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50617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27090.9

    申请日:201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其适合用作平板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间隔纸等。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聚烯烃系树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和表面活性剂且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含有3~20质量份上述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含有20℃下为固体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并进一步含有渗出促进剂,所述渗出促进剂用于促进该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渗出,与上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具有相容性且比上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更易渗出,在20℃下为液体。

    玻璃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包含该玻璃膜的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58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80031061.7

    申请日:2015-06-05

    Abstract: 本发明所涉及的玻璃膜(2)的制造方法包括:层叠体形成工序(S1),通过将玻璃膜(2)和支承玻璃膜(2)的支承体(1)层叠并固定为能够剥离的程度,从而形成包含玻璃膜(2)的层叠体制造相关处理;以及分离工序(S3),在制造相关处理工序(S2)之后,通过将支承体(1)从玻璃膜(2)剥离而将层叠体(3)分离为玻璃膜(2)和支承体(1)。在分离工序(S3)中,仅对支承体(1)赋予外力(F),而使支承体(1)朝向与玻璃膜(2)分离的方向弯曲,由此在玻璃膜(2)与支承体(1)之间形成成为开始剥离的起点的间隙(18)。(3);制造相关处理工序(S2),对层叠体(3)实施

    树脂发泡片
    5.
    发明公开
    树脂发泡片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570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55736.7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太担心在对象材料上产生附着物的树脂发泡片。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发泡片,其为具备至少1个发泡层的树脂发泡片,其至少一个表面由包含聚乙烯树脂的树脂组合物构成,前述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前述聚乙烯树脂的密度为928kg/m3以上且933kg/m3以下,该聚乙烯树脂的结晶度为44%以上且58%以下。

    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937064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410022535.9

    申请日:2014-0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容易利用水洗去除附着于玻璃的异物的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提供一种聚乙烯系树脂发泡片,其特征在于,含有聚乙烯系树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相对于100质量份前述聚乙烯系树脂,含有5~15质量份的前述高分子型抗静电剂、0.1~5质量份的前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0.1~0.5质量份前述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前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相对于前述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0。

    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5061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227090.9

    申请日:2012-06-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其适合用作平板显示器用玻璃基板的间隔纸等。本发明提供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聚烯烃系树脂、高分子型抗静电剂和表面活性剂且相对于100质量份上述聚烯烃系树脂含有3~20质量份上述高分子型抗静电剂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片材,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含有20℃下为固体的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并进一步含有渗出促进剂,所述渗出促进剂用于促进该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的渗出,与上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具有相容性且比上述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更易渗出,在20℃下为液体。

    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77713A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200410062671.7

    申请日:2004-07-08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阴极射线管用玻璃颈管,通过使颈管上存在的拉伸应力层恰当化,提高该颈管制造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同时,在恰当抑制该颈管在长距离运输等时发生破损的情况之外,还能有效地抑制该颈管和玻锥熔接时的破损情况的发生。在颈管1的轴向中途的环状区域7、8形成拉伸应力层的同时,将这个拉伸应力层的最大拉伸应力值控制在7MPa以下2.5MPa以上。另外,在一侧的开口端部4的环状区域7和另一侧的开口端部6的环状区域8分别形成拉伸应力层,环状区域7、8形成的这两个拉伸应力层两者间的应力值是相同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