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45180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6353.4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电气通信大学
IPC: B21J5/02 , B21J5/00 , B21J13/02 , B21J13/14 , C22F1/08 , C22C9/00 , C22C9/06 , C22C38/00 , C22C3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5/02 , B21J1/006 , B21J5/025 , B21J13/02 , B21J13/14 , C22C9/00 , C22C9/06 , C22C21/10 , C22C23/02 , C22C38/00 , C22C38/18 , C22F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锻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载置工序,将矩形六面体的第1形状的工件W载置到锻造用模具20的用于装入工件的工件空间45,所述工件空间45由矩形的平面即壁部所形成并具有矩形的开口部;以及,加工工序,通过将载置的工件W变形为矩形六面体的第2形状来对工件施加塑性应变,并且,进行2次以上载置工序和加工工序。由于例如在锻造用模具的工件空间内对工件进行加压变形,因此可以更加确保形状稳定性。此外,锻造用模具20具有多个模部件嵌入到外模的内周的结构,因此例如对工件W加压时内模50承受的应力可以更均等地通过多个模部件向外周侧分散,可以进一步抑制模具的破坏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76913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80056659.2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电气通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0 , C22F1/00 , C22F1/08 , H01B1/026 , H01B13/0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Cu-Be合金为含有Co的Cu-Be合金,其中,Co的含量为0.005质量%以上0.12质量%,且能够在2万倍的TEM图像中确认的粒径0.1μm以上的Cu-Co系化合物的数量,在每10μm×10μm的视野中为5个以下。此外,本发明的Cu-Be合金的制造方法包含:对含有0.005质量%以上0.12质量%以下的Co和1.60质量%以上1.95质量%以下的Be的Cu-Be合金原料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处理材的固溶处理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4245180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380016353.4
申请日:2013-03-1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电气通信大学
IPC: B21J5/02 , B21J5/00 , B21J13/02 , B21J13/14 , C22F1/08 , C22C9/00 , C22C9/06 , C22C38/00 , C22C3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J5/02 , B21J1/006 , B21J5/025 , B21J13/02 , B21J13/14 , C22C9/00 , C22C9/06 , C22C21/10 , C22C23/02 , C22C38/00 , C22C38/18 , C22F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锻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载置工序,将矩形六面体的第1形状的工件W载置到锻造用模具20的用于装入工件的工件空间45,所述工件空间45由矩形的平面即壁部所形成并具有矩形的开口部;以及,加工工序,通过将载置的工件W变形为矩形六面体的第2形状来对工件施加塑性应变,并且,进行2次以上载置工序和加工工序。由于例如在锻造用模具的工件空间内对工件进行加压变形,因此可以更加确保形状稳定性。此外,锻造用模具20具有多个模部件嵌入到外模的内周的结构,因此例如对工件W加压时内模50承受的应力可以更均等地通过多个模部件向外周侧分散,可以进一步抑制模具的破坏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769139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380056659.2
申请日:2013-10-23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电气通信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0 , C22F1/00 , C22F1/08 , H01B1/026 , H01B13/0016
Abstract: 本发明的Cu‑Be合金为含有Co的Cu‑Be合金,其中,Co的含量为0.005质量%以上0.12质量%以下,且能够在2万倍的TEM图像中确认的粒径0.1μm以上的Cu‑Co系化合物的数量,在每10μm×10μm的视野中为5个以下。此外,本发明的Cu‑Be合金的制造方法包含:对含有0.005质量%以上0.12质量%以下的Co和1.60质量%以上1.95质量%以下的Be的Cu‑Be合金原料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处理材的固溶处理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105B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480031814.X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金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铜合金的制造方法是Cu‑Ni‑Sn系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使用固溶处理材在300℃以上500℃以下的温度范围进行时效处理的第一时效处理工序、在第一时效处理工序后进行冷加工的时效间加工工序、以及在时效间加工工序后在300℃以上500℃以下的温度范围进行时效处理的第二时效处理工序。在第一时效处理工序中优选进行峰时效处理。此外,在第二时效处理工序中,优选进行与第一时效处理工序的时效处理相比时间短的时效处理。在时效间加工工序中,优选以加工率为超过60%且99%以下的方式进行冷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5264105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80031814.X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金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铜合金的制造方法是Cu-Ni-Sn系铜合金的制造方法,其包含:使用固溶处理材在300℃以上500℃以下的温度范围进行时效处理的第一时效处理工序、在第一时效处理工序后进行冷加工的时效间加工工序、以及在时效间加工工序后在300℃以上500℃以下的温度范围进行时效处理的第二时效处理工序。在第一时效处理工序中优选进行峰时效处理。此外,在第二时效处理工序中,优选进行与第一时效处理工序的时效处理相比时间短的时效处理。在时效间加工工序中,优选以加工率为超过60%且99%以下的方式进行冷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03827330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7957.0
申请日:2012-09-19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铜合金线材具备铜母相、与分散在该铜母相中并包含Cu8Zr3和Cu的短纤维状复合相,以0.2at%以上1.0at%以下的范围包含Zr。该铜合金线材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获得,所述方法包含下述工序:熔解工序,以成为以0.2at%以上1.0at%以下的范围包含Zr的铜合金的方式将原料熔解而获得熔液,铸造工序,将熔液进行铸造而获得铸块,拉丝工序,将铸块进行冷拉丝加工,拉丝工序和拉丝工序后的处理以低于500℃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37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15275.7
申请日:2011-10-31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横滨国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热处理方法包含对于根据温度而多阶段相变的合金,使设为规定温度的接触式加热体与前述合金接触0.01秒以上3.0秒以下的时间而进行加热处理,使合金生成预备状态的预备状态生成工序,所述规定温度是基于与合金的规定的第1转变有关的第1温度和比该第1温度高的与合金的规定的第2转变有关的第2温度而确定的预备状态生成温度范围内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473056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780023335.3
申请日:2007-06-20
Applicant: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IPC: C22C9/00 , C22C9/05 , B21B1/22 , C22C9/06 , B21B3/00 , C22C9/10 , C22C9/01 , C22F1/08 , C22C9/02 , C22F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9/00 , C22C9/01 , C22C9/02 , C22C9/05 , C22C9/06 , C22C9/10 , C22F1/00 , C22F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基轧制合金及其制造方法。该铜基轧制合金具有铜基合金组成,该铜基合金组成含有0.05质量%~10质量%的从Be、Mg、Al、Si、P、Ti、Cr、Mn、Fe、Co、Ni、Zr以及Sn中选择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元素,X射线衍射强度比I(111)/I(200)为2.0以上,其中,I(hkl)是来自在所述轧制的板面测定的(hkl)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566531C
公开(公告)日:2009-12-02
申请号:CN200510003808.6
申请日:2005-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9/0026 , H01F1/15358 , H05K9/006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省接地占有面积,同时在屏蔽罩的周围一体地形成以前没有的获得大弹性位移的超弹性凸缘的电磁波屏蔽罩,电磁波屏蔽罩(2)配设成覆盖线路板(1)上的电子元件(6),通过与屏蔽罩(2)作成一体的凸缘(7)发生弹性变形,与线路板(1)上的接地导通部分(3)连接而接地,以防止电磁波向屏蔽罩(2)外泄漏,凸缘(7)是用金属玻璃与屏蔽罩(2)成一体地制作的。由于是用金属玻璃制作的,因而能利用与塑性变形不同的原子单位的粘性流动引起的变形,由此能实现没有弹性回弹的尺寸精度高的凸缘(7)的成形。
-
-
-
-
-
-
-
-
-