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791551A
公开(公告)日:2006-06-21
申请号:CN200480013799.2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 , Y10T117/10 , Y10T117/1004 , Y10T117/1012
Abstract: 通过用激光束(103)照射石墨杆(101)侧面,蒸发碳产生烟羽(109)。通过回收管(155)将蒸发的碳引入碳纳米角回收室(119),并且蒸发的碳回收成碳纳米角聚集体(117)。含有液氮(151)的冷却槽(150)设置在回收管(155)内。冷却槽(150)将烟羽(109)控制在低温,并且当碳蒸汽通过回收管(155)时,冷却槽(150)冷却碳蒸气。冷却的碳蒸气回收成碳纳米角聚集体(117),这样控制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
公开(公告)号:CN1832903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480022676.5
申请日:2004-08-05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62 , C01B32/164 , C01B32/18
Abstract: 一种纳米碳制造装置,包括:激光束源(111),所述激光束源将激光束照射到石墨棒(101)的表面上,纳米碳收集装置(119),以纳米碳形式收集通过激光束照射的石墨棒(101)的蒸发的碳蒸汽,以及保持辊(131),保持辊(131)具有与石墨棒(101)的表面相接触的接触表面并通过在接触表面和石墨棒(101)的表面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可移动地保持石墨棒(101)。石墨棒(101)通过保持辊(131)的接触表面和石墨棒(101)的表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旋转和移动以驱动保持辊(131),这样照射到石墨棒(101)的表面上的激光束进入到石墨棒(101)的大致整个表面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747895A
公开(公告)日:2006-03-15
申请号:CN200480003870.9
申请日:2004-02-10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01J19/121 , B01J2219/0879 , B82Y40/00 , C01B3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稳定地大量制造纳米碳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在制造腔室(107)中,将圆筒形石墨棒(101)固定至旋转装置(115)上,并使得能够以石墨棒(101)的长度方向为轴进行旋转,且还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左右移动。用来自激光源(111)的激光束(103)照射石墨棒(101)的侧面,并在烟羽(109)的产生方向上设置纳米碳收集腔室(119)。另一方面,通过旋转装置(115)将石墨棒(101)的侧面中被激光束(103)照射的侧面快速旋转,并通过切削工具(105)将该侧面平滑化。由切削工具(105)产生出的石墨棒(101)的切削碎屑被收集入切削石墨收集腔室(121),并与所产生的碳纳米突集合体(117)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0368288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480013799.2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 , Y10T117/10 , Y10T117/1004 , Y10T117/1012
Abstract: 通过用激光束(103)照射石墨杆(101)侧面,蒸发碳产生烟羽(109)。通过回收管(155)将蒸发的碳引入碳纳米角回收室(119),并且蒸发的碳回收成碳纳米角聚集体(117)。含有液氮(151)的冷却槽(150)设置在回收管(155)内。冷却槽(150)将烟羽(109)控制在低温,并且当碳蒸汽通过回收管(155)时,冷却槽(150)冷却碳蒸汽。冷却的碳蒸汽回收成碳纳米角聚集体(117),这样控制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
-
公开(公告)号:CN1257099C
公开(公告)日:2006-05-24
申请号:CN02814122.9
申请日:2002-07-15
Applicant: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财团法人产业创造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 , Y10T428/12576 , Y10T428/30
Abstract: 碳纳米角,其在碳纳米角的周边或内部担载有含有碳以外的原子的粒状物质。
-
-
公开(公告)号:CN100340478C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480011634.1
申请日:2004-04-27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62 , C01B32/18 , C01P2004/64 , C09C1/48 , D01F9/12
Abstract: 将激光束(103)照射的石墨靶(139)表面制成平面。石墨靶(139)由靶夹持单元(153)夹持在靶供给盘(135)上。盘夹持单元(137)以平移方式移动靶供给盘(135),这使得激光束(103)的照射位置和石墨靶(139)的表面相对移动。连接纳米碳收集室(119)的传送管(141)设置在朝向碳细流产生的方向,在纳米碳收集室(119)中收集产生的碳纳米突聚合体(117)。
-
公开(公告)号:CN1826287A
公开(公告)日:2006-08-30
申请号:CN200480021200.X
申请日:2004-08-05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01J19/121 , B01J2219/0886 , B82Y40/00 , C01B32/16 , C01B32/18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纳米碳(183)的装置,包括喷雾器(181),安置在纳米碳收集室(119)的侧表面上。雾(195)从喷雾器(181)喷射到纳米碳收集室(119)中并遍及纳米碳收集室(119)。
-
公开(公告)号:CN1780790A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480011634.1
申请日:2004-04-27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C01B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62 , C01B32/18 , C01P2004/64 , C09C1/48 , D01F9/12
Abstract: 将激光束(103)照射的石墨靶(139)表面制成平面。石墨靶(139)由靶夹持单元(153)夹持在靶供给盘(135)上。盘夹持单元(137)以平移方式移动靶供给盘(135),这使得激光束(103)的照射位置和石墨靶(139)的表面相对移动。连接纳米碳收集室(119)的传送管(141)设置在朝向碳细流产生的方向,在纳米碳收集室(119)中收集产生的碳纳米突聚合体(11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