结构。

    散热器和冷却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0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080089034.6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散热器与流体流产生装置一起使用,该流体流产生装置通过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旋转而产生流体的流动,该散热器具有:主体部,其具有在上下方向上与所述流体流产生装置对置的上表面;以及翅片,其从所述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划分出多个流路。按照与所述流体流产生装置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将由X轴和Y轴划分的四个区域依次设为第1区域、第2区域、第3区域、第4区域,该X轴和Y轴在所述中心轴线与所述上表面的交点处相互交叉并且沿所述上表面扩展的方向延伸。从上方俯视时,根据所述多个流路而得到的多个流体路径分别具有:入口,其设置于所述四个区域中的至少任意一个区域,供从所述流体流产生装置排出的所述流体流入;以及出口,其设置于所述第1区域,关于在所述第4区域具有所述入口的所述流体路径中的至少一部分处,所述流体流动的方向在中途呈锐角变化。

    冷却构造体和电气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90282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080089812.1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冷却构造体(50)具备:主体部(10),其具有基座部(11)、从散热面(12)起突出的散热片(13)和突出部(13T);盖构件(20),其配置为覆盖突出部(13T)和散热片(13)而形成流路(18);以及风扇机构(30),风扇机构(30)具有叶片部(31b)、使叶片部旋转的驱动部(31a)以及用于对驱动部供给电力的布线(31c),突出部(13T)具有第1贯通孔(13h),基座部(11)具有与第1贯通孔(13h)连通的第2贯通孔(11h),布线(31c)具有:第1部分(31d),其与驱动部连接,并且配置于盖构件(20)与主体部(10)之间;和第2部分(31e),其与第1部分(31d)连续,并且插通于第1贯通孔(13h)和第2贯通孔(11h)。冷却构造体能够提高散热性能和密封性能。

    冷却构造体和电气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28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080089812.1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冷却构造体(50)具备:主体部(10),其具有基座部(11)、从散热面(12)起突出的散热片(13)和突出部(13T);盖构件(20),其配置为覆盖突出部(13T)和散热片(13)而形成流路(18);以及风扇机构(30),风扇机构(30)具有叶片部(31b)、使叶片部旋转的驱动部(31a)以及用于对驱动部供给电力的布线(31c),突出部(13T)具有第1贯通孔(13h),基座部(11)具有与第1贯通孔(13h)连通的第2贯通孔(11h),布线(31c)具有:第1部分(31d),其与驱动部连接,并且配置于盖构件(20)与主体部(10)之间;和第2部分(31e),其与第1部分(31d)连续,并且插通于第1贯通孔(13h)和第2贯通孔(11h)。冷却构造体能够提高散热性能和密封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